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優
生態學專家
國籍 德國
職業 植物學家

馬優,生態學專家[1],對西雙版納的熱帶植物愛不釋手。他們把1公頃土地內原有的橡膠林砍掉,改種各種植物,進行研究。一些來自中外等多個國家的生態植物學者也慕名來到這裡,"國際村"的美名也由此而來,現在這裡常住的有兩戶德國家庭和一戶瑞士家庭。

人物簡介

馬優1980年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生物學和生態學碩士學位之後,又在1985年獲得熱帶農業生態學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2年,在中德政府間合作的雲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中,馬優博士曾任德國政府的技術專家組組長[2]。從此之後,他就一直走在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路上。

紮根中國

2002年至2004年,馬優博士擔任歐盟駐華代表團官員期間組織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項目和中國西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並幫助中國與各大國際組織及歐洲各國政府間在生態保護領域開展合作。2004年,馬優博士終於為了他熱愛的生態研究和保護把根扎在了中國雲南的西雙版納。

植物有種權

說到版納的熱帶雨林保護,馬優博士和夫人的共識是希望人們像重視人權一樣重視植物的"種權"。他們認為每一種山間植物都有生長的權利並應該被保護起來。

為了保留更多的西雙版納生物資源,他們在深入叢林考察之後,移植了不少版納的稀有藥用物種。他們還成立了一家生物多樣性開發中心,鼓勵多樣性種植和非木質林產品的開發,如中草藥、森林食品等。他們希望人們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同時,有更多致富的途徑。

成立"國際村"

成立"天籽生物多樣性開發中心",就是表明了馬優欲通過自身的示範,發起一個"天賦籽權"的生物多樣性還林運動,尋求世界範圍內的支持,為世界熱愛綠色和平與茶文化的人們復原一個完全樸素的生態居所,幫助人們零距離地擁有自己的森林、清潔天然的茶園和大自然。

"2000年時,在瀾滄江邊買下了10畝橡膠林地,只是想找個落腳安身的地方。"李旻果女士介紹說,她與馬優先生都是十分熱愛自然生態的人,因此買下地來就將橡膠樹砍了完全按照自然生態的模式,建造出了一個版納傳統民居模式的房屋掩映在綠樹叢中的綠色家園,就取名"湄公山莊"。後來在他們的帶動下,先後有原瑞士駐華大使館參贊哲若先生、妻子嚴慶昭和德國林業專家伍力博士、妻子田燕珍也入住到了這裡。從此,這片附近的49畝橡膠林,逐漸變成了如今這個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地植入了600多種植物的"國際村"。

"村內按照生物多樣的模式大量植入仿熱帶雨林生態的各種植物,並從中進行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和試驗,因此'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村也因此得名。"李旻果說。

建生態茶園

"生物多樣性茶園建成後,還將專門留出一片區域作為不開發的實驗性自然還林區。"李旻果女士指着規劃圖上的一個區域說,實際上這樣開發出的生物多樣性茶園的茶葉產量並不高,但是品質絕對優越,因為這是在一個絕對不使用肥料的自然生態中生長的純天然茶葉。

馬優夫婦的天籽生物多樣性開發中心成立不久,就積極促成了以霍恩海姆大學為首的6所德國大學將未來的熱帶農學和林學專業的科研實習基地從菲律賓轉移到西雙版納。同時,歐盟的外交官員,也因為同事間的訪問而對西雙版納發生了濃厚的興趣。2005年11月3日至8日,在中國召開德國6所大學聯合研究項目的第一次籌備會時,一次訪問西雙版納的德方教授就有28位。

"天籽老班章生物多樣性有機茶園建成後,通過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開發,將會吸引更多的生態學家和留學生前來考察和研究。"馬優博士說。

參考來源

  1. 生態學家 馬優 ,名人簡歷網
  2. 西雙版納有個「國際村」 ,搜狐, 200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