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高棉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高棉鄉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州普安縣。位於普安縣東北角,距縣城29公里,東部與晴隆縣茶馬鎮沙子鎮接壤,西面和興中鎮毗鄰、南連江西坡鎮、北抵白沙鄉。國土面積72.2平方公里,鄉境內海拔824--1986米,鄉境內喀斯特地貌特徵明顯,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氣候特徵顯著,高寒、中溫、低熱呈垂直性分布;接320國道線的江灌油路橫貫高棉鄉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1]

鄉鎮介紹

高棉鄉轄6個行政村,77個村民組,4140戶16595人。鄉境內漢、布依、苗、彝、黎等多民族雜居,其中:苗族132人,主要分布在高棉鄉冬瓜村;彝族約1570人,分散分布在高棉鄉嘎壩、朝陽、喜打等村;布依族2420多人,分散居住在高棉鄉嘎壩、棉花、朝陽、喜打、冬瓜村等。[2]

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

因歷史上當地種有棉花而得名。

地理位置

位於東經105°4′~105°10′,北緯25°50′~25°54′。地處縣境中部偏東,東與睛隆縣茶馬鎮毗鄰,南與江西坡鎮相連,西與興中鎮、江西坡鎮接壤,北與白沙鄉相鄰。人民政府駐嘎壩村細寨組,電話區號0859,郵政編碼561513,西距普安縣城28千米。

政區沿革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屬普安縣興仁里。民國3年(1914年)屬普安縣北區,23年為普安縣崇實鄉,35年為五區崇實鄉。1950年1月設為普安縣崇實鄉人民解放委員會,12月為崇實鄉公所;1953年3月設興中區高棉鄉人民政府;1958年9月改為興中區高潮人民公社;1959年1月為興中人民公社高棉管理區;1961年9月改為興中區高棉人民公社;1968年3月改為高棉公社革命委員會;1981年1月為高棉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7月設立興中區高棉鄉人民政府,轄5個村;1992年1月,由高棉鄉、地泗鄉合併組建成高棉鄉,設高棉、地泗2個管理區,轄11個行政村;2007年9月,撤銷設置的2個管理區,原11個村整合為6個村。

政區劃分

2011年末轄嘎壩、冬瓜、地泗、喜打、朝陽、棉花6個村;下設77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71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87人,城鎮化率8.10%。另有流動人口90人。總人口中,男性8940人,占52.22%;女性8181人,占47.78%;18歲以下5506人,占32.16%;18~35歲4861人,占28.39%;35~60歲4960人,占28.97%;60歲以上1794人,占10.4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565人,占73.39%;有苗族、布依族、彝族、黎族等4個民族共4556人,占26.61%;超過1000人的少數民族有布依族、彝族,其中布依族242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3.12%;彝族1570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4.46%。2011年人口出生率11.01‰,人口死亡率5.67‰,人口自然增長率5.34‰。

轄區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千米,總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5人。[3]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高棉鄉境內地勢西高東低。主要山脈五個坡,最高峰五個坡位於北部喜打村與白沙鄉交界處,海拔1986米,最低點棉花電站位於棉花村海拔824米。

水文

境內河流屬北盤江流域,主要河流為地泗河,由西至東流經朝陽村、地泗村、棉花村,全長5千米,流域面積12.2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6立方米/秒。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主要生產石礦。

經濟概況

農業

耕地面積28740畝,人均1.6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5萬畝,林地面積1.58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0.8億元,比上年增加15.3%。

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147噸,人均183.81千克,其中玉米1406噸,水稻566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薄殼核桃、茶葉等。

畜牧業以豬、牛、家禽、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0.8萬頭,年末存欄0.42萬頭;羊飼養量0.2萬隻,年末存欄0.16萬隻;牛飼養量0.32萬頭,年末存欄0.29萬頭;家禽飼養量4.5萬羽,上市家禽2.16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356噸,其中豬肉241噸,牛肉107噸,羊肉5噸,禽蛋3噸;畜牧業總產值0.3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6.25%。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86萬畝,其中經濟林1230畝,林木覆蓋率30.17%。2011年,擁有小型農業機械0.06萬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3045元。

工業

有砂石場1個,年產量2.8萬噸;小水電站3座,裝機容量5260千瓦。2011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00萬元,同比增長18%。

商業貿易

2011年末有商業網點52個,從業人員16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 5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210萬元,比上年增長7.22%。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205.46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9.6萬元。完成營業稅75.9萬元,增值稅4.05萬元。

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700萬元,比上年增長37.03%;各項貸款餘額1850萬元,比上年增長33.09%。[4]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文化站1個,各類文化專業戶2戶,圖書室1個,藏書20000冊。

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彝族跳腳舞,被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兒園(所)1所,在園幼兒35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10所,在校生2286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36%;初中1所,在校生917人,專任教師4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54.%,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主要學校為高棉中學。

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1.3萬元,比上年增長14.4%。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97.6%,比上年增長0.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醫療衛生機構12個(衛生院1個,衛生室11所),專業衛生人員29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3%,衛生廁所普及率28%,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58萬人,參保率96.52%;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0.56歲,其中男性69.34歲,女性71.78歲。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籃球場10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1%。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6戶,安裝地面衛星接收器用戶3986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6.96%。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戶,人數2人,支出0.51萬元,比上年增長32.03%,月人均212.5元,比上年增長5.85%。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23戶,人數4500人,支出398.98萬元,比上年增長67.08%,月人均73.89元,比上年增長5.22%;五保供養對象80人,支出8.8萬元,比上年增長37.5%。農村醫療救助52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5人次,共支出3750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臨時救濟153人次,支出6萬元,比上年增長20%。

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056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8653畝,倒塌房屋2間,直接經濟損失294萬元,救災支出56萬元,比上年增長40%。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7萬元,比上年增長5.76%。[5]

基礎設施

交通運輸

境內有縣鄉公路1條,長18.4千米。2011年客運總量3.2萬人次,貨運總量7.3萬噸。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8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8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0.1萬件,征訂報紙0.8萬份、雜誌0.2萬冊,業務收入1.6萬元。

電信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12門,固定電話用戶81戶,比上年增加16戶,電話普及率1.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戶3218戶,移動電話普及率77.52%;寬帶接入用戶106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06萬元。

能源

境內有電站3座,2011年發電0.09億度。

供稿:普安縣史志辦 田有才 有花方酌酒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被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2021年6月,普安縣高棉鄉機關黨支部被授予"黔西南州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