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集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集鎮地處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西部,渦陽、蒙城、利辛三縣交界處,居全國養牛金三角中心位置。北靠307省道,南臨蒙太路,西連徐阜線和大京九,交通十分便利。馬集鎮是由原馬集、田橋兩鎮合併成立的,全鎮轄13個行政村、177個自然莊、324個村民組。2017年,馬集鎮行政區域面積10340公頃,常住人口74683人。 [1]

中文名稱: 馬集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安徽省亳州市

地理位置: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西部

面 積: 10340公頃

人 口: 74683人(2017年)

機 場: 亳州機場

火車站: 亳州火車站

車牌代碼: 皖S

歷史文化

滄海橫流,歷史巨變,為馬集留下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鶴雞庵廟會、武忠祠、馬公府成為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嘉靖年間的《壽州志》的記載開始,在鎮南七里的鶴雞庵廟前,每年農曆二月十九都隆重的舉行熱鬧的廟會。過去,在廟會上還演繹了馬玉昆結義葛老雅,捻軍斗官軍的傳奇故事。馬集鎮國泰民安,沒有了過去那中驚心動魄的傳說,但特有的鄉風民俗依然吸引着四面八方的農民、商家、藝人、遊客。會上人們比肩接踵,為的就是到文藝大棚看民間絕活,到街市上選購所需的商品,到小攤前品嘗清淡的民間小吃,到庵內金霄、玉霄、瓊霄這三位「神仙奶奶」像前燒香祈福。被列入蒙城縣重點保護文化單位的「忠心祠」、「馬公府」,布局整齊,結構嚴謹,雕樑畫棟。百年的風蝕塵掩也遮不住其精美豪華,更遮不住其主人風雲變幻的一生。在朝鮮的抗日戰場上,在抵抗八國聯軍入京的戰場上,在掩護慈禧和光緒皇帝逃亡的路上,直隸總督馬玉昆矯健的身影,永遠沉浸在了被歲月打磨光華的「忠武祠」中了。

科教文衛

馬集鎮有中學3所,小學21所,幼兒園1所,全鎮青少年入學率達到98.98%,達到了國家規定的要求。全鎮中小學基礎設施較好,教學水平在蒙城縣鄉鎮中處於前列。2007年全鎮抓住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的有關有利政策,大力提升全鎮教育工作水平,進一步加大危改力度,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加大對教師培訓力度,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入學率。全鎮有鄉鎮衛生院2個,能夠開展正常的衛生,防疫工作。醫院醫療設備配套完善,醫療水平較高。其中衛生院在醫院規模、醫療設備、醫務水平、醫風醫德等方面均處於蒙城縣鄉鎮衛生院前列,接診能力輻射到方圓1.5公里,近15萬人受益。

城鎮建設

馬集鎮黨委、政府結合該鎮的實際情況,並委託了安徽建苑城市規劃研究院的專家制定了馬集鎮鎮村發展總體規劃。一是科學提高城鎮化水平。依靠政策支持,利用市場規律,引導群眾熱情,出台科學合理的措施,將城鎮化水平由7.23%在2010年提高到27.6%,在2020年提高到48.1%。二是確立鎮區、中心村、基礎村三級結構。第一級,以鎮區為基礎,建立以個遠期人口規模為2.3萬人的鎮區。鎮區作為鎮黨政機關的所在地,統領全鎮各項事業的發展。第二級,以13個行政村為基礎,建立一個每村遠期人口規模為500-1000人的中心村。中心村作為各村村委所在地,居民聚居區發展工業、服務業。第三級,以自然村為基礎,建立一個每村遠期人口規模為300人左右的基礎村,進行農業和家庭副業生產活動。三是確立「一心、兩核、三區、四帶」的空間網絡格局。一心,即中心鎮區——馬集;兩核,即田橋和閆集;三區主要包括東北經、中部、西南經濟區;四帶即一帶指307省道,二帶是馬集鎮區到307省道,三帶指田橋到閆集公路,四指閆集到馬集鎮區公路。馬集鎮是在2001年4月蒙城縣區位調整後鄉鎮之中,新的鎮黨委、政府成立後,把改變全鎮落後的交通狀況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決心改變馬集相對「偏遠」的環境。自2006年4月起,黨委政府積極爭取蒙城縣交通部門的支持,對田橋到馬集路段,毀壞嚴重的1.5公里柏油路重新修建,並對307線到馬集的9公里柏油路進行了修補,使進出馬集的主要道路恢復了正常的運輸功能,為群眾辦了一件大實事。2006年8月起,黨委、政府積極爭取村村通工程項目35公里,一期13個村完成配套資金200萬元,使「村村通」工程順利啟動,全鎮已經建成標準水泥路8公里。為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方便。進入2007年,黨委、政府把道路交通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對待。對此項工作分三步實施:一是首先爭取交通局支持,完成田橋到馬集9公里柏油路整修工程;二是完成馬集鎮區內現有的「三縱四橫」總計3.7公里的街道整修工程,在此項工程中,鎮投入資金不少於50萬元。此項目規劃後已經完成,並在鎮十二屆人代會上通過;三是修建馬集到窪窩總長約6公里柏油路。屆時,馬集北距307線9公里,南到蒙太公路5.5公里,馬集到縣城將由原來34公里(馬集——田橋——蒙城)縮短為23公里(馬集——窪窩——蒙城),大大加強了與縣城及周遍鄉鎮的聯繫,徹底改變交通落後的狀況,初步構建了馬集鎮處於渦、蒙、利三縣交界中心的位置優勢。

經濟發展

馬集鎮黨政一班人團結帶領全鎮廣大幹群,奮力進取,乘勢而上,使馬集的經濟布局日趨合理,總量快速增大。農業結構優化,產值連創新高。農業發展走的特色之道,集約化之路,科學種、養殖之路,使馬集歷來具有經濟優勢,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強勢。特色產品「牛群巨蔥」、「佳豐牌」馬鈴薯、黑皮冬瓜,被省無公害農產品領認證為「安徽省無公害產口」,銷路大大拓展。在集約化,產業化的發展思路的引導下,鎮常年種植「牛群巨蔥」100公頃左右,銷量1萬餘噸,常年種植「佳豐牌」馬鈴薯、200公頃,總產量5000噸;每年種植黑皮冬瓜100公頃,年產量度5000噸,以薛湖、奶廟等村為中心建立的萬畝小麥高公關示範基地,使統的小麥種植收益大增。工業發展長方式好,效益增快,一批有市場,有發展前途的企業,逐步將以量取勝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以質量取勝,以品牌取勝,工業產業鏈進一步完善,特別是本鎮的主導產業木材加工業,檔次上升質量加強的新產品暢銷山東、河南等省,勞務輸出有序,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每年全鎮有4萬人次到廣東、浙江、上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務工,給馬集帶來大量資金、技術和項目,為馬集鎮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運輸、飲食、信息等行業,發展迅速。全鎮貨運、客運、農田車輛1000餘部,建成馬集、閆集、田橋牌個特色市場、商貿網點頭300餘個,繁榮了農業經濟,加快了全面建立小康社會的步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