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考移民 | |
---|---|
「高考移民」是中國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現象。由於中國幅員遼闊、考生眾多,且各地區之間教育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實行各省、市、自治區分別進行評卷和劃定高考錄取分數線的政策。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數線的差異及錄取率的高低,通過轉學或遷移戶口等辦法到高考分數線相對較低、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考,這被稱為「高考移民」。大體而言,高考移民的移入地區分為三類,一是京、滬等經濟水平高而高考錄取分數線低的直轄市,二是海南、安徽等經濟水平低且高考錄取分數線也低的東部省份,三是海拔高、經濟和教育水平低而高考錄取分數線更低的西部地區,包括西北和西南省區。 中國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有關高考移民的現象愈演愈烈,教育部、各省招考辦也採取的多種措施遏制高考移民現象的發生,但所起的作用有限。[1]
產生背景
1977年,中國大陸地區恢復了高考制度。由於教育資源的相對短缺,導致「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的現象愈演愈烈。由於中國大陸各省市之間在經濟上發展的不均衡,導致了各地教育質量也參差不齊。因此中國的高考雖然採取了全國統一命題(個別地區一直實行單獨命題,近年這種趨勢有所擴大),但是並未採取統一評分,更重要的,並未在全國規定劃一的招生名額,而是實行省內統一招生政策。這種政策帶來的後果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重點城市的優勢——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在招生名額上占有較大的優勢,例如清華大學多年來在北京地區的招生人數超過了蘇、皖、鄂、川四省的總和。而這四省的人口總數超過了北京地區人口的20倍。由於直轄市在中等教育資源上已占有相對的優勢,加之國家重點大學對於這兩地的招生政策有所傾斜,使得這些地區的學生更容易入讀著名的高等院校。2005年全國高考招生報名人數總計867萬,比去年增加144萬,預計錄取率55%。但北京、天津、海南等地預計錄取率超過70%,而廣西、貴州等地卻只有44%,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南風窗》報道邊遠地區的優勢——出於優惠照顧特區及民族地區的考慮,中等教育資源匱乏的海南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擁有了相對較高的招生名額;另外一些邊遠地區雖然沒有較多的招生名額,但與當地的人口相對比,這些地區的高考錄取率遠遠高於內地人口大省。並且由於這些地區中學教育水平不高,當地考生普遍考分偏低,因此來自中等發達省份的學生便在高考中有了相對優勢,更容易導致純粹的高考移民。
2015年5月27日,一則題為《內蒙古清退1465名「高考移民」部分為黨員幹部子女》的消息被各大網站轉載。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2014年年底以來,內蒙古全區已成功清退1465名「高考移民」。經相關部門核查,相當多的移民家長為河北省的公職人員,許多還是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他們採取非正常手段遷移戶口,通過不正當手段為子女在內蒙古自治區空掛高中學籍,並且偽造本人身份,組織上訪,試圖以人多勢眾向政府施壓,行為十分惡劣。[2]
查處案件
2014年11月6日,中新網烏蘭察布電題:內蒙古一女孩涉嫌「高考移民」無緣高考 狀告教育部門。戶口已經遷入內蒙古自治區,卻不能在當地報名參加2015年的高考,2014年12月22日,數百名考生家長因此頻繁到有關部門反映問題,要求允許孩子高考。而內蒙古有關部門查實,這其中絕大多數考生是在內蒙古「空掛學籍」,屬於需治理的「高考移民」對象。呼和浩特市教育局日前對本市的兩所民辦中學突擊檢查發現,持自治區外身份證號的690名學生中,有590人不在該校實際就讀,其中大多「空掛學籍」。
2019年5月13日,深圳市教育局網站12日晚公布《關於對深圳市富源學校「高考移民」調查處理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指出,深圳市富源學校2019年高考報名考生中,有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弄虛作假獲取廣東省報考資格。[3]
2019年5月,新疆自治區印發《關於做好自治區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新疆將加強對「高考移民」的綜合治理,依法依規防範和打擊違法違規跨省(區、市)獲取高考報名資格的行為。[4]
2019年6月12日,深圳富源學校兩考生被取消北大自主招生資格。[5]
視頻
「高考移民驚現深圳」 令人不安
參考文獻
- ↑ 高考移民現象的政策學審思與對策,原創力文檔
- ↑ 中紀委機關報談「高考移民」事件 豈止是惡劣 ,騰訊新聞
- ↑ 深圳教育局 富源學校32名考生屬"高考移民",人民網
- ↑ 新疆加強「高考移民」綜合治理,人民網
- ↑ 深圳2名考生被取消北大自主招生資格 校方高考移民,網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