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村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村鄉隸屬於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地處舞陽縣中部,東鄰姜店鄉,南與孟寨鎮為鄰,西與平頂山市葉縣龍泉鄉毗鄰,北與北舞渡鎮接壤,鄉人民政府南距縣政府17千米 ,總面積64.31平方千米 。

清朝末期,馬村鄉境域分屬魯奉保崇善保孟寨保;1984年1月,改鄉 ;截至2018年末,馬村鄉有戶籍人口39498人 ;截至2020年6月,馬村鄉下轄28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馬北村馬南路7號 。

2011年,馬村鄉財政總收入10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1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7萬元,增值稅14萬元,企業所得稅5萬元,個人所得稅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27%、25%、20%,人均財政收入106元,比上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4360元 ;2018年,馬村鄉有工業企業13個,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2個 。[1]

建置沿革

清朝末期,馬村鄉境域分屬魯奉保、崇善保、孟寨保。

民國八年(1919年),分屬舞陽縣孟寨區、定陵區、姜園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2月,屬第六區。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屬樊陵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屬第九區。

1950年,屬第八區。

1958年8月,屬孟寨公社。

1965年8月,析孟寨公社置馬村公社。

1984年1月,改鄉 。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馬村鄉下轄28個行政村:馬北村、馬南村、灣王村、喬莊村、尚張村、段窯村、湖西蔡村、張王莊村、溝陳村、紅旗村、楊莊村、王徐村、范台村、綽陳村、前姚村、放磨店村、黃林村、任橋村、小寨村、崗寺村、碾王村、大郭莊村、華店村、關寨東村、關寨西村、郭炎莊村、慕莊村、龐店村 。

截至2020年6月,馬村鄉下轄28個行政村:尚張村、灣王村、喬莊村、段窯村、張王莊村、湖西蔡村、馬北村、馬南村、王徐村、前姚村、綽陳村、范台村、仙莊楊村、溝陳村、紅旗村、小寨村、任橋村、黃林村、放磨店村、崗寺村、碾王村、大郭莊村、關寨東村、關寨西村、郭炎莊村、慕莊村、龐店村、華店村 ;鄉人民政府駐馬北村馬南路7號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村鄉地處舞陽縣中部,東鄰姜店鄉,南與孟寨鎮為鄰,西與平頂山市葉縣龍泉鄉毗鄰,北與北舞渡鎮接壤,鄉人民政府南距縣政府17千米 ,總面積64.31平方千米 。

水文

馬村鄉境內河道有泥河、罵子河,其中最大河泥河,從崗寺村入境,流經任橋、小寨、板張3村,從綽陳村出境,境內長10千米 。

自然資源

2011年,馬村鄉有耕地面積5.8萬畝 。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村鄉轄區總人口3659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700人,城鎮化率21%,另有流動人口680人,總人口中,男性19396人,占53%;女性17202人,占47%;14歲以下9150人,占25%;15-64歲22690人,占62%;65歲以上4757人,占1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6461人,占99.6%;有回、苗2個少數民族,共137人,占0.4% 。

截至2017年,馬村鄉常住人口36956人 。

截至2018年末,馬村鄉有戶籍人口39498人 。

經濟

綜述

2011年,馬村鄉財政總收入1050萬元,比上年增長23.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21萬元,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7萬元,增值稅14萬元,企業所得稅5萬元,個人所得稅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27%、25%、20%,人均財政收入106元,比上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4360元 。

2018年,馬村鄉有工業企業13個,規模以上企業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2個 。

農業

2011年,馬村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6畝,農業總產值達2.3億元,比上年增長16%,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4.3萬噸,其中小麥2.3萬噸,玉米2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蔬菜,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180噸,蔬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300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5萬頭,年末存欄3萬頭;牛飼養量0.2萬頭,年末存欄0.1萬頭;羊飼養量0.2萬隻,年末存欄0.1萬隻;家禽飼養量2.8萬羽,上市家禽1.5萬羽,生產肉類4260噸,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7%,累計造林1萬畝,其中防護林0.8萬畝,經濟林0.2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9.3萬株,林木覆蓋率21%,活立木蓄積量10.4萬立方米,大型農業機械230台(輛) 。

工業

2011年末,馬村鄉總產值達到4.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3%,職工12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比上年增長21% 。

商貿

2011年末,馬村鄉有商業網點160個,從業人員45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6280萬元,比上年增長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520萬元,比上年增長7% 。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村鄉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277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11所,在校生220人,專任教師20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5人,專任教師71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馬村鄉有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5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藏書3.5萬冊,民間藝術表演團體6個,演職人員220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舞獅、秧歌 。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馬村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鄉衛生院1個,村衛生室28個;病床80張,固定資產總值369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5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2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0000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3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6000人,參合率100% 。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馬村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2戶,人數104人,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13%,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7戶,人數1217人,支出109.5萬元,比上年增長17%,月人均75元,比上年增長25%;敬老院2所,床位130張,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7人,支出24.6萬元,比上年增長1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2人,支出1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11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21人次,共支出35.1萬元,比上年增長3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0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93萬元,比上年增長14%,接受社會捐款7萬元,使152人(次)困難群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300人,有6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8人,全年共幫助121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馬村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5千米,投遞點3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1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1萬件,征訂報紙0.4萬份、期刊0.2萬冊,業務收入230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3萬門,固定電話用戶0.1萬戶,比上年增加68戶;移動電話用戶1.3萬戶,比上年增加1200戶;光纜線路總長達68千米,主幹電纜35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886個,其中已占用端口總數680個,寬帶接入用戶800戶,比上年增加135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60萬元 。

交通運輸

馬村鄉有220省道過境,境內長6千米,雙向2車道,通往郾城區裴城鎮、駐馬店市泌陽縣象河鄉,有縣鄉級公路4條,總長35千米,2011年末,日均發客車4趟,日客運量180人次 。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馬村鄉,因宋代名將狄青在此設養馬場得名 。

風景名勝

馬村鄉境內有阿崗寺文化遺址 。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