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鈴薯環腐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鈴薯環腐病

馬鈴薯環腐病
原圖鏈接

馬鈴薯環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通常發生在冷涼地區,病原菌在*壤中不能長期存活,通常是在種塊中存活,傳播途徑就是通過切刀或者包裝袋傳染,也可以通過蚜蟲等其他昆蟲刺吸葉片汁液時傳播。

馬鈴薯環腐病屬於維管束類病害,一般的侵染都在馬鈴薯生育期的後期,在環境合適的條件下病原菌先行在帶病種塊上快速繁殖,然後經過通過養分和水分向上運輸過程中逐步在維管束和枝葉上繁殖蔓延,最後侵染根部和新薯塊。

馬鈴薯感染了環腐病以後,頂部的葉片開始有發病表現,出現萎蔫,白天溫度高的時候葉片下垂,早晚恢復正常。後期嚴重的時候完全枯死。重病的馬鈴薯植株葉片短小,不能生長發育。個別品種在發病期葉片有斑枯,然後向上蔓延,最後枯死。拔起發病的植株,發病輕的薯塊外表正常,嚴重的薯塊自臍部開始凹陷,有膿狀物流出。切開薯塊,可以看到在薯塊外圍表皮下有一圈一圈的發黃壞死組織,嚴重的有黃色膿狀粘稠菌液。橫切或縱切莖稈,可以看到壞死的維管束[1]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馬鈴薯環腐病

外文名:Potato ring rot

馬鈴薯環腐病特徵
原圖鏈接

別 名:輪腐病

危害作物:馬鈴薯

為害部位:維管束

病原體:環腐棒狀桿菌

病原特徵

病原為密執安棒形菌環腐亞種(學名: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 sepedonicum (Spieckermann & Kotthoff)Davi6,Gillaspie,Vidaver and Harris;異名:Corynebacterium sepedonicum(Spieck.& Kotthoff)Skap-tason & Burkholder),稱密執安棒桿菌馬鈴薯環腐致病變種或稱環腐棒狀桿菌。屬原核生物界厚壁菌門Clavibacter屬細菌。菌體短杆狀,有的近圓球形或棒狀,大小0.4~0.6微米×0.8~1.2微米;無鞭毛,不能遊動;無芽孢和莢膜,好氣性,呼吸型代謝;革蘭氏染色陽性。生長溫度範圍1~33℃,適溫20~23℃,致死溫度為56℃,生長最適pH7.0~8.4。在液體培養液中,有時成雙或四個連生;在營養瓊脂上菌落圓形,白色,表面光滑,薄而半透明,有光澤;在PDA及牛肉汁蛋白腖培養基上,生長緩慢,5~7天才長成針頭大小的菌落;若以新鮮培養物製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相連的呈「V」形、「L」型、「Y」形菌體;在酵母蛋白腖葡萄糖培養基上生長較快。

病菌不還原硝酸鹽,也不產生吲哚、氨和硫化氫,可利用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糊精、阿拉伯糖、木糖、甘露醇、甘油、甜醇等,但不能利用鼠李糖,澱粉水解少。DNA中G+C含量為67~78%。馬鈴薯環腐病菌的寄主專化性較強,自然條件下只侵染馬鈴薯,人工接種可侵染30餘種茄科植物;侵染番茄和茄子可產生萎蔫症狀,但不能交互侵染,茄苗對馬鈴薯環腐病菌侵染敏感,接種後7~12天即表現症狀,可作為鑑別寄主。

為害症狀

(1)苗期:苗期發病,病珠生長停滯,植株矮小,分枝減少,地上部分萎蔫,葉片變小,產生褐色斑駁,皺縮,葉緣焦枯上卷,綠色部分較健株顏色深。嚴重時可導致死苗。

(2)成株期:開花後發病植株病葉自下往上由葉尖、葉緣向中心發展,葉片初呈水浸狀,後變灰綠色,枯黃死亡,但枯葉不脫落。病株莖稈綠色,剖視莖稈 維管束變黃褐色,用手擠壓可出現乳黃色菌濃。病薯縮小,皮色稍暗。新收穫的馬鈴薯症狀不明顯,經過一段時間的貯藏後,薯塊表皮粗糙,尾部紅褐色,芽眼部位出現紅色小點。切開薯塊觀察,維管束變為淡黃色,用手擠壓有乳黃色菌濃流出,特別是在播種前切塊時,更加明顯。[2]

病原物

(1)形態:菌菌體短稈狀,不形成莢膜和芽孢,好氣性細菌,無鞭毛,不能遊動,革蘭氏染色陽性。

(2)特性:該菌生長溫度4~32℃,生長最適溫度為20~25℃,在溫度55℃條件下經10分鐘致死,生長最適pH值為7.0~8.4。環腐病菌有生理分化現象。

馬鈴薯環腐病發病過程

帶病種薯是主要侵染源,若用病株所結的薯塊做種薯,以後就會發病,病菌還可以從傷口侵入,健薯受到損傷後,遇到病菌即可感染。此外,切過病薯的刀也能傳病。

帶菌的薯塊或病薯播後萌發時,種薯內的細菌隨養分和水分的流動沿維管束向上進入新芽,後進入莖和葉內,最後進入新生薯塊,成為次年的初侵染源。[3]

危害

國內檢疫對象。發生較普遍,是造成馬鈴薯爛種、死苗、爛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造成減產10%~20%,嚴重田塊達50%~60%。

分布範圍

馬鈴薯環腐病最早於20世紀初發現於德國,在歐洲的一些馬鈴薯生產國、北美的各國以及南美和亞洲的部分國家都有發生,可以說是一種世界性病害。在中國,此病於50年代最先於黑龍江發現。隨着種薯的調運和育種材料的交換,病區不斷擴大。60年代還僅在青海、北京等少數地區發生,到70年代以後逐漸傳播到其他省(市、自治區),此病害已遍及各馬鈴薯產區。馬鈴薯環腐病在中國為害的最猖獗時期是70年代中前期。以內蒙古為例,1972年對全區22個旗縣普查結果表明,各旗、縣普遍發生比病,病株率一般為20%,嚴重發的地塊減產達60%以上。

流行規律

影響馬鈴薯環腐病流行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時間很短,在土壤中殘留的病薯或病殘體內可存活很長時間,甚至可以越冬。但是第二年或下一季在擴大其再侵染方面的作用不大。收穫期是此病的重要傳播時期,病薯和健薯可以接觸傳染。在收穫、運輸和入窖過程中有很多傳染機會。影響馬鈴薯環腐病流行的主要環境因素是溫度。病害發展最適土壤溫度為19~23℃,超過31℃病害發展受到抑制,低於16℃症狀出現推遲。一般來說,溫暖乾燥的天氣有利病害發展。儲藏期溫度對病害也有影響。在溫度20℃上下儲藏比低溫1~3℃儲藏發病率高得多。播種早,發病重,收穫早則病薯率低。病害的輕重還取決於生育期的長短。夏播和二季作一般病輕。病薯率的高低因品種抗性不同而異。抗病品種病薯率很低。

防治方法

(l)選用抗病品種,新克l號、荷蘭7號荷蘭l5號等品種馬鈴薯。

(2)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用無病種薯,採用整薯播種。

(3)種薯可用多抗黴素l00-200毫克/千克溶液消毒。

(4)控制發病中心,及時撥出病株,清除病薯,帶出田外銷毀。

藥劑防治

在發病初期用硫酸鏈黴素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一500倍液、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 -0.5L ,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4]


相關視頻

4.3馬鈴薯環腐病

種植馬鈴薯,要注意這3個點,否則病害很難防,尤其是種植大戶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