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砂鎮隸屬於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地處沙縣區中部,東與鄭湖鄉接壤,南與虬江街道為鄰,西南連接南陽鄉,西靠鳳崗街道,西北毗鄰高橋鎮,北接青州鎮,距沙縣城區15千米, 區域總面積160.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高砂鎮戶籍人口為20380人。

宋代,屬新昌鄉洛陽里;1993年,由高砂鄉改為高砂鎮。 截至2020年6月,高砂鎮轄14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高砂村。

截至2019年末,高砂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宋代,屬新昌鄉洛陽里。

元代,屬楊溪團。

明清時,屬五都。

民國四年(1915年),實行區鄉制,屬下南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高砂鄉為第四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聯保為鄉鎮,設高砂鄉。

1972年,從高砂公社分出青州公社。

1984年,由高砂公社改為高砂鄉。

1993年,由高砂鄉改為高砂鎮。

區劃沿革

1997年,高砂鎮轄高砂、椒畔、嶺兜、端溪、上坪、陽溪、樟墩、龍慈、龍江、漁珠、沖厚、小洋、柳源、員砿溪14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轄高砂、椒畔、嶺兜、端溪、上坪、陽溪、樟墩、龍慈、龍江、漁珠、沖厚、小洋、柳源、員墩溪14個行政村,下設122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高砂鎮轄14個行政村:椒畔村、嶺兜村、端溪村陽溪村上坪村、樟墩村、龍慈村、龍江村、漁珠村、沖厚村、小洋村、柳源村、員壋溪村、高砂村,鎮人民政府駐高砂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砂鎮地處沙縣區中部,東與鄭湖鄉接壤,南與虬江街道為鄰,西南連接南陽鄉,西靠鳳崗街道,西北毗鄰高橋鎮,北接青州鎮,距沙縣城區15千米, 區域總面積160.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高砂鎮境內大部分為丘陵,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平均海拔在320米;最高點在柳源村海拔550米,最低點為漁珠村海拔90米。

氣候

高砂鎮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春秋平分,冬長夏短,乾濕明顯;年平均氣溫19.2℃,歷年最低氣溫-7℃,一月份低溫平均9℃,七月份平均氣溫28.5℃;全年無霜期300天。

水文

高砂鎮境內有沙溪3條支流,即高溪、端溪、漁溪。高溪發源於嶺兜村高溪,全長約10千米;端溪發源於小洋村的天盂,全長約7千米;漁溪發源於柳源村的上柳源,全長約12千米。閩江支流沙溪河穿境而過,全長12千米,流域面積約3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高砂鎮主要有洪澇、風災、冰雹等災害;洪澇平均3年一遇,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0年6月18日,當天集中降雨超過5個小時,降雨量達336毫米,歷時降雨71.5毫米,受災面積達1360.1公頃,造成經濟損失2.56億元,引起多處山體滑坡,其中高砂村鎮人民政府後山山體滑坡,造成12人死亡。2009年2月12日中午,端溪村發生森林火災,後蔓延到11個行政村,過火面積133.3多公頃,持續39個小時後被撲滅。

自然資源

高砂鎮主要有砂石礦及林木、毛竹資源。2011年,高砂鎮有耕地16422畝,人均0.9畝;林地1.18萬公頃。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總人口有1868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39人,城鎮化率9.8%;另有流動人口1382人。總人口中男性9888人,占52.9%;女性8799人,占47.1%;18歲以下3742人,占20.0%;18-60歲12406人,占66.4%;60歲以上2539人,占13.6%;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18187人,占98.4%;有畲等少數民族291人,占總人口的1.6%。2011年,高砂鎮人口出生率12.7‰,人口死亡率7.8‰,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6人。

截至2019年末,高砂鎮戶籍人口為20380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高砂鎮財政總收入2935.9萬元,比2010年增長3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4.4萬元,比2010年增長33.2%;人均財政收入1587元,比2010年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10185元。

截至2019年末,高砂鎮有工業企業29個,其中規模以上1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農業

高砂鎮是糧食生產基地。2011年,高砂鎮實現農業總產值31159萬元,比2010年增長5.5%。高砂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2011年,高砂鎮糧食總產8758噸,人均473.4千克,其中水稻6979噸,甘薯1118噸。高砂鎮主要經濟作物有煙葉、蕉芋等。煙葉產量153噸;種植蕉芋54.1公頃,產量376噸;種植蔬菜607.2公頃,產量6668噸,主要品種有包菜、芋子、瓜類。高砂鎮畜牧業以飼養豬、家禽為主。2011年,高砂鎮生豬飼養量2.6萬頭,年末存欄0.71萬頭;家禽飼養量56.96萬羽,上市家禽42.67萬羽。生產肉類1880噸,其中豬肉1305噸,牛肉125噸,羊肉103噸,禽蛋130噸;畜牧業總產值4943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15.9%。2011年,高砂鎮水果種植面積1013.3公頃,產量1.72萬噸,主要品種有柑橘、桃梨、柿。高砂鎮漁業以養殖淡水魚、鰻魚為主。2011年,高砂鎮魚塘養殖面積37.3公頃,水產品總產量328萬噸,漁業總產值1314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2%。

工業

高砂鎮工業以循環經濟、硅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三大產業為主導。2011年,高砂鎮有規模以上企業12家,職工2317人,規模以上企業產值26.2億元;白炭黑年產能達到21萬噸。

金融業

2011年末,高砂鎮有農村信用社等3家金融機構。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各類存款餘額為21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人均儲蓄1.1萬元;各項貸款餘額達14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幼兒園(所)4所,在園幼兒380人,專任教師33人;小學3所(其中中心校1所,完小2所),在校生752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3人,專任教師7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1%,小升初升學率95.2%,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2%。2011年,高砂鎮教育經費達22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50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3.4%、11.7%,預算內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2.5%,比2010年提高1.2個百分點。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336場次,觀眾達23520人次;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農家書屋11個,建築總面積350平方米,藏書20000冊;檔案室1個,建築面積40多平方米。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體育場地11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項目有廣場舞等活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756戶,尚未開通數字電視,電視綜合覆蓋率95%。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衛生院1所;設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2百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3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3人、執業醫師(含助理醫師)0.6人、註冊護士0.3人;完成診療1.4萬人次;14個行政村農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高砂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8戶,人數423人,支出65萬元,比2010年增長26%,月人均128元,比2010年增長23.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0人,支出5.5萬元,與2010年相同;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8人,支出15.8萬元,比2010年增長10.6%;農村醫療救助5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23人次,共支出2.6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28人次,支出3.58萬元,比2010年增長31.1%;民政對象定期救助64.74萬元,比2010年增長40.8%;救災支出702.18萬元,比2010年增長403.1%。[5]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30個,鄉村通郵率100%。固定電話用戶725戶,比2010年減少55戶,電話普及率達到14.3%,比2010年減少7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戶0.89萬戶,比2010年增加445戶,移動電話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5個百分點。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5千米,生產能力500噸/日,年工業用水180萬噸,生活用水18.2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66.7%,年人均生活用水35噸。

供電

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有水電站15座,總裝機容量6140千瓦,年發電量2.2億千瓦時。

交通

高砂鎮有鷹廈鐵路、205國道、沙溪航運樞紐、福銀高速公路過境,205國道境內長12千米,雙向單車道。截至2011年末,高砂鎮村級公路總長208千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