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譜觀測衛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光譜觀測衛星 |
別 名 :高分五號02星 發射時間 :2021年9月7日11時01分 運載火箭 :長征四號丙遙四十運載火箭 |
高光譜觀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1]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中的一顆業務星,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
2021年9月7日11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觀測衛星(高分五號02星)。
2023年4月4日,我國首顆生態環境[2]綜合高光譜觀測業務衛星(高分五號02星)正式投入使用,它此前已經過兩年在軌測試。
衛星簡介
高光譜觀測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2015-2025)》中的一顆業務星,由國家航天局組織實施。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獨特的光譜特徵,是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身份證」。相比於光學成像衛星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高光譜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為一體,探測各類物質的具體成分。
高光譜觀測衛星採用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成熟的SAST3000衛星平台,運行於太陽同步軌道上。衛星共裝載了7台探測儀器,覆蓋了從紫外到長波紅外譜段,融合了成像技術和高光譜探測技術,可實現空間信息、光譜信息和輻射信息的綜合觀測,可以憑藉4000餘個高光譜遙感探測通道,高光譜觀測衛星將實現從幾何形狀、彩色感知到光譜信息的拓展。
歷史沿革
2021年9月7日11時0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遙四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觀測衛星(高分五號02星)。
2023年1月21日,衛星平台系統和載荷完成功能測試,各載荷預處理圖像質量良好,在軌狀態穩定,正式轉入星地一體化測試階段。截至目前,衛星地面系統共接收數據320Tb,生產1級產品數據12256景,後續將按照計劃向用戶推送1級產品數據,同步開展應用系統產品測試。
2023年4月4日,我國首顆生態環境綜合高光譜觀測業務衛星(高分五號02星)正式投入使用,它此前已經過兩年在軌測試。
發射意義
該星將全面提升我國大氣、水體、陸地的高光譜觀測能力,滿足我國在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為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生態環境監測以及環境監管等環境保護主體業務提供國產高光譜數據保障。
2023年3月28日,國家航天局發布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首批成果包括全球臭氧柱濃度監測圖、全球二氧化氮柱濃度監測圖、亮溫監測圖、海冰監測圖、高光譜數據立方體圖等數據圖像,展現了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在溫室氣體探測、內陸水體水質定量遙感監測、地物精細分類、礦產資源調查等方面的重要應用成果。
參考文獻
- ↑ 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要點和政策建議 ,搜狐,2023-04-22
- ↑ 世界環境日 | 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 ,搜狐,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