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度藍變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光度藍變星(LBVs)是大質量恆星的演化過程中,在光譜和光度上都顯示不可預測,有時甚至是劇烈變化的狀態。它們依據大麥哲倫星系最亮的恆星之一,劍魚座S命名,也被稱為劍魚座S型變星。這種變星非常罕見,在變星總表中標示為SDor列出的大約只有20顆,而且其中有一些已經不再被認為是高光度藍變星[1]。
發現和歷史
屬於高光度藍變星的天津增九和海山二,自17世紀以來一直被稱為不可思議的變星,而它們的真實性質直到最近才被完全理解。
在1922年,約翰·查理斯·鄧肯公布在系外星系三角座星系(M33)中探測到三顆變星,即變星1、2和3。之後,愛德溫·哈伯在1926年又對它們進行的多次的探測:標示為M33的A、B和C。然後,1929年加入了在M31中檢測到的變星清單。其中,M33的變星A、B、C和2,以及M31的變星19,在1953年又被哈伯和艾倫·桑德奇進行了詳細的研究。M33的變星1因為太暗但被排除,變星3被歸類為造父變星。儘管它們是那些星系中最明亮而引人注目的恆星,當時也都只被描述為不規則變星。哈伯和桑德奇原始論文中有一個註腳,提到劍魚座S可能是同類型的恆星,但仍強烈的保留。因此,之間的聯繫得等到數十年後才能得到確認。
後來的論文將這五顆變星稱為哈伯-桑德奇變星。在20世紀70年代,M33的變星83和在M31的仙女座AE、仙女座AF(變星19)、變星15、和變星A-1都被加入這份清單中。雖然當時還沒有正式的名稱,但有些作者已經稱它們為高光度藍變星。它們的光譜與海山二比較,有天鵝P譜線輪廓的譜線。在1978年,蘿勃塔·亨弗里斯發表了一份關於 M31 和 M33(不包括變星A)中八顆變星的研究報告,將它們稱為高光度藍變星,並與劍魚座S連結為同一類的變星。在1984年,彼得·孔蒂(Peter Conti)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研討會演講中將劍魚座S、哈伯-桑德奇變星、海山二、天津增九和其它類似的變星以高光度藍變星將它們整合在一起,縮寫即為LBV。他也明確地將沃夫-瑞葉星和其它的高光度藍色星區分出來。
變星通常是以第一顆被發現的成員星來命名,例如盾牌座δ型變星是以盾牌座δ命名。第一顆被確認的高光度藍變星是天鵝座P(天津増九),這一類星的變星應該被稱為天鵝座P型變星。但是變星總表認為這會與發生在其他類型的天鵝P譜線輪廓混淆,所以選擇了劍魚座S(S Doradus)這顆星的首字碼縮寫SDOR做為這一類型變星的標示。在1974年,SDOR這個術語被用來描述天津增九(天鵝座P)、劍魚座S、海山二、和哈伯-桑德奇這一組變星[2]。
視頻
高光度藍變星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揭開高光度藍變星的神秘面紗!科學家用超級計算機建立了三維模型 ,搜狐,2018-09-27
- ↑ 28.恆星核物理基礎(III)、高光度藍變星(LBV) ,優酷,201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