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國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達加斯加國旗

中文名稱:馬達加斯加國旗

外文名稱:英語:Flag of Madagascar

         法语:Drapeau de madagascar

所屬國家:馬達加斯加共和國

產生:

長寬之比:3:2

正式形成時間:1958年10月14日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國旗,旗面呈長方形。旗面由白、紅、綠三色組成。左側為白色豎長方形,右側為上紅、下綠兩個平行相等的長方形。[1]

國旗含義

馬達加斯加國旗 採用於1958年10月14日 ,是一面由白色直條和綠紅兩色橫條的旗幟。白紅兩色是梅里納人的象徵,而綠色象徵了在獨立過程起了重要作用的農民。白色象徵純潔紅色象徵主權綠色象徵希望[2]

國徽

馬達加斯加國徽呈圓形,圓面中間是馬達加斯加國土輪廓,上部為旅人蕉(國樹)枝葉,下部為稻田圖案 和水牛頭。圓周上方的文字為當地語——馬爾加什語的「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下方為棕櫚枝葉。底部寫着民族格言「祖國、自由、正義」。

國樹

旅人蕉

國石

孔雀石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簡介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英語:The Republic of Madagascar;法語LaRépublique de Madagascar)

簡稱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國名釋義為「馬爾加什人的國家」;別稱有「牛的王國」、「華尼拉故鄉」。

馬達加斯加是非洲島國,位於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全島由火山岩構成。作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旅遊資源豐富,上世紀90年代以來,該國政府將旅遊業列為重點發展行業,鼓勵外商向旅遊業投資。居民中98%是馬達加斯加族人。

馬達加斯加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國民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80%以上,工業基礎非常薄弱。

歷史沿革

公元1—10世紀,印度尼西亞人和阿拉伯人陸續遷入移居馬達加斯加島,並同當地人通婚,形成馬爾加什人。

14世紀在中部和東南沿海出現了國家組織。

16世紀,麥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麥利那王國。

1794年發展成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3]

19世紀初拉達馬一世統一全島,建立了馬達加斯加王國。

1862年拉達馬二世同法國簽訂所謂友好通商條約,批准設立「馬達加斯加地產、工業和商業公司」,把自然資源的開發交給了以朗貝爾為首的法國資本家。

1863年5月9日馬達加斯加人民發動起義,包圍王宮,要求廢除不平等條約。5月12日國王被勒死,王后臘佐赫里納繼承王位,宣布廢除同法國締結的條約。

1864年賴尼來亞里沃尼擔任馬達加斯加首相,成為實際的統治者。他利用英法爭奪馬達加斯加的矛盾,於1865年同英國簽訂貿易協定,企圖以此抵消法國的勢力。

1868年又同法國達成了一個新協定,法國聲稱「永久地」承認馬達加斯加的獨立。賴尼來亞里沃尼政府利用這一喘息時機,加緊進行內政改革。他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在中央設立外交、國防、財政、內政、教育各部,取締債務奴隸制,禁止從事「奴隸貿易」。

19世紀80年代,法國殖民者再次準備吞併馬達加斯加。法國藉口僑民遺產繼承問題,要求對該島西北部薩卡拉瓦人實行保護,這種無理要求被賴尼來亞里沃尼政府堅決拒絕。

1883年法軍炮轟馬任加港,並在塔馬塔夫港登陸。馬達加斯加人民奮起抗戰,多次打敗了侵略者,戰爭持續了兩年多。

1885年法馬兩國簽訂和約,法國再一次承認馬達加斯加的獨立和主權,但外交事務由法國統監領導,法國人有權在馬達加斯加長期租借土地。事實上,馬達加斯加變成了法國的保護國。

1896年馬達加斯加淪為法國殖民地。

1947年3月29日,馬達加斯加人民舉行大規模武裝起義,反對法國對馬達加斯加長達50多年的殖民統治,許多人在起義中犧牲。

1958年馬達加斯加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 年6月26日宣布獨立,成立馬達加斯加共和國。

1975年12月21日改國名為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

1991年政局劇烈動盪。

1992年8月,全國公民投票通過第三共和國新憲法,恢復原國名。

區域位置

馬達加斯加共和國位於南半球非洲大陸的東南部,印度洋西南面的馬達加斯加島上,為世界第四大島,習慣稱為「大島」。南回歸線穿過該島南部,全島大部分地區位於南回歸線以北的熱帶地區,隔莫桑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在莫桑比克海峽最窄處,該國與非洲相距只有400公里。在馬達加斯加周圍,分布有科摩羅群島和塞舌爾群島,毛里求斯島和留尼汪島以及屬於本國領土的大小島嶼,其中有西北部的諾西貝島(Nosy-be)和東部的聖馬里島(Saint-Marie)。

地形地貌

馬達加斯加島的地形共分五種:1、中部為海拔1000-2000米的中央高原地區,錯落分布着平原、山丘、群山和盆地;2、東部為寬度25-100公里起伏不平的山坡地形;3、西部為平原和高原地區,地形起伏較緩;4、南部主要是平原,地形較為平緩;5、北部以盆地為主,地形複雜,系火山及喀斯特地貌,察臘塔納山海拔2876米,為全國最高峰。

氣候特徵

馬達加斯加地形獨特,各地氣候差異較大。東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年降水量達2000-380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4℃;中部高原屬於熱帶高原氣候,氣候溫和,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18℃;西部處在背風一側,降水較少,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為600-100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6.6℃;南部地區屬於半乾旱氣候,年降水量低於60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25.4℃。受季風的影響,全島4-10月為旱季,11月-次年3月為雨季。首都塔那那利佛海拔約1200米,年平均氣溫18°C。

自然資源

馬達加斯加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石墨儲量占非洲首位,除此之外還有雲母、鈾、鉛、寶石、金、銀、銅、鎳、鋁礬土、鉻、煤等。

河流湍急,水力發電潛力很大。2013年,森林面積1470萬公頃。糧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給。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丁香、劍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

民俗

在馬達加斯加,人們對牛有着一種特殊的,近乎狂熱的崇拜,牛為財富的標誌,牛頭為國家的象徵,牛像孩子一樣要接受洗禮,一個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強迫牛去幹活。在馬達加斯加,平均兩個人擁有一頭牛。葬禮鋪張,每隔四年掘開祖墳,舉行隆重的翻屍換衣儀式。元旦時,人們互贈雞尾,以示祝福。馬達加斯加人的房屋與非洲大陸的房屋迥然不同,卻與東南亞各族人民的房屋極其相似。現代城市的建築在許多方面繼承了傳統的建築形式,地基很高,房頂又高又尖。馬達加斯加的絕大多數部族都以農業為生,大米是主要食糧,煮好米飯一般就着用蔬菜、魚、羊、家禽或野禽肉塊做的鹵吃,而且還撒許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們還喜歡吃白薯和木薯,愛喝酸奶。

馬達加斯加人尊重老人,在許多社會機構中,管理人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認為,人的年紀越大,涉世就越深,就越有智慧。人們對外國朋友十分友好,見面流行握手禮。在馬達加斯加的馬路上,如果汽車與牛群相遇,汽車必須讓道於牛群。「不得無故傷害牛」是該國人人都遵守的信條。

翻屍節

這是馬達加斯加人特有的一種表示對已故者的懷念和尊重的風俗。其「翻屍」顧名思義,就是將死者的屍體從墓穴中挖出來,給屍體翻翻身的意思。這樣的做法聽起來頗覺得難以理解甚至有點殘忍。因為這大大違背了我們所信奉的「入土為安」的準則。實則不然,翻屍正是馬達加斯加人表達對死者敬意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因為,把屍體重新取出,可以讓生者再有一次直接祭拜死者的機會,二是馬達加斯加人認為死者在陰冷黑暗的地下埋了若干年,也應該挖出來透透氣,曬曬太陽。

翻屍節的舉行一般會是在死者入土後的幾年後進行,出於衛生的需要,會選擇在旱季,而具體的日期會有族裡的風水先生來選定。翻屍儀式舉行的時候,屍體會被小心翼翼的取出並用麻布包好,然後在眾人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遊行。期間,男男女女都會又唱又跳,越是熱鬧越顯得對死者的尊重,最後再回到墓地(有時也會換一塊新的墓地),換上新的裹屍布。下葬時,根據風俗,還需將屍體反覆翻轉7次,才最後封土。總之,「翻屍」儀式的重視和排場程度與其當年下葬無有不及。

行割禮

同一些非洲國家類似,也是馬達加斯加當地人生活當中一項重要的風俗和傳統就是割禮。

在馬達加斯加當地人的傳統觀念中,男孩出生後不久都需要進行割包皮手術,只有這樣,這些男孩日後才會有男子漢氣概。所以,每年的6月到9月,也就是旱季期間,大人們會把這段時間出生或者是還沒割包皮的男嬰都集中在一起,來進行割包皮的儀式。這樣的儀式因為具備相當重要的意義,所以也是熱鬧非常,人們載歌載舞來慶祝,規模大的時候,甚至會有幾千人來參加。

同中國的關係

中馬1972年11月6日建交以來建交以來,中馬經貿關係和經濟技術合作進展順利。兩國簽有相互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貿易協定等,並設立了經濟貿易混合委員會。中國自1972年起開始向馬提供援助,為馬援建了木倫達瓦糖廠、製藥廠、昂-瓦公路、塔那那利佛體育館、國際會議中心、學校等項目。中馬互利合作始於1985年。2011年,中馬貿易額為6.07億美元,同比增長23.6%,其中中方出口5.04億美元,進口1.03億美元。據馬海關統計,當年我為馬第一大進口來源國,約占馬市場份額的14.1%。2012年,中馬貿易額為6.57億美元,同比增長8.3%,其中中方出口5.43億美元,進口1.15億美元。我主要出口紡織品、服裝、機電產品等,進口鉻礦砂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