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馬齒莧,中藥名。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性味
酸,寒。
歸經
歸肝、大腸經[1]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痢。
主治
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9~15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入藥部位
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乾燥地上部分。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段,乾燥。
本品呈不規則的段。莖圓柱形,表面黃褐色,有明顯縱溝紋。葉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倒卵形,先端鈍平或微缺,全緣。蒴果圓錐形,內含多數細小種子。氣微,味微酸。
產地
分布於全國各地
相關配伍《本草經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方中不得與鱉甲同入。
使用注意
脾胃虛寒者慎用。
不宜與甲魚同食,否則會導致消化不良、食物中毒等症。
孕婦忌用。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平臥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長10-15厘米淡綠色或帶暗紅色。莖紫紅色,葉互生,有時近對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1-3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
花無梗,直徑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端,午時盛開;苞片2-6,葉狀,膜質,近輪生;萼片2,對生,綠色,盔形,左右壓扁,長約4毫米,頂端急尖,背部具龍骨狀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稀4,黃色,倒卵形,長3-5毫米,頂端微凹,基部合生;雄蕊通常8,或更多,長約12毫米,花葯黃色;子房無毛,花柱比雄蕊稍長,柱頭4-6裂,線形。 蒴果卵球形,長約5毫米,蓋裂;種子細小,多數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澤,直徑不及1毫米,具小疣狀凸起。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長習性
馬齒莧性喜高濕,耐旱、耐澇,具向陽性,適宜在各種田地和坡地栽培,以中性和弱酸性土壤較好。其發芽溫度為18℃,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當溫度超過20℃時,可分期播種,陸續上市。保護地栽培可進行周年生產。
繁殖方法
種子: 馬齒莧進行種子繁殖所用種子都是頭年從野外採集或栽培時留的種。其種子籽粒極小,整地一定要精細,播後保持土壤濕潤,7-10天即可出苗。
扦插: 扦插枝條從當年播種苗或野生苗上採集,從發枝多、長勢旺的強壯植株上採集為好,每段要留有3-5個節。扦插前精細整土;結合整地施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扦插密度(株行距)3厘米×5厘米,插穗入士深度3厘米左右,插後保持一定的濕度和適當的蔭蔽,一周後即可成活。
營養: 馬齒莧含有豐富的二羥乙胺、蘋果酸、葡萄糖、鈣、磷、鐵以及維生素E、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C等營養物質。馬齒莧在營養上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它的ω—3脂肪酸含量高於任何植物。ω—3脂肪酸能抑制人體對膽固酸的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改善血管壁彈性,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很有利。
食用: 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柔軟的莖可像菠菜一樣烹製。不過如果對它強烈的味道不太習慣的話,就不要用太多。馬齒莧莖頂部的葉子很柔軟,可以像豆瓣菜一樣烹食,可用來做湯或用於做沙司、蛋黃醬和燉菜。馬齒莧和碎蘿蔔或馬鈴薯泥一起做,也可以和洋蔥或番茄一起烹飪,其莖和葉可用醋醃泡食用。
藥用: [藏藥]燦格日:全草治赤白痢疾,赤白帶下,腸炎:外用治丹毒,癰癤腫毒,蟲蛇咬傷《藏本草》。馬齒莧:全草主治赤白痢疾,赤白帶下,腸炎,淋病:外用治疔瘡丹毒《中國藏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