馬仲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仲英(1908-1937),原名馬步英,因與馬步芳有矛盾而改名,甘肅河州人,綽號"尕司令",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中將軍銜,中央陸軍新編第三十六師師長。曾轉戰甘肅、寧夏、新疆等地;曾率部在當時的湟源、永登、民勤等地屠殺蒙漢藏等民族、焚毀文廟佛寺; 後在新疆被盛世才聯合蘇聯擊敗,期間消滅了南疆的"東突"; 到蘇聯學習後於1935年失蹤。
1927年秋,國民軍師長趙席聘任河州鎮守使,徵兵要款,觸犯宗教禁忌,激起穆斯林強烈反對。 1928年春天,馮玉祥的國民軍與甘肅河州穆斯林發生矛盾,國民軍大規模清鄉,時馬寶為馬麒的寧海軍一個營長,有病休養在河州老家,馬仲英父親馬寶,作為請願的代表,也被扣留送蘭州,被國民軍懷疑"通匪"而遭逮捕槍決。在軍校學習的馬仲英遂聯合寧海軍軍官馬騰、馬儀、馬虎山、馬古里拜、馬七三、馬丹巴6個私逃河州,襲擊了一隊國民軍運輸隊,繳獲了大批武器。到達河州後,召集當地兩三萬民眾建立武裝"黑虎吸馮軍",自稱司令。因為當時只有16歲,被稱為"尕司令"。
馬仲英三度圍攻河州,並且提出"不殺回、不殺漢,專殺國民軍辦事員"的口號,先後3次圍攻河州,戰爭一度進展到離蘭州僅60公里的牛心山,蘭州為之震動,1928年夏末,馮玉祥調集吉鴻昌、孫連仲、佟麟閣等部,對馬仲英發起反攻,激戰7晝夜,馬仲英戰敗,一路撤退到岷州。十二月馬仲英捲土重來,迅速進逼西寧,在遭到青海主席孫連仲部的阻擊後,轉而襲取湟源,大肆屠殺漢民,然後退走河西。
1929年農曆二月,馬仲英攻占民勤,屠漢民。二月初二日馬仲英進城起,至二十一日離城止,屠殺一直沒有間斷。民勤全城不滿一萬人口,被屠殺了四千六百多人,被殺的人絕大多數是老弱婦孺,不少人跑到廟裡以為躲個活命,不料亦難逃屠殺,其中槍殺的很少,絕大多數是被亂刀砍死的,更有小孩子被倒提腿劈成兩半的,還有投井死的。婦女被奸,無一倖免。
劉郁芬得到馬仲英占據民勤的消息後,即命令駐天水的三十師吉鴻昌部開往民勤,進行清剿。吉部以急行軍趕到武威,休息了兩天,即向民勤前進;馬仲英沿洪水河布置抵抗。二月二十日吉部到達香家灣,隔河轟炮,馬仲英稍事抵抗即退走。二十一日吉部進至民勤縣城西南之十里墩,馬仲英即連夜撤出民勤縣城,向東逃竄。二十二日早晨,吉部進城;吉部劉兆祥旅奉命追擊,追至東渠大廟(距縣城一百八十里),馬仲英已入寧夏。至此,吉鴻昌又率李松昆旅由民勤經武威、古浪去寧夏清剿。
目錄
征戰寧夏
1929年,馬仲英率部進入寧夏,由河州(今甘肅臨夏)率領反馮玉祥的部隊經西寧進入河西走廊,進入了永昌城,跟着逼近鎮番城(今民勤縣),與吉鴻昌交戰。馬仲英退出鎮番後,進入內蒙古定遠營,阿拉善旗達王為馬部供應了大批糧草,還贈送了一些子彈,力勸馬仲英去攻寧夏,以泄門致中(時任寧夏省主席)攻打王爺府的宿怨。這時,馬仲英還得到寧海鎮守使馬麒、涼州鎮守使馬廷勷和馬廷賢兄弟的暗中支持,馬廷賢率部與其同行。吉軍乘勝追擊,連克小壩、葉盛堡等地,直逼寧夏城。馬仲英為了保存實力,利於再戰,放火焚毀了馬福祥、馬鴻賓的護軍使衙門及其他房產和一些剩餘的槍枝彈藥,於1929年6月7日放棄寧夏城,馬仲英向石嘴山敗退時,路過平羅,因蘇雨生嚴密防守,不得進城,只好繞道北撤。退到石嘴山。
馬仲英與吉鴻昌二戰寧夏城後,部隊被馬鴻逵收編。馬仲英自己去了北平。據說曾受到蔣介石的接見,蔣還試圖推薦他去中央軍校學習。此間他還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並以作戰參謀的身份參加中原大戰。
馬仲英知人善任,經國民黨中央正式收編後,一邊整頓軍務,一面開始招賢納士,勵精圖治。首先他網羅了許多失意文人和政客,如曾擔任過縣長的何鑄九和曾任高等法院院長的蘇子俊;接納一些聞風而來的高級知識分子和受國民黨迫害或受共產黨派遣來的進步青年,如擔任師部政訓主任的楊波清、參謀蘇繼善、秘書鄔逸民;甚至還有幾個遠道而來的外國人,如土耳其人凱末爾。其中他的顧問兼秘書長、留蘇學生張雅韶對馬仲英的影響最大。馬仲英在酒泉站穩後,經常召集酒泉各界代表集會,每次講話都流露出激進的"革命主張",而張雅韶的講話更為嚴謹和富有鼓動性。
馬仲英的部隊被馬鴻逵收編後,馬仲英遠走北平一年即返回寧夏,旋即攜舊部再叛,1930年冬天突然攻取張掖,然後收編部隊,自稱"甘寧青聯軍總司令"開始擴充實力。馬仲英盤踞肅州(今酒泉)和甘州(今張掖)引起青海陸軍新編第九師師長馬步芳的嫉妒,馬步芳遂於1931年夏天進攻馬仲英,馬仲英主力遠在肅州,救援不及而丟失張掖。馬步芳乘勝開始進攻酒泉,恰在此時,馬仲英在肅州見到了哈密特使堯樂博斯,堯樂博斯勸說馬仲英進軍新疆。馬仲英正被馬步芳打得很狼狽,於是一拍即合,領兵入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