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土生華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來西亞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峇峇娘惹(馬來語),是指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之間開始定居在馬六甲、印尼、新加坡、泰國和緬甸一帶的中國明代、清代移民後裔。這些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地馬來人或其他非華人族群的影響。男性稱為峇峇,女性稱為娘惹[1]。1960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馬來西亞是土著身份(Bumiputra),但由於某些政黨政治因素而被馬來西亞政府歸類為華人(也就是馬來西亞華人),從此失去了土著身份。峇峇娘惹今天在馬來西亞憲法上的身份和十九世紀後期來的新客無分別。
相較於馬來半島的峇峇娘惹,華人與納閩、沙巴土著的混血族裔稱為華嘉族。
概論
馬來西亞這個社區的成員將自己稱為Baba Nyonya。娘惹(Nyonya)是指女性,峇峇(Baba)是指男性。這個人群分類特別適用於馬來亞英國海峽殖民地的漢族人口和荷蘭控制的爪哇島以及其他地方,這些人群已經部分或全部採用了馬來世界(Nusantara)的習俗,並部分被吸收到當地社群之中。許多人是新加坡的精英,對英國比對中國更忠誠。大多數人在馬六甲海峽生活了幾代人。他們通常是商人,是英國人和中國人,或中國人和馬來人之間的的中間人,反之亦然。因為他們大多是受英國教育,因此,他們幾乎總是能夠說兩種或更多種語言。
這些峇峇人,主要是在明代鄭和下西洋之後開始移民到東南亞,大部分的原籍是中國福建或廣東潮州地區,小部分是廣府和客家籍,很多都與當地人混血。雖然峇峇娘惹們不懂中文,但是他們卻秉承著中華文化的美德。 例如他們注重孝道,而且尊卑有序,對於身教與禮教更代代相傳。 因為他們認為沒了中文,自己應該更加的注重這些禮俗的傳承,所以他們的紅白喜事都是以中華傳統為主的。 服飾方面,年輕的娘惹會身穿可巴雅與紗籠做搭配、而較為年老的娘惹們會著較寬鬆的長衣(馬來語:Baju Panjang)[2]。男士們大多會以襯衫與紗籠做搭配,但是到了比較正式的場合里,他們才會穿上唐裝。直到英國統治馬來半島時,峇峇們才開始穿上西裝而娘惹們才開始穿上洋裝。頭飾方面,娘惹們在未結婚之前會綁起兩個髮髻。直到她們結婚之後,她們就會把頭髮綁在一起,束成一個髮髻。前期的峇峇們是綁着辮子的,隨着清朝閉門鎖國的政策與英國統治下,漸漸的峇峇們不再綁辮子了。峇峇人的通用語稱為峇峇話,並非單純的福建話,在使用漢語語法的同時,也會參雜使用馬來語與其它方言。但是根據不同的區域,詞彙的使用也會不一樣。
有些受華文教育的華人也稱那些從小受英式教育的華人為「峇峇」,這個用法有藐視的意思,表示此華人已經數典忘祖或者不太像華人了。此外,當地的閩南人亦有句俚語叫作「三代成峇」,根據這句話的定義,所有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第三代華人也都成了峇峇,但這句話沒有藐視的成分,只是意味到了第三代的華人,由於適應當地的社會環境與文化的緣故,其文化難免帶有當地色彩。
此外,「峇峇」亦特指一個自稱並被稱為「峇峇」的早期華人移民族群,也就是今日在馬六甲以及馬來西亞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峇峇華人講馬來語,他們也自稱Peranakan或者僑生——馬來語中「土生的人」,故「Cina Peranakan」即土生華人,這一詞本用來識別「峇峇人」與「新客」——也就是清末民初以來從中國來的華人。
在19世紀的馬來半島,這樣的分別很明顯也很重要,「峇峇」是土生的,而「新客」是移民的,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不太一樣。雖然現在的馬來西亞華人大都是本地出生的,可是Peranakan一詞已成為「峇峇人」的專用自稱。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由於政策的因素,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如取一位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其實可以保留原名,但多數人都被官員誤導而放棄原名), 他們的子女也不是峇峇娘惹,而是馬來人。峇峇娘惹可謂當世產生的特殊族群。
視頻
馬來西亞土生華人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峇峇娘惹? ,搜狐,2020-07-20
- ↑ 馬來西亞獨特的峇峇娘惹文化:服飾篇,搜狐,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