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馱娘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馱娘江珠江水系西江幹流黔江段支流鬱江的源頭河段名稱。起於鬱江源頭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聽弄村大沖腦包山北麓,止於富寧縣剝隘鎮與那馬河和普廳河匯流處。(一說止于田林縣八渡鄉西洋江口)。下游的鬱江河段稱「右江」。馱娘江流經雲南省廣南縣、富寧縣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西林縣。全長180公里,主要支流有冷平河、西洋江等。流域面積11600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0.9億立方米。馱娘江流經山區,河床窄,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舊時為滇桂黃金水道。沿河建有土黃、火亮山、那維、那賓等攔河壩,引水發電。馱娘江在西漢與支流西洋江合稱文象水,清稱同舍河、馱陽江等,後改稱馱娘江,「馱娘」之名,傳說是北宋儂智高在百洋一帶背着母親過江而得名。 [1]

中文名:馱娘江

舊 稱:明稱文象水,清稱同舍河、馱陽江

起止點:雲南廣南蓮城鎮-富寧剝隘鎮

全 長:180公里

流域面積:11600 km²

年平均徑流量:40.9億立方米

主要支流:有冷平河、西洋江等

流經地區:廣南、西林、田林、富寧

幹流概況

馱娘江,西漢稱文象水,清稱同舍河、馱陽江等,是珠江水系西江幹流黔江段支流鬱江的上遊河段。 據傳:古時大早之年,一青年背着娘下山找水歷盡千辛萬苦,到江邊時背上老娘已渴死,青年隨之跳河自盡,故名馱娘江。

馱娘江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雲南省邊界,發源於雲南省廣南縣蓮城鎮西北的聽弄村。源頭稱達良河,流向東北至廣西境,始稱馱娘江,經西林縣城,轉折流向東南,經田林縣八渡鄉向南流入雲南省,止於富寧縣剝隘鎮。(一說止于田林縣八渡鄉西洋江口)全長180公里。其下游為鬱江右江段,也稱右江的河源段,屬西江流域。主要支流有冷平河、西洋江等。流域面積11600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40.9億立方米。

在廣南縣,出源頭後稱達良河。流經蓮城鎮、底圩鄉、壩美鎮,由底先村出省境,入廣西西林縣。

在西林縣,在土黃村平那屯入境,後折向東南方向,貫穿縣境腹地,流經土黃、平用、八達、普合、大河、頂蚌、那勞、那賓、洞堅等村,於縣境那勞鄉南弄屯附近出境。流經縣境河段122.5公里,河面寬60~70米,一般河水漲幅3米,最大晝夜洪水漲率2米,降率1.5米。出境處的控制集雨面積3475平方公里,其中縣內集雨面積2135平方公里,一般洪水流量714立方米/秒,枯水流量2立方米/秒,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秒。

在田林縣境,接西林縣的平那村南弄屯幹流入境,至定安,攔河建有定安水輪泵站,往東南流,至福達鄉那拉村,又攔河建有那拉水電站。流至福達村,又攔河建有渭的水輪泵站(後改建為福達水電站)。再往東南流,經八渡瑤族鄉納西洋江、弄瓦瑤族鄉、洞弄等鄉,入剝隘河。在縣境河長91.4公里,流域面積1158平方公里。

在富寧縣境,經剝隘鎮先後匯入那馬河、谷拉河(普廳河),進入剝隘河。

水文特徵

田林縣沿岸設有定安、瓦村兩個水文站。水文記錄記錄顯示:馱娘江多年平均流量135.7立方米每秒,平均徑流量3.378億立方米,天然落差556米。河流水文季節和年際變化較大,豐水期最大流量達4270立方米每秒(1968年6月25日),最大含沙量為21.4公斤每立方米,枯水期(1963年3月)最枯流量5.3立方米每秒,洪水位和枯水位相差8.8米。河道曲折多灘,屬沙質河床。

馱娘江流經山區,河床窄,水流急,水力資源豐富。可流放木排。

水利概況

馱娘江西林縣段自然落差 307米,可利用落差181米,水能理論蘊藏量13.55萬千瓦,可開發量12.86 萬千瓦。到20世紀90年代已開發 10.70 萬千瓦。

1962年以後,先後在土黃、火亮山、那維、那賓4處修建攔河壩,引水發電,總裝機容量3250千瓦。7 0年代以後由於水量劇減,尤其到枯水期沿河電站幾乎不能發電,致使全縣供電困難。

馱娘江下游在廣西百色境內建有百色水利樞紐,總庫容為56億立方米,水域面積達135平方公里,於2005年8月下閘蓄水,蓄水後馱娘江江面更加寬闊壯觀,僅在雲南境內的富寧庫區將形成600餘公里岸線及300餘公里深水航道,從富寧港出發,千噸級船舶可直抵南寧、廣州等沿海城市。但以剝隘鎮為中心的區域將淹沒。

富寧縣開發有「馱娘江風景名勝區」,位於雲南省富寧縣323國道線剝隘鎮境內。由馱娘江、歸朝、鳥王山三個片區組成,共有景點35個,景區面積130平方公里。馱娘江屬於國家AA級旅遊區。以其秀、奇、青、幽的特點聞名,茂密的溶洞群以及多處歷史遺址分布其中,景區民族風情濃郁,氣候優越,具有較高的科考和旅遊價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