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溶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溶之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馬溶之(1908年11月25日-1976年4月2日),字月亭,1908年11月25日出生於河北省定縣西南村,九三學生成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土壤地理學家[1]

193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地質地理系,曾任中央地質調查所技正。建國後,歷任南京地質調查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土壤學會理事長,國際土壤學會會員。1957年被民主德國農科院授予通訊院士稱號[2]。先後擔任過中科院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以及青海甘肅內蒙古寧夏綜合考察隊領導人,帶隊進行考察。撰有《中國黃土之生成》、《關於我國土壤分類問題的商榷》、《中國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等論文,編有《中國土壤圖》等。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科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出生日期----1908年11月25日

出生地點----河北省定縣西南村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土壤專家

逝世日期----1976年4月2日

畢業院校----燕京大學地質地理系

人物生平

1908年11月25日,生於河北省定縣。

1933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地質地理系。

1933年—1934年,在北京東北中山中學任教師。

1934年—1949年,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研究室歷任調查員、技師、技正、代室主任等職。

1949年—1952年,任地質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兼南京大學教授。

1953年—1965年,在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員、所長。其間於1958—1960年參予並領導了全國土壤普查工作;

1955年—1957年,兼中國科學院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隊長。

1957年,被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農業科學院授予通訊院士稱號。

1958年—1960年,任中國科學院青海、甘肅地區綜合考察隊副隊長。

1961年—1963年,任中國科學院寧蒙地區綜合考察隊隊長。

1965年—1972年,任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研究員、副主任。

1972年—1976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1949年—1976年,先後當選為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

1976年4月2日,病逝於北京[3]

人物貢獻

馬溶之早年在地質調查所工作。在當時儀器設備簡陋、研究經費沒有保證的情況下,進行了艱苦的土壤調查製圖工作,先後在新疆、甘肅、陝西、江西、浙江、四川、西康(現四川、西藏接壤地區)等地進行考察,寫出了我國最早報道這些地區土壤地理的一些論著。由於他長期從事乾旱地區的工作,加上他的細緻觀察和研究,率先提出了在國內外文獻中還沒有記載的一系列新的土壤類型;他參與擬訂了我國最早的土壤分類系統(1941);他還對我國分布廣泛的水稻土、紫色土等作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為土壤地理學科做了大量的開創性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配合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全國各地開展了大規模的綜合考察、流域規劃和低產土壤改良,馬溶之積極投身於這些工作。參與了我國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綜合考察任務的制定工作,並親自領導了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的考察。在國民經濟建設的推動下,土壤地理學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向前發展,馬溶之的工作也進入了最為活躍的時期。50年代初,馬溶之與文振旺、汪安球一起為《中華地理志》編寫了我國第一個全國土壤區劃(草案)。他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研究了土壤區劃的方法論,先後發表了《以農業發展為目的的土壤區劃的原則》(1958)和《中國土壤區劃》(初稿,1959),這是馬溶之在土壤區劃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他對歐亞大陸土被分布特點及對我國土壤分布規律的論述,是他對土壤地理分布規律研究的重要貢獻。

1958年,他參與了全國土壤普查的組織領導工作,並親自掌握和推動江蘇省的土壤普查。他參加編寫了《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1962),主持了《水稻豐產土壤環境》(1961)一書的編寫。他認為「耕種土壤的形成條件,除自然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而當人為因素占主導地位時,土壤發育方向發生變化」。據此,他提出了耕種土壤「定向培育」的概念,並力圖把耕種土壤的發生演化和土壤分類結合起來。他在《農業土壤的發生分類原則和系統》一文中突出強調了耕種土壤的熟化過程。在土壤命名方面,他創導分級命名,注意從群眾中提煉土壤名稱。他的上述學術思想在土壤製圖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1963年定稿、1965年問世的1/1000萬土壤圖上129個製圖單元中耕種土壤就占了其中的27%,這是在以往土壤圖上從未有過的。馬溶之晚年不懈地致力於耕種土壤的研究,對推動我國土壤界重視和研究耕種土壤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要成就

土壤分類

土壤分類

馬溶之早期主要在土壤分類方面做了大量的開拓工作。在當時,我國近代土壤學起步不久,國際上雖已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總的來說也還處在初創時期。由於馬溶之的刻苦工作,特別是他不避險阻,開展了大量的土壤調查研究,發現了很多在世界上尚未被命名的土壤類型,為進一步深入研究土壤奠定了基礎。

漠鈣土是他最先提出的土類之一。他根據生物氣候條件和土壤性態的變異,進一步分出了棕漠鈣土和灰漠鈣土。前者代表極乾旱、無CaCO3移動、有機質含量0.5%的半漠境土壤。並又以母質特性、鹽漬狀況等作了進一步區分;繼而,他把發育在半乾旱森林草原條件下,具有凋落物層、暗色腐殖質層、緊實棕色層和鈣積層的土壤作為獨立的土類劃分出來。另一個由他最先創用的土壤名稱是棕鈣土,其土壤性質介於淡栗鈣土和漠鈣土之間,它的形成條件、土壤性質和農業利用情況明顯地不同於栗鈣土,反映了草原向荒漠過渡的地帶特點。

早在30年代,馬溶之就和朱蓮青、宋達泉、侯光炯等對水稻土和紫色土作了研究。劃分出水稻土形成中的淡色層,指出水稻土在分類上的特殊性,把水稻土劃分為淹育性、瀦育性和潛育性三個亞類;把紫色土分為酸性、中性和石灰性三個亞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根據蘇聯土壤地帶性學說和發生學原則,對我國以往的分類作了改進,並提出了許多新的發生土類名稱。如東北平原的生草潛育土、山前地區的灰色森林土、西北乾旱區的棕色荒漠土和灰棕色荒漠土、華北的褐色土、黃土高原的灰褐土、華中的黃褐土、華南的磚紅壤性土以及高原地區的高山荒漠土等,並初步明確了各土類的自然發育規律和發生學含義,從而使我國土壤分類徹底走上發生分類的道路。

在此基礎上,他於1959年提出了有關我國土壤分類的分級單元及其劃分原則和根據的建議。該建議方案共分七級:即土綱、亞綱、土類、亞類、土組(土屬)、土種、變種,規定了各級劃分的原則和根據。在耕種土壤分類的研究上,他認為也要貫徹發生學觀點,要研究耕種土壤形成條件、形成過程和土壤特性的特殊規律。他提出,在人為活動影響下,土壤天然形成過程中的有機質合成與分解,礦質物質的移動和積累都被農作物的收穫、耕作、施肥和灌排等一系列熟化措施所改變,因而土壤形成的熟化作用是耕種土壤的特殊過程。而各不相同的熟化過程形成耕種土壤的特性差異。

探索我國土壤地理分布規律

馬溶之為探索我國土壤地理分布規律,曾歷盡艱辛,幾度深入高原、邊區和僻壤,作了大量的調查研究。1957年,作為奠定中國土壤地理分布模式和理論的著作《中國土壤地理分布規律》一文問世,這是他基於我國豐富的土壤資源和大量的調查研究資料對我國和歐亞大陸土壤分布特點的深刻總結。在第六屆國際土壤學大會上提交的這一論文,提出了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概念;提出了我國土壤地理分布的模式和特點,標誌着我國土壤地理研究的新水平,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尤其是他首次圖示的關於歐亞大陸土被分布地帶結構的模式,深刻地揭示了土壤分布的地理規律性。這一高度的理論概括被廣大土壤工作者所珍視。至今仍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研究山地土壤的分布特點

馬溶之對山地土壤的分布特點作了大量研究,建立了中國土被不同水平地帶中的垂直分布規律和垂直結構分類。他指出,「山地土壤的垂直區帶(現稱垂直帶)雖然與所在地以北的水平區帶(現稱水平地帶)有類似的特徵,但是由于山地與平地的地勢特點不同,水分情況與植被群落差異很大,土壤的發育和特徵不一樣,土壤利用也不相同。一般的說,寒帶與寒溫帶的土壤垂直區帶與其北的水平區帶類同,而溫帶地區差異較大,及至亞熱帶、熱帶則幾乎完全不同。」這一認識比前蘇聯格拉西莫夫在《山區土壤》(1982)一文中把山區土壤歸納為同源、相似和獨特三組的觀點要早25年,而且在兩者相關的地理意義方面,馬溶之有更明確的認識。

介紹《中國山地土壤地理分布規律》

在1963年發表的《中國山地土壤地理分布規律》一文中,他進一步根據山地的地理位置、形態、走向及高低等因素將全國山地土被按垂直帶譜成分劃分為36種,用以反映我國山區土被的差異,同時按垂直帶譜排列的形式作了生動而具首創性的土被結構分類。

為了在中、小比例尺土壤圖上能夠客觀地反映我國複雜多樣的土壤資源,馬溶之等創造性地進行了土壤復區和土壤組合的研究。1934年他與侯光炯在江西南昌地區調查時,就提出了土壤復區的概念,當時命名為土域(Soikarea)。40年代他編制《黃河流域土壤圖》和全國土壤區劃圖時,首先提出了土壤生物氣候區、土壤亞區、土壤復域和土鏈的區劃系統,開創了我國的土壤區劃工作。此後,馬溶之參加了一系列土壤區劃研究,其中,1958年發表的《以農業發展為目的的土壤區劃的原則》和1959年出版的《中國土壤區劃》(初稿)是馬溶之在土壤區劃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此書推理嚴謹,資料充實,不僅在方法論上,而且在整個土壤區劃分級系統中體現了地帶性學說,對當時制定全國綜合自然區劃、全國綜合農業區劃以及農業發展規劃,都起了重要作用。

土壤製圖

馬溶之對我國土壤製圖研究的發展作出了卓著的貢獻。他不僅親自編制了一系列土壤圖件,而且在製圖的科學性與生產性相結合的指導思想上對我國的土壤製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是我國土壤製圖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早在1941年,他與朱蓮青合編了《1/1000萬中國土壤概圖》,圖中第一次劃出了高山土壤,首次以單獨的圖斑在淮河和長江流域部分地區標出了水稻土。1949年他在總結以往資料的基礎上,重編了中國土壤概圖(1/800萬),明確地劃分了土區和亞區兩級製圖單元共60個。《中國土壤概圖》根據生物、氣候和大的土壤類型(相當於土綱)區分土區,根據土區中不同的土壤組合區分亞區。他將土壤分區與類型結合起來,製圖單元系統具有分區系列的格局,這是馬溶之復域製圖思想的體現。該圖是我國第一幅比較完整的土壤圖。

1955年,在И·П·格拉西莫夫與馬溶之合編的1/400萬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圖中,他第一次在全國土壤圖上將山地土壤與平地土壤分為兩大系列;在圖例系統的排列方面也作了研究,這樣使該圖能比較清楚地反映出我國各發生土類的地帶性以及隱域性土壤的分布狀況,並體現了我國由土區、亞區為製圖單元的概圖發展到以發生類型為單元的土壤類型圖的轉變。

1962年馬溶之與何金海合編的1/400萬中國土壤圖(草圖)以及在此基礎上經過修改、提煉於1965年正式編製成國家自然地圖集的1/1000萬中國土壤圖是馬溶之研究耕種土壤製圖的重要成果。圖中分出了許多旱作土壤類型,正式以圖斑表示,並列出了不同地區的水稻土,從而確立了耕種土壤在分類和製圖中的地位。

第四紀研究

馬溶之有廣博的地質地理學知識。他開拓了古土壤學的研究,並以此來分析第四紀地層的成因類型、古地理環境以及第四紀研究中的突出問題之一——黃土問題,從而豐富了第四紀研究的內容。

他在《對第四紀地層的成因類型和中國第四紀古地理環境的幾點意見》一文中指出,第四紀地質學同許多學科有着密切的聯繫,必須綜合地採用各有關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來探討第四紀地層的成因類型,才能得出全面而正確的結論。他強調,第四紀堆積物的岩性和成因類型的研究必須考慮到土壤形成過程的作用,因為無論是哪種地質營力所產生的堆積物,只要露出地表,就要受到各種自然因素的綜合影響而形成各種不同的土壤,他列舉大量資料反覆論證第四紀堆積物的岩性和成因類型受到了成土作用的深刻影響。如華南沿海的淺海沉積物已經發育到磚紅壤階段,原來海相堆積的特性都已經改變。因此他建議,在成因類型組、成因類型和岩相三級分類系統中應該在岩相命名上引入土壤學的概念。

馬溶之用土壤發生學觀點研究了第四紀地層特別是土狀堆積物中保留着的古土壤剖面,據此推斷古土壤形成時的生物氣候條件,對再造第四紀古地理環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他指出,在早更新世,中國境內的自然帶已經逐漸形成,但這些自然區帶的界限與現代並不相同。他根據海南島、雷州半島第三紀玄武岩風化體和淺海沉積物上發育的磚紅壤,廣西寧邑系以上的礫岩、鐵磐以及堅石網紋狀紅壤,湘贛第四紀礫石層(湖南的白沙井系)和網紋狀紅壤,以及千枚岩上含有鐵礦的風化殼(南昌),南京雨花台礫石和紅壤型粘土,成都一帶的雅安礫石和紅壤型粘土,河南的南陽紅壤型粘土等,說明適於紅壤發育的濕潤熱帶和亞熱帶森林氣候地區的界限北可達北緯34度左右,較晚更新世和現代的範圍廣。他根據三門紅色土(含古褐土剖面)的分布,證明當時的紅壤帶以北是溫帶森林和乾燥森林灌木棕壤和褐土帶。由於三門紅色土下部的古土壤剖面較上部的顏色略紅且土層也厚,因此,認為該時期的氣候可能有逐漸向寒冷而乾燥演變的趨向。同樣,他對晚更新世的自然地理環境作了分析,指出當時的自然地帶已經基本上同現代類同,只是現代氣候條件有繼續向乾旱寒冷變化的跡象。

黃土問題系我國第四紀研究的突出問題之一。馬溶之長期在黃土地區考察,積累了豐富的資料,他在《中國黃土之生成》一文中提出了中國南北黃土同源的設想,並將晚更新世黃土概分為華北的馬蘭黃土,華中的下蜀粘土和成都粘土,以及兩者過渡區的結核性黃土。這種過渡黃土在山東中部、湖北西北部、河南西南部、漢中盆地及隴南山地等處均有分布。其氣候條件與性態介於馬蘭黃土與下蜀粘土、成都粘土之間,常有紅棕色層與富含砂姜的白色鈣積層,其上發育有不同於其他黃土區域的褐土和棕壤。馬溶之的上述論點,不但豐富了黃土研究的內容,而且對研究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土壤具有指導意義。

馬溶之還對黃土的成因進行了探討。他認為在中國西部與西北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或高山,黃土可生成於間冰期。而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黃土主要來自蒙新高氣壓乾燥區,由風力所搬運。就機械成分而言,約有90%系自沙漠區所吹出,余則來自就近冰川。

水土保持

馬溶之在黃土高原等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進行土壤調查工作時,親眼目睹我國水土流失的嚴重性,因此,他極為重視開展水土保持的研究。早在40年代,便專文呼籲重視水土保持工作。他指出,「高原台地,大多旱災常臨,侵蝕之害,於此尤見深刻,故水土保持工作,亟應及早進行,其功效不但可保土增產,亦為治理黃河之基本方法也。」同期,他在我國南方工作時,又提出要保護原有林木,盡力補植,以收保土之效的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溶之積極推動水土保持的研究。在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內專門設立了土壤侵蝕研究組,在他的直接關懷下,開展了我國土壤侵蝕的定位研究。1950年他親自參加了西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組織的陝北地區土壤調查,為制定該地區土地合理利用、水土保持和防治風沙的工作方針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1955年他擔任中國科學院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隊長,組織並領導院內外有關研究所、生產部門及高等院校在黃河中游開展了以水土保持為中心的農、林、牧、水、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地球物理及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綜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科學資料,完成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區劃,為制定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規劃,發展黃河中游地區農、林、牧生產,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積多年研究實踐之經驗,馬溶之提出了一系列改土治水、保持水土的有力措施。他認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耕而輕林牧,強調合理利用土地。他指出,黃河中游的土地利用應順乎自然,實行宜耕、宜林或宜牧,建議改變陝北地區的農業制度,因地制宜造林種草和耕墾。這一見解完全符合80年代提出的「大力種草造林,建立新的人工植被體系,儘快建成牧業基地和林業基地」改變黃土高原面貌的戰略方針。

在治理措施方面,馬溶之主張綜合治理。在總結國內外水土保持經驗的基礎上,他提出了土壤、植物和工程措施三結合的治理原則。土壤治理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及物理性質為主,從而提高土壤入滲能力和保水力;植物治理有耕作、種草、造林之分,適合黃土區的耕作法為輪栽、條植及等高耕作等;種草既要以草護坡,更要培植永久性或輪種的飼料基地,以發展畜牧業兼收保土之效;在不宜耕種與放牧的地方,應大力植樹造林。與此同時,在非進行工程改造不可的地方,要輔之以修築梯田、堰壩等工程措施。

馬溶之在水土保持領域的研究成果為我國江河治理、國土整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學術觀點。他的「土壤、生物及工程三結合」的治理原則,已經在黃土高原和南方紅壤丘陵地區逐步付諸實施。

馬溶之的一生,全部獻給了我國的土壤科學研究事業。他不僅在學術上有高深的造詣,而且還長期擔任研究所(及綜考會)的領導工作。用其高度的概括和宏觀綜合能力為我國土壤科學的發展、綜合科學考察的規劃等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特別重視對青年人的培養和教育,為造就一代新秀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人物評價

馬溶之先生是我國第一代著名土壤學家和中國土壤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生前幾度深入我國西北內陸、黃土高原以及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足跡踏遍祖國大地,在我國土壤分類及中、小比例尺製圖、土壤地理分布規律、土壤區劃、水土保持、古土壤研究和農業豐產經驗總結等領域均有重要建樹。馬溶之先生一生不僅勇於創新、學識淵博,而且關愛青年、從善如流,以其嚴格、嚴肅、嚴謹的學術作風和積極培育傳承新人的高尚道德風範在我國土壤學屆享有崇高的威望。

主要論著

1 侯光炯,馬溶之.江西南昌區灰化水稻土之形成研究.土壤特刊(甲種,英文),1935(3):1—7.

2 朱蓮青,馬溶之,宋達泉等.水稻土層分類及命名概則.土壤特刊(乙種),1938(4):73—78.

3 馬溶之.西康省西昌區土壤簡述.土壤季刊,1940,1(1):20—26.

4 馬溶之.四川雷、馬、峨、屏區之荒地土壤.土壤季刊,1940,1(2):31—39.

5 馬溶之.四川威遠附近地質對土壤之影響.地質論評,1940,5(6):521—532.

6 馬溶之,席承藩.紫色土分類的建議.土壤季刊,1941,1(4):62—82.

7 馬溶之,朱蓮青主編.1/1000萬中國土壤概圖(《中國土壤概要》的附圖).土壤季刊,1941,2(1):附頁.

8 馬溶之.中國黃土之生成.地質論評,1944,9(3—4):207—224.

9 馬溶之.西北各省之土壤地理及其利用.新西北月刊,1944,3(6):1—3.

10 馬溶之.新疆哈密之土壤與農業概況.新疆地質調查所,1944,土壤簡報,1號.

11 馬溶之.新疆中部之土壤地理.土壤季刊,1945,4(3—4):1—18.

12 馬溶之.黃河中游之水土保持.土壤季刊,1946,5(1):1—12.

13 馬溶之,劉海蓬.浙江金華區土壤及農業概況.土壤季刊,1946,5(3):113—122.

14 馬溶之.西北土壤地理.地理,1946,4(1—2):19—27.

15 馬溶之.土壤剖面之研究及其地文意義.地質論評,1948,1(3—4):277—280.

16 馬溶之,宋達泉,席承藩等.1/1800萬全國土壤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北京:地圖出版社,1953,6.

17 馬溶之.中國土壤地理分布的規律(英文).第六屆國際土壤學大會宣讀論文,巴黎:1956.

18 馬溶之,文振旺,汪安球.中國土壤區劃草案,中國自然區劃草案.中華地理志叢刊,第1號,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63—82.

19 馬溶之執筆.山西省西部水土保持土地合理利用區劃.科學通報,1956,2月號:7—17.

20 馬溶之.中國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土壤學報,1957,5(1):1—18.

21 馬溶之主編.1/1800萬中國土壤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1957,15—16.

22 馬溶之.新編中國土壤圖的簡略說明.科學通報,1957(11)月號:336—338.

23 И.П.格拉西莫夫,馬溶之.中國土壤發生類型及其地理分布.土壤專報,1958第32號:1—52.

24 馬溶之,文振旺.以農業發展為目的的土壤區劃的原則.土壤學報,1958,6(3):157—177.

25 馬溶之.對第四紀的成因類型和中國古地理環境的幾點意見.中國第四紀研究,1958,1(1):70—73.

26 馬溶之.關於「土壤分類和製圖草案」的說明,土壤普查鑑定與土壤製圖問題(上輯).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373—382.

27 馬溶之.關於土壤普查方面的幾個問題,摸清土壤底細充分發揮土壤的增產潛力·土壤普查鑑定工作匯報會文件選輯,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123—127.

28 馬溶之.江蘇省土壤普查工作情況.土壤,1959,(5):10.

29 馬溶之.關於我國土壤分類問題的商榷.土壤學報,1959,7(3—4):115—123.

30 馬溶之.農業土壤的發生學分類原則和系統.中國農業土壤論文集,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70—75.

31 馬溶之.中國山地土壤的地理分布規律.土壤學報,1965,13(1):1—7.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