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奇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奇諾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馬其諾

外文名稱: Maginot

國籍: 法國

職業: 國務活動家

安德烈·馬其諾(1877年2月17日--1932年1月7日),法國國防部長,著名的"馬其諾防線"就是以他命名。[1]

人物生平

1910年被選入法國眾議院,1929年馬其諾防線開始修築,1938年完成,馬其諾防線給人一種虛假的安全感。1932年1月7日,馬其諾病逝。但他的計劃,1938年修築完成,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馬其諾防線"。然而,這條防線計劃沒有考慮到比利時邊境也可作為德國進攻的路徑。因此,1940年5月,德國進攻時就是從比利時邊境進攻法國的,使這條防線失去了作用。

歷任職務

安德烈·馬其諾原為文官,1913年後任陸軍副部長。後歷任殖民、撫恤、陸軍等部部長。他在任期間,多次要求法國沿邊境修築一條阻止德國重新發動進攻的防線 , 後失敗。

馬奇諾防線

馬奇諾防線 (Maginot Line) 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防德軍入侵而在其東北邊境地區構築的築壘配系。馬奇諾防線從1928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1930、1940年代貨幣),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A.-L.-R.馬奇諾的姓氏(1877~1932)。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有軌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且比利時反對在法比邊界修建防線,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刻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完全防禦"軍事思想的標誌----馬奇諾防線的形成

在戰爭爆發前,馬奇諾防線的修建是法國人的一個驕傲,這個歐洲最為龐大的工程項目將築城技術發揮到了極至,法國人將國家安全完全寄託其上並非毫無道理。如此一條堅強的防線,完全斷絕了敵人從側翼迂迴的可能性,只有在付出慘痛代價的情況下才可能達成突破,法軍在使用少量兵力守備防線的情況下可以調集儘可能多的預備隊對來犯之敵進行痛擊,這是多麼快意的事情啊!很顯然,法國人也並不完全認為馬奇諾防線牢不可破,也有用機動預備隊對來犯之敵在突破後進行反突擊的準備,貝當元帥就認為"必須要有高度機動之兵力準備封閉突破口,或對突破防線之敵進行兩翼夾擊的作戰"。在法國人的理念中,突破馬奇諾防線的敵軍必將遭到慘重的損失,在法軍機動兵力的打擊下,敵軍的進攻必定會遭到失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樂觀,英國陸軍的一位軍長,艾倫·布魯克爵士在1939年末和1940年初曾經兩度參觀馬奇諾防線,在日記里寫下了他的感想:"不用懷疑,馬奇諾的整個觀點是天才的設想。但是!它只給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認為法國本來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錢花在機動防禦的裝備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飛機和更多的裝甲師,而不是把錢扔進地下……馬奇諾防線最危險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給人造成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鋼鐵防線後面的感覺,一旦這種感覺被打破,法國的戰鬥意志將一起被粉碎。"不幸的是這名英國人的擔憂恰恰成了事實:1939年9月3日法國對德宣戰之後,布置在前線的法國部隊根本沒有臨戰前的緊張氣氛,從前線到後方的法國人一致認為德國人必然會在馬奇諾防線面前撞得頭破血流,這場戰爭將會是一場"輕鬆的戰爭"。他們整日裡無所事事,既不作戰,也幾乎不訓練,更不用提操練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步坦協同、空地協同戰術。法國士兵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些毫無用處的野戰工事,以及享受後方提供的豐富全面的娛樂設施,直到被德軍突如其來的攻勢打得一敗塗地。

應該說,馬奇諾防線有其存在的價值,它完成了預先的目標,保護了其負責的邊界。它的存在使德國決定通過比利時和荷蘭進攻的重要原因,阿爾卑斯山區的工事群也很容易的擋住了意大利的進攻。另一方面,儘管防線發揮了作用,但法國和其盟友遭到了決定性的失敗。公眾將馬奇諾防線沒能拯救法國視作失敗,但真正失敗的原因是法國最高統帥部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軍事思想已經嚴重落伍的結果。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