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松塚古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松塚古墳(たかまつづかこふん)是位在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國營飛鳥歷史公園內)的古墳藤原京期(694年~710年)築造的終末期古墳,直徑23m(下段)及18m(上段)、高5m的二段式圓墳。1972年,發現極彩色的壁畫而受到注目。2009年,復元成本來的形狀,對外公開[1]

概述

重要的考古根據地

奈良飛鳥地區是日本古代六世紀時重要的政治根據地,很多宮殿、城堡都蓋在這裡,可以說是個重要的考古資料。共計有宮殿二十一座、寺院二十七處、古墳二個等。自上世紀七十年代發現這些古蹟以來,如今歷時多年後政府除了把土地收歸國有,並整建河川、公路、車站,建立史料館、國家公園,另外民間如松下幸之助也贊助成立研修社,使得古蹟不但保存完整也發揮了教育功能。

壁畫修復

其中的高松塚古墳,墳頭直徑十八米,高五米,是個規模較小的圓形墳墓,內裡的壁畫 ,因為不能用傳統的方法修整,因此特從意大利請來經驗豐富的技師再加上自己的研究,以合成樹脂來施工保存這壁畫,在古墳內使用了高科技儀器進行管理,使溫度和濕度保持一定水平。並不開放讓遊人參觀,但遊客可在比鄰的壁畫館看復原圖,館內陳列著描繪有星座、藍色的、白色的等色彩鮮豔的復原圖,並有複製的陪葬品等,使遊客能清楚地瞭解高松塚古墳當時的全貌。
飛鳥時代以前的古墳壁畫設色大多單調,構圖簡陋,要進入六世紀中葉後,作為裝飾的古墳壁畫才容光煥發。壁畫儘管稍有退色,但依舊可見鮮豔色彩,畫中的人物與衣著、色彩,與唐朝壁畫幾乎一樣。

熟練描繪技術

看古墳壁畫復原圖,壁畫中的侍女群像,無論面容、體態,還是服飾、持物,均存時代仕女圖風韻,是以男女侍者群像為主的墓室裝飾,同時也自由描繪了日本宮廷的生活,反映出七世紀末八世紀初的日本大陸樣式繪畫風格。 在東西兩側、內壁及頂部繪有男女群像及日月星宿,不僅構圖氣勢宏大,造型、描繪、上色的技術亦稱熟練。

被葬者分類

關於被葬者的身分有諸說,尚未確定,大致上有3大分類。

天武天皇的皇子說
忍壁皇子高市皇子弓削皇子等天武天皇的皇子
臣下說
石上麻呂
朝鮮半島系王族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