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漢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漢躍,1959年生,祖籍山東,現居北京,別署澄園,齋號奇翼閣、借山堂[1]。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2],中國藝術研究工委常務理事,中日韓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中國書畫博覽主編,北京大學文化與品牌戰略研究所所長[3]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

中文名 :馬漢躍

出生日期 :1959

民族 :漢族

齋號 :奇翼閣、養翼堂、借山堂

出生地 :山東 濟寧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代表作品 : 電影《你是我的寶貝》、《如是我聞》

職業 : 作家書法家畫家、策展人

目錄 : 1基本介紹 : 2策展項目 : 3藝術成就 : 4個人詩詞 : 5訪賢論道 : 王民德 : 傅德鋒 : 魯光 : 6相關內容 : 7詞條圖冊

1基本介紹

馬漢躍,1959年生於山東微山,現居北京。別署澄園,齋號奇翼閣、養翼堂。 師從沈鵬、龍瑞等先生。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書畫博覽主編,北京大學文化與品牌戰略研究所所長。曾組織策劃《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作品展》《全國中青年花鳥畫二十家展》《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展》《經藏——全國書法名家寫經展》等多項國家級大型藝術展覽。

2策展項目

參與並出席重要國際藝術活動

2005年 -- 2013年 :任中國書畫博覽主編。

2006年:參加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與批評方法研修班。

2007年: 組織策劃《融合·消解——2007中國當代油畫邀請展》。

2007年:隨中國美術高級訪問團訪問歐洲,出席中德當代美術論壇。

2008年 :組織策劃《盛世和諧 情系奧運——中國民族風情工筆人物畫提名展》。

2009年—2010年;中國國家畫院沈鵬工作室書法課題班成員。

2010年:赴日本參加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06年 --- 2012 年 :組織策劃《世紀風骨——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雙年展》

《藝術豐碑——當代中國畫名家巨幅作品展》

《全國中青年花鳥畫二十家展》

2011年組織策劃阿塞拜疆文化藝術展

《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展》

《經藏——全國書法名家寫經展》等多項國家級大型藝術展覽。

2012年:赴韓國參加第五回中日韓國際書法展。

2012年---2013年: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

2012年——人民日報出版社藝術中心主任。

3藝術成就

書畫作品刊載於《美術報》《書法導報》《青少年書法報》《中國藝術報》等報刊,多次入選國家級重要展覽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等多家藝術機構收藏。

主要著作

長篇報告文學《永遠的河流》

散文集《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傾聽》

《贈你一朵春》

散文詩集 《永遠的紅果樹》《不沉的舟》《薔薇集》

長篇小說《多爾袞》《你是我的寶貝》

書法作品集《三品叢刊——馬漢躍卷》

詩集《論畫詩一百首》

電影《你是我的寶貝》擔任出品人與製片人,由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播出

主編《中國書畫博覽》《當代名家》《佩文齋畫譜》等書畫作品集100餘種。

4個人詩詞

祝恩師沈鵬先生八十壽誕

馬漢躍

秋來東山上,紫氣映碧空; 師門共聚首,頤然望恩公。

椿壽樂永年,鶴髮童顏生; 介居騰煙雨,長毫起蛟龍。

一筆開六合,三餘盪九穹; 傲然凌滄海,睥睨百代雄。

漢柏巍森森,秦槐意憧憧; 詩出仰岱嶽,德藝望寰中。

甘為人嫁衣,增刪卷幾重; 沙里爍真金,松韻誰與同。

春秋蔭弟子,晝夜舉鴻蒙; 桃李三千樹,翰墨萬世功。

恩師有教我,杏壇沐春風; 惠我十六字,蘭亭古韻情。

水繞青山遠,雲淡雁排空; 山呼祝上壽,再盼萬里程。

5訪賢論道

王民德 古人論書,多有論及「資」與「學」的關係,將天賦、資地視為學書第一要素者,代不乏人。清人梁山舟就曾說:「學書一道,資為先,學次之。資地不佳,雖學無益也。」意

思是說,倘若沒有上佳的「資地」,即使廢紙三千,充其量也只能造出個寫字匠而已!這話說得武斷,也令人沮喪,因為話到這份上,就等於斷了很多資質平庸的書學者的後路!

2008年秋,書壇泰斗沈鵬先生在國家畫院開班講學,學員大都是在國家級書展中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沒想到漢躍兄也在其中。那是我第一次看漢躍兄的書作,此時才曉得,先

前我們在一起談到書法時,他表現出的謙虛和迷茫,是裝出來的。他書法中透出的筆性和才情,對漢字造型趣味的敏感把握,格趣之簡遠,絕非庸手所能為。

後來談到自己的書學經歷,他坦言,學書也不過是2000年的事,先從篆書入手,後來寫過一段漢代摩崖石刻,近兩年則醉心弘一法師的書法。僅僅幾年時間,像他這樣一個浪漫

派詩人,轉身就成了一個書法家,而且轉得漂亮,率意,氣質十足。我曾多次看過漢躍兄作書,那種信手拈來的自信,帶幾分調皮的自鳴得意,真讓我嘆服不已。

應該說,漢躍兄不屬於流行意義上的「專業書家」,沒有經過科班訓練,沒有經過國展的消磨,沒有書法上的成見與抱負,當然也不會有功名的牽絆和誘惑。他寫得自由自在,

又深解書法的幽隱奧秘。如今我們在一起談書法,他還是常常作迷茫狀,從沒有聽他高談過對書法的見解,但過不多久,他總會拿出一批妙趣橫生的書作,令一干同道瞠目。聽

到我們贊他的字寫的天然,有意味,不做作,他還會像先前那樣,爽朗的大笑着,連聲道:「我也想做作,但還沒有學會。

傅德鋒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課題班的成員馬漢躍先生在書畫圈頗為活躍,而且具有一定的口碑和影響力。這源於他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而且是一個優秀的策展人,更是一個出色的

書畫活動家。作為《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的主編,馬漢躍具有得天獨厚的工作優勢,而且久居京城,這種地域的便利,也使得他的一系列書畫活動都能如期完滿順利進行。從馬

漢躍的藝術簡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書法只是他現實生活當中的一部分。他在文學特別是散文和散文詩寫作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思想深邃,文筆優美,能夠給人以諸

多美的享受和人生的啟發。在文學創作相對落寞的當下,這無疑是難能可貴的。也正因為馬漢躍有着比較深厚的文學涵養和較強的文章寫作能力,因此,他主編的《中國書畫博

覽》便有了諸多精彩之處。一個主編的性格氣質,往往決定着一本雜誌的思想品味和藝術高度,而一個具有較高思想修養和文字創作功底的雜誌主編,必然會使一本刊物風生水

起,精彩不斷。

至今清楚地記得,2008年7月底,我在南京專訪著名書法篆刻家、南京印社副社長蘇金海先生的時候,蘇先生曾經和我談起影響書畫家成名的四個主要因素,那就是:一、供職單

位,供職單位對一個從藝者至關重要,占據了好的「碼頭」,無論學習還是工作生活就會擁有很多便利;二、職稱和職務,職稱和職務對一個人的藝術發展關係也很大,僅從當

下社會人們對文憑的追捧和書法人對協會會員、理事等等頭銜的趨之若鶩即可見一斑。誰都知道人微言輕,名不正則言不順的道理,因此,每個人都要想方設法給自己正名,獲

取一個相對較好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三、居住城市,一個人所居住的地域對自身的發展影響也很大,說起來,地域的便利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像北京這樣的政治、經濟、文化

交流中心,在這個城市裡面生活,對一個書畫家而言,將意味着什麼。它給人們帶來的諸多便利是十分明顯的。全國各地都有一些書畫家,本來藝術成就很高,但由於偏居一

隅,最終只能成為地方性的名家,未能在全國形成較大的影響。但假如你在北京出了名,全國都知道了。齊白石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四、社交能力,一個人活動能力、交際范

圍以及結交品位的高低也很重要,有的人死讀書一輩子,關起門來做學問,「兩耳不聞窗外事」,結果卻往往鮮為人知,一生過着清苦貧寒的日子。而一些活動能力強的人士,

筆底功夫好,自不待言,有時即便功力不濟,也能仰仗自己的「書外功夫」在社會上呼風喚雨,左右逢源。當然,我這裡是取正面的意思,沒有絲毫的貶意。特別是在市場經濟

社會背景下的當下,一個人不具備相當的社交能力,等於是自取滅亡。

對馬漢躍先生而言,他可謂占盡了天時地利和人和。北京這個地方,但凡有真本事的人,盡可在此大顯身手。而缺乏真本事的人,到了大都市,只能望洋興嘆!常言道:「長安

米貴,居大不易」,西安如此,北京尤甚。精彩與無奈之間,就全靠自己的造化和努力程度了。馬漢躍在主編《中國書畫博覽》雜誌的同時,廣泛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特別是和

書畫家的深層接觸與交往,就更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是他的一大職業特點。讀過他的《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的人,應該對馬漢躍先生精彩的訪談有一定的印

象。從他的這一系列訪談對話,我們既可以看出馬漢躍本身良好的綜合素養,也更能感受到他對當代藝壇的書畫家們的充分尊重和特別的關注。

《如是我聞——中國當代藝術名家訪談錄》一書,收錄了馬漢躍先生與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二十餘位名副其實的著名藝術家的對話。涵蓋中國畫、書法、油畫、雕塑、收藏

與鑑賞等諸多門類。由此可見其藝術視野之廣闊。把這些藝術家的藝術事跡和思想言論綜合到一本書里,該書的高度與層次自然不言而喻,其藝術份量與思想品位,無疑是值得

人們尤其是書畫界、藝術界人士高度重視的。馬漢躍先生既是藝術策展人,也是一位詩人和散文作家,他和數十位著名藝術家的訪談對話,涉及到了當代藝術的諸多領域,其話

題涵蓋各個方面。訪者與被訪者身份的交叉和互異,使得這些訪談文字精彩連連,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藝術參考價值。每篇訪談都是一場滿懷真誠和坦蕩的有思想有意味的藝術

盛宴,有心者可以仔細品味,從中獲取到自身需要的藝術營養。這些對話裡面很少有那種令人生厭的機械的說教,沒有詰屈聱牙、晦澀難懂貌似高深的理論,也沒有故弄玄虛般

的老生常談。最後,我具體談談馬漢躍先生的書法。

從手頭現有的資料來看,馬漢躍的書法實踐主要體現在篆書、小字行楷和魏碑一路大字行書方面。從他的藝術活動經歷來看,一個主要傾向於寫作和雜誌編輯、頻繁參與各種社

會活動的人,往往大多是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用來臨池的。畢竟每個人的側重點不同,對學習書法所採取的具體方式自然也就會有所不同。但馬漢躍畢竟是那種藝術氣質

好,對書法特別有感覺的那種人,因此,他筆下的作品,無論篆書還是隸書,無論行楷還是行草,也無論大字還是小字,都不會落入通常人的那種俗套,他的藝術創作觀念,決

定了他的審美取向,因此在具體的學習當中,他會聰明地加以取捨,利用較少的付出,便可得到較多的收益。他的創作都是基於對傳統的尊重之上的,儘管他的書路相比之下略

顯單一,但其作品獨特的趣味性還是顯而易見的。

他的篆書和魏楷、魏行都屬於粗獷一路風格,追求金石氣的同時,也比較注重書寫性的體現。用筆大膽果敢,結字靈活多變,墨色燥潤相雜,既有三代吉金和南北朝墓誌碑版的

意趣,又有時代意識的張揚,不經意間也呈現出自我心性的流露。作品隨心所欲,不拘成法。渾厚大氣、拙樸天真、墨色蒼茫是其主要特點。

我覺得,對於馬漢躍的書法,我無須羅列太多的文字,對一個在其他領域有突出表現的人而言,其書作能有此氣象,已屬不易。[7]

魯光 可 讀 可 悟 可 藏

——《名家訪談錄》序

不得不承認馬漢躍這個山東漢子是有能耐的。初涉畫壇,便能訪談這麼多藝術名流。提問很內行,也很得體。名家們的回簽,坦誠、到位、深刻。內容豐富,而且真實可信。這

些訪談錄在《中國書畫博覽》發表時,我已一一拜讀。用時髦的話說,我幾乎成了漢躍訪談錄的「粉絲」。在拜讀中,我有一個想法,應該匯集出書。當我提出建議時,他笑

道:「已經排出小樣。」他將厚厚的一大疊書稿交給我,懇切地說:「給寫個序吧!」我將三百多頁的書稿抱回書齋,一鼓作氣地閱讀。近些年來,在我是絕無僅有的一次。我

嗜書如命。前些年,家裡的書實在太多,忍痛「瘦身」了一次,送給老家圖書館二三千冊。但沒過兩年,送的買的書又把書齋堆得滿滿的。新出的書太多,但精彩的太少,需要

沙裡淘金。年近七十,視力已不如先前,得省着用。想做的事又多,時間特別珍貴。我給自己定了一個讀書原則,能不讀的書絕對不讀,非讀不可的挑着讀。這些訪談錄,其實

都已瀏覽過,但要寫序,我還是認認真真再拜讀一遍。我不願寫那些王顧左右而言它之類的應酬序。

也許我對繪畫藝術太鍾情,或者說有偏愛,對藝術名家們的人生經歷和藝術實踐極感興趣,尤其渴望聽到他們真實的聲音。漢躍的訪談錄,滿足了我的這個願望。從中,我了解

了許多,他們如何步入畫壇,如何登堂入室,如何攀登高峰,如何堅守信念,如何對待市場……每一份訪談,都勾勒出所訪名家的真情實貌,凸現出名家們的人格力量和藝術個

性。閱讀使我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也活躍了思路,得益着實匪淺。如果問我,最大的收益是什麼?我認為,那是從這些充滿真情、真知和灼見的問簽中,我參悟到了許多珍

貴的道理。

一、 路靠自己走。 每位名家都有一部艱難的奮鬥史,有一條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他們迥異而多彩的藝術人生和藝術個性,完全是由他們的性格、閱歷、修養、學問所決定

的。什麼人就出什麼成果。這是一條藝術規律,誰也違背不了。在一些畫展研討會上,常見有的評論家對畫家指手畫腳,說應該怎麼畫。別人徵求我的意見時,我也常常情不自

禁地發表一通應如何如何畫才出效果之類的「高見」。其實,這只是一種美好的主觀願望而已。評論者只能指點迷津,該怎麼畫,你說了不算,也無用,畫家該怎麼畫還怎麼

畫。這是個淺顯的道理,可我們卻常常犯迷糊。有一回,一位文學評論家跟我大談寫作理念,我笑道:「你說你的,我寫我的。如果照你的理論去寫作,我會什麼也寫不出

來。」畫畫亦然。評論家愛怎麼就怎麼說,畫家該怎麼畫就怎麼畫。名家們的藝術人生告訴我們,藝術之路要靠自己去走。畫如其人,確是一個真理。

二、藝術要講寬容。 當今是一個藝術的多元時代。藝術名家們的從藝經歷告訴我們,藝術應堅信傳統,堅守傳統,但又要勇於探索,積極融合。失守傳統,我們的藝術就會成為

無根之樹、無源之水。那就是枯木、死水。只講堅守,不講吸收,藝術之花就會缺乏現代氣和鮮活氣。筆墨當隨時代這句老話,是十分有理的。藝術只能順其自然。我不贊成人

為地去製造什麼派什麼潮。派與潮,都是水到渠成的。有位自稱為中國現代派的畫家,去了西方,才知自己只不過是西方現代派的孫子而已。一事無成,只得落荒而歸。我的朋

友古干兄,是一位現代書畫的領軍人物。大英博物館已收藏他的六件作品,國外對他的現代藝術的關注程度遠超出我們的意料。究其原因,他的現代書畫是以中華民族五千年文

化作底蘊的。趙朴初先生曾戲言,「古乾的書法是天書。」仔細研讀這些「天書」,不難發現,古干巧妙地將漢軍打碎砸爛溶進書畫中,變成了現代書畫。他的現代書畫,骨子

里還是傳統漢字的基因。如果一味追求怪誕、現代,外國人看不上眼,中國人又看不懂,藝術必然會陷入困境。

吾師子范先生將世界藝術分為三種。白人藝術講科學,重素描解剖。黑人藝術講感情,喜誇張。黃種人藝術講哲學、文學。訪談錄告訴我們,凡成大家者,必立足本民族傳統基

礎上,吸納世辦上各種藝術的長處,來豐富自己,張揚自己。我去過珠穆朗瑪峰。攀登世界最高峰,可以從北坡,也唯心論人南坡樊登。山道不同,但殊途同歸。只要最後登上

世界最高峰,都是英雄,都是好漢。條條道路通羅馬。

三、 對藝術市場的認識。 近幾年來,藝術市場繁榮,畫價飈升。拍案慶賀者有之。甚至有人認為,世界藝術市場在中國。冷眼相看者有之。大不以為然者也有之。藝術有市

場,市場熱鬧繁榮,總是一件好事。畫價高不高?看怎麼說。與西方大師們的天價相比,是太不公平了。有位大家曾說:「拿筆來,我們當場比試比試,我就不信,他們就比我

們強到哪裡去……」這是一種自信之言。李苦禪在人民大會堂為美國總統尼克松當場揮毫過一次。一幅畫,只半個鐘頭就完工。在西方人看來,一幅畫要磨半月一月,中國畫只

寥寥數筆就完成,太容易了。油畫畫在布上,中國水墨畫畫在紙上,西方用刀、油彩,中國用毛筆、水墨,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西方人認為,你費時費工少,價值就低。

他們哪裡知道中國的一條線一塊墨要琢磨苦練多少年?西方人永遠理解不透中國文化。不過,我贊成少搞當場表演,少搞筆會。如果你半個鐘頭一個鐘頭畫成一幅畫,要價數萬

甚至數十萬,人家的心態能平衡嗎?一位老闆曾對筆者說:「吸一根煙工夫,他就畫成了一幅畫,要幾萬元錢,值嗎?」對不懂藝術的人畫說,畫只是廢紙一張。對懂藝術的人

來說,是價值連城。藝術是無價的。

畫價升值,是好事。但過分炒作,實在是令人擔憂。就畫價大幅上揚之事,我問過兩位大家。一位說:「我的收藏有多,畫價漲,升值,他們高興。再說,我也不用當畫奴,可

以少畫些畫。」言之有理。另一位大家說:「我的學生的畫猛漲,都比我的高了,我再不漲,臉上難看。」一種值得研究的社會現象。我自己的畫,三五千一平尺,我已知足。

但原來與我同價者,已漲到一萬、二萬一平尺。畫商說:「你該漲了,再不漲,掉份了。」各種理由擠着你漲。奈何!在日本時,一位旅居東京的同行,憂心忡忡地告訴我,他

的畫在畫展時價格比較高,可展後就賣不動,生活十分拮据。賤賣了,原買畫主就會找上門來理論。不賣畫吧,怎麼活?只好偷偷低價出售。真是高處不勝寒呀!價有所值者,

當別論。藝術價值遠不如市場價值高,談如何呢?待到畫價下跌時,在高空中生活的畫家,肯定日子難過。當我說出這種擔心時,一位朋友說:「錢都賺夠了,怕什麼。」話是

如此說,但尷尬是難免的。也許,這是杞人憂天。但願如此。

四、關於大師。大師者,人人尊敬也。諸多受訪者,資歷淺者姑且不說,老資格的畫家、藝術家也沒有一位以大師自稱的。即使訪問者一再提及大師兩個字,但他們都淡然對

之。中央電視台記者採訪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時,曾問他:「你是大師嗎?」回答很肯定:「不是。」可現實生活中,自稱大師者,或喜歡別人稱之為大師者卻並不罕見。有的

畫家,面對「大師大師」聲聲稱呼,面有喜色,神情坦然。讀過他的畫,見過他的人,卻暗自發笑。真有些像滑稽戲中的人物。可悲!自古以來,大師都不是自封的,也不是別

人可以隨意封的,而是憑真才實學,憑傑出貢獻,由歷史授予的。自稱為大師者,未必是大師。拒絕大師者,也未必不是大師。不像眼下的「博導」,只要有博十生就必有「博

導」頭銜。大師則不然,幾十年,上百年,才出一二個。誰是大師呢?歷史會回答你的。還是慎稱大現為好。人貴有自知之明。可讀又可悟,此書有收藏價值。至少,我要珍藏一本。《中國書畫博覽》已辦出名聲。漢躍會繼續訪談下下更多更精彩的文字會問世。

找名人訪談是件很難的事。一是名人忙,難約。二是要取得名人信任,無所不談,甚至連私房話也談,就更難了。其中甘苦漢躍自知。十六年前,漢躍已出版過散文詩集《不沉

的舟》,思想深邃,文彩華麗,已才華初露。但依筆者之見,漢躍的文學才能將在紀實文體中更充分地展現。他是一位講誠信的漢子。一回生,兩回熟。有誠信者,就會有朋

友。他會與名家們成為知心朋友,成為忘年之交的。

我很贊成他選擇訪談對象,不分流派,不講圈圈。進了藝壇,也要永遠站在局外。期待他寫出更多更精彩更真實的訪談錄。

6相關內容

3月6日,由聖海美術館和新華網國際藝術頻道主辦的「2015年師友同春」在京開幕。藝術名家程大利、馬漢躍、吳維、張志平、葉濃、隋志剛、老村、許宏泉、於泮超、潘二如、劉新華等藝術家參加本次活動。

馬漢躍

  在活動現場,從山水到花鳥……藝術家們各自展出了自己精品繪畫作品,展覽作品既反映了藝術家對書畫傳統的繼承和弘揚,也體現了他們追求藝術個性的審美旨趣。據介紹,本次活動展覽的作品主旨力爭體現中國畫優秀的傳統精神和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時代創新;力求呈現多種形式、多種風格、百花齊放的藝術審美。

  主辦方聖海美術館館長屈啟曉說,組織這次活動主要是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讓藝術家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間有一個溝通交流平台。聖海美術館在2015年也將繼續組織更多的類似的展覽交流活動。   藝術家代表馬漢躍表示,現在很多的展覽是為了展覽而展覽,缺失了真正學習及交流的作用。這次的活動,重點在於相聚,在於交流,在於學習。畫家們放下包袱,可以輕鬆的只為藝術而聚,只為學習而展。藝術家要回歸本真,所以,希望這樣的活動以後可以多多舉辦。

  本次活動的策劃者倪琳琳表示,作為媒體組織這樣的藝術交流活動,旨在向社會推廣更優秀的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希望藝術家們能通過媒體平台將優秀的藝術作品呈現給大眾。另外,這也是媒體人的責任,需要向大眾推薦更多更優秀、更具有社會正能量的作品。

  據了解,本次活動展出了10餘位藝術家近40幅精品藝術作品。此外,書畫界、收藏界知名人士以及媒體參觀了展覽和交流藝術。

7詞條圖冊

馬漢躍馬漢躍 參考資料: 1. 《我的寶貝》關機 根據救死扶傷真實事跡改編

2. 北交大與中國書畫院聯袂成立首都高校首家書畫藝術研究中心

3. 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學術展開幕

4. 作協公示2012年擬發展會員名單 港澳台6人在列

5. 濟寧救治棄嬰為藍本的電影《你是我的寶貝》開機

6. 2009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作品展在北京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行

7. 訪賢論道翰墨淵雅——馬漢躍的藝術人生

8. 「2015年師友同春」在聖海美術館舉行馬漢躍等大師參加

詞條標籤: 聖都文化

視頻

馬漢躍山水畫展宣傳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