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馬齒莧的故事(賀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馬齒莧的故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馬齒莧的故事》中國當代作家賀茹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馬齒莧的故事

我家的院子裡,不知從哪一年開始長滿了馬齒莧,從春到夏,綠瑩瑩的一片。七十多歲的老父親在電話那頭,每一次都絮叨:「你不是愛吃馬齒莧嗎?再不回來菜就老了!」

其實每周都會休息,只是覺得疲憊,工作還是那些工作,家務還是那些家務,一直在做,一直沒做完,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了。

前幾日,做好父親愛吃的粉蒸肉和醬肘子, 終於回家了,天很藍,雲一朵一朵的,很久沒有抬頭看天了,我們終日忙碌,忽略了身邊的太多太多。

家裡還是老樣子。小黃狗看見我依然是活蹦亂跳搖頭擺尾的。大陶缸里的荷花已經開過了,有嫩嫩的小蓮蓬和碩大的荷葉。牆角的薄荷依舊是鬱鬱蔥蔥的,差不多七八年了,從幾株長成了一大片。架上的黃瓜有幾個長大了,我順手摘了一個就咬了一口,「洗了麼?一天啥都吃!」父親一如繼往的大嗓門。

地上確實很多馬齒莧,馬牙般的對生小葉,四片一簇,從紫紅色肥嫩的莖幹上伸出來,翠綠光亮。它們,曾經是我童年最熟悉的豬草和野菜。

古書中這麼描述馬齒莧的:「馬齒莧,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把五行都占全了的小草,它的能耐自然是不可小覷的。傳統醫學認為,馬齒莧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

馬齒莧有多種做法,涼拌、炒食、烙餅、製成乾菜。將馬齒莧焯水熟透,簡單涼拌或炒食,就是一道非常開胃解膩的小菜。它的酸爽味道能刺激味蕾分泌津液,增強食慾,還能解油膩。有時候吃不完,還能做成乾菜,能儲存一年不壞。到冬天的時候,拿出一點兒,用熱水泡開,搭配豬肉炒食或做包子餡,都是非常難得的美味。

我的家鄉,有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做法。把新鮮的馬齒莧洗淨、控干、剁碎,加入鹼面中和酸味,倒入少量麵粉揉搓均勻,攤平成餅狀,在蒸屜上蒸熟,切片,俗稱「菜饃」,佐以辣椒蒜汁,再加一碗麥仁稀飯,夏日的一頓晚飯就相當愜意了。

來咸陽二十多年了,我還是最喜歡的這種做法,吃起來爽滑可口,而家裡的兩位是不吃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也許不是最好吃的,但卻是滋養我長大、最適合我脾胃的。世上美食無數,某個時間,我會突然想念家鄉某種食物,並不是特別美味,就只是想吃而已,比如酸酸的擺湯麵、筋道的米皮,還有外地人很少吃的辣子疙瘩,它們,正如這普普通通的馬齒莧菜饃,突然會觸動我的某根神經。[1]

作者簡介

賀茹,一個帶着煙火氣的中年媽媽,平凡且簡單,喜歡生活里不期而遇的溫暖與感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