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前清英國領事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雄前清英國領事館 |
中文名稱;高雄前清英國領事館 地理位置;高雄 建築風格;英國式 設計者;英國人 |
這座英國式的高雄前清英國領事館建築,,使用尺寸皆為英碼及英呎。四周的外牆有連續的半圓拱,轉角處的栱較小而牆柱較大,是力學上的強固作用。建築物內設壁爐,並有地下室。整體外觀為連續的半圓栱,使得造型非常富有節奏感。領事館的紅磚從廈門運來,工匠聘自大陸,迴廊的圓栱在夕陽下被映照得更顯古意盎然。竹節狀的落水管是清末洋樓的特色,轉角的磚柱為雙柱並立,構造更為穩固。
序言介紹
清咸豐十年﹝一八六O﹞英法聯軍後,簽訂天津條約,中國被迫開放五口通商。至第三年又增開台灣打狗港。英國商人陸續在通商口岸設立洋行,輸出米茶及糖,輸入鴉片。於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在打狗港口哨船頭小丘上設立領事館,處理關稅及商務。[1]
高雄前清英國領事館在西子灣附近的山坡上,是高雄的著名景點。 從中山大學那一側有石階可以上去,另外一側也可以。 打狗領事館是一座紅磚二層建築,很有特色,周圍有平台可以看海,視線很好!
文獻研究
據文獻研究,先前兩年英商天利洋行即已在該地建造一棟洋樓,英國首任駐打狗領事郇和﹝RobertSwinhoe﹞很可能即承租這座洋樓作為領事館。在台灣現存的西洋式近代建築中,打狗的英國領事館年代最古典,約在一八六四年至一八六六年之間,可列為台灣第一號洋樓,在建築史上有其研究之價值。另外,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不平等條約之見證,也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建築特點
領事館的建築形式雖為英國人設計,但工匠系由廈門聘請而來,連材料也都從福建運來,由挑夫一肩肩沿着階梯運上山。領事館四周環繞拱形廊,冬季的陽光照射角度,穿過拱圈正好投射至迴廊門檻,冬暖夏涼。這幢紅磚建築物歷經清代、日據、光復,後來經評定為二級古蹟而予以修復,開放為史跡文物陳列館,展示當年打狗地區的歷史、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與領事館造建沿革等史料,深具歷史意義。
乘車風向標
自高雄火車站前搭1、2、60、88路市公車,至鹽埕圓環轉搭99路,於西子灣下車,循階梯上行可抵,但該班次較少;或搭乘1路市公車,在中山大學站下車,沿哨船街、蓮海路步行20分鐘,亦可抵西子灣。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19號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