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蘭(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蘭

中文學名 馬蘭

拉丁學名 Kalimeris indica (L.) Sch.-Bip.

別稱 蓑衣蓮,魚鰍串,路邊菊,

田邊菊,雞兒腸,馬蘭頭

拼音 malan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桔梗目

菊科

馬蘭屬

馬蘭(Kalimeris indica (L.) Sch.-Bip.)根莖有匍枝。莖上部有毛,有分枝。基生葉花期枯蔞;莖生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3-6歴米,基部漸窄成具翅長柄,中部以上具有小尖頭的齒或羽狀裂片,上部葉全緣,基部驟窄無柄,葉較薄,兩面或上面近無毛,邊緣及下面沿脈有粗毛。總苞半球形,徑6-9毫米,總包片2-3層,外層倒披針形,長2毫米,內層倒披針狀長圓形,長達4毫米,上部草質,有疏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花托圓錐形。舌狀花1層,管部長1.5-1.7毫米,舌片淺紫色,長達1厘米;管狀花長3.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被密毛。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極扁,長1.5-2毫米,熟時褐色,邊緣淺色有厚肋,上部被腺及柔毛;冠毛易脫落。花期5-9月,果期8-10月。

形態特性

株:根莖有匍枝。

莖:莖上部有毛,有分枝。

花:總苞半球形,徑6-9毫米,總包片2-3層,外層倒披針形,長2毫米,內層倒披針狀長圓形,長達4毫米,上部草質,有疏毛,邊緣膜質,有緣毛;花托圓錐形。舌狀花1層,管部長1.5-1.7毫米,舌片淺紫色,長達1厘米;管狀花長3.5毫米,管部長1.5毫米,被密毛。

果: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極扁,長1.5-2毫米,熟時褐色,邊緣淺色有厚肋,上部被腺及柔毛;冠毛易脫落。

產地分布

分布:朝鮮半島日本、中南半島至印度。

產地:黑龍江、吉林東部、江蘇南部、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西南部、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北部、貴州、雲南及四川。

生境:林緣、草地、溪岸。

功效作用

馬蘭,含黃酮甙、全草含揮髮油,油中有乙酸龍腦酯、甲酸龍腦酯等,有清熱解毒、消食積、利小便、散瘀止血之效,用於感冒發燒、咳嗽、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痢疾、吐血、崩漏、月經不調等症。

1.清熱利濕

馬蘭有清熱利濕的功效,用於濕熱炎症、急性咽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肝炎腸炎、痢疾或濕熱腹瀉、濕熱黃疸或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用治濕熱黃疸,可配合茵陳、山梔、大黃、平地木等藥同用;治療濕熱下注膀胱,小便淋瀝刺痛,可配合鳳尾草、扁蓄、瞿麥、海金沙、車前草等藥同用。

2.消腫止痛

馬蘭有消腫止痛的功效,用於瘡癰腫痛、咽喉腫痛、癰腫瘡瘍,用治咽喉腫痛,可配合板藍根、筋骨草等清熱解毒藥物同用。《質問本草》:搗汁塗黃水瘡及無名腫毒。用葉同冬蜜搗勻,敷陽症無名腫毒,未潰者能散。

3.涼血散淤

馬蘭有涼血散淤的功效,用於淤熱出血、吐血、崩漏、血熱衄血、便血、外傷出血、月經不調等症。對於血熱妄行的出血症,可配合仙鶴草、鐵莧菜、菊葉三七、側柏葉等止血藥同用;配白茅根涼血止血。

4.敗毒抗癌

馬蘭有敗毒抗癌的功效,能使癌腫消退。用於癌瘤積毒、肋腺癌、白血病,還可用於毒蛇咬傷,可將新鮮全草,洗淨,搗爛外敷患處,或配合野菊花、半枝蓮等同用。

營養價值

馬蘭含黃酮甙、全草含揮髮油,油中有乙酸龍腦酯、甲酸龍腦酯、酚類、倍半萜烯、倍半萜醇、二聚戊稀和辛酸等。

1、抗炎鎮痛作用:馬蘭乙醇提取液,注射於動特有鎮咳作用;並有抗驚劂及加強戊巴比妥鈉的催眼作用。對小鼠有弱的鎮痛作用。據報道用大白鼠足趾腫脹法和小白鼠耳廓腫脹法觀察其抗炎作用;用大白鼠鉀離子皮下透入致痛法和小白鼠扭體法,觀察全葉馬蘭的鎮痛作用。

2、防衰老抗癌症的作用:據報道,馬蘭富含微量元素硒、VE和胡蘿蔔素。其中Se、Zn、Mg、Ca含量更豐富。研究證明,硒是一種有明顯抗癌抗衰老和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元素。硒是抗氧化酶(GSH-PS)的必需組成成分,硒可提高此酶的活性,防止生物膜的脂質過氧化作用。

3、對血管血液的作用:馬蘭含大量鉀鹽: 每100g鮮馬蘭含鉀1013.36mg,是一般常食蔬菜的的2~20倍以上。醫學證明,家參與調節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平衡;從馬蘭中攝入的鉀元素,經過機體的生理生化反應,進入血液,直接作用於血管壁,減少鈉在心肌中聚集,增大推動血液的動力,擴張血管壁、防止動脈管壁增厚,對血管起保護作用,可以預防並減少由高血壓引起的中風危險。[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