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鼻羚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鼻羚羊 |
中文學名: 高鼻羚羊 |
高鼻羚羊(學名:Saiga tatarica):別名賽加羚,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內布滿毛、腺體和粘液管,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以適應高原寒冷環境,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僅雄性具角。
棲息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結成小群生活,有時形成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遷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動。善於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於秋未冬初發情交配。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1]
形態特徵
高鼻羚羊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尾長7.6-10厘米,肩高75-80厘米,體重36-69千克;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僅雄性具角,角長20.3-25.5厘米,淡琥珀色,具明顯的環棱;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內布滿毛、腺體和粘液管;在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的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
雄性具角,長28-37厘米,基部約3/4具環棱,呈琥珀色。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體毛濃密棕黃色,腹部和四肢內側帶白色,冬毛灰白色[1][2]。
棲息環境
鼻羚羊棲息於荒漠或半荒漠草原地區。每年秋季集結成大群,南遷到較暖的山谷草原,次年5月左右再遷回夏季棲息地。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動。有季節性遷移現象,冬季向南移到向陽的溫暖山坡地帶[2]。
生活習性
群居,隨季節性遷移,每年秋季集結成大群,南遷到較暖的山谷草原。春季組成5-6隻至20-30隻的群體,然後又集結成大群,向北遷移至夏季草場,其遷移行程可達250-400公里。這種動物頗善奔跑,奔跑速度極快,時速可達每小時100公里。即使是剛出生5-6天的幼體,奔跑的時速也可達30-35公里。嗅覺、視覺均非常靈敏,既可用嗅覺察知天氣的變化,又可靠視覺見到1公里以外的敵害。
植食性,主要以草類及低矮的灌木為食。取食的植物種類很廣,包括許多有毒或含鹽鹼的種類。極耐渴,在取食青草季節能長期不飲水,只在缺乏青草的乾旱情況下才尋找水源[1][2]。
繁殖方式
高鼻羚羊是一雄多雌婚配製,性比約1︰4 。發情期從11月下旬開始,發情期間,雄性的鼻子膨脹起來,且不進食,雄性間會發生激烈的角斗,死亡率極高。經過5個月妊娠期,4月份為繁殖高峰期,胎仔數1-3仔,一般一胎產下2仔。幼羚1個月後即開始食草,雌性歲末(約8月齡)即可參與繁殖,雄羚次年方成熟 。
高鼻羚羊的繁殖力很強,當年生下的幼羚85%左右都加入繁殖,老羚羊96%參加繁殖。條件好的話,高鼻羚羊的增長率可以達到60%-80%。
分布範圍
分布於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區域性滅絕:中國、摩爾多瓦、波蘭、烏克蘭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已引種回國,在甘肅和新疆半散養,為恢復野外種群進行實驗和研究 。
現存2個亞種中,指名亞種(S. t. tatarica)在一次大戰結束時幾乎滅絕,僅剩不足1000隻,到二次大戰結束時,其種群數量已恢復到9萬隻,到1960年,上升到130萬隻以上,但近十幾年來又大幅度下降過半(萬自明,1995年)。原分布於中國新疆西北部的為蒙古亞種(S. t. mongolica),經多次調查,均認為野外已經絕跡。該亞種在20世紀40、50年代廣布於蒙古西部的湖泊周圍。50年代末期,其數量已經下降,到1979年大約只剩下200隻(萬自明,1995年)。也有推測,新疆西部中國與蘇聯邊境地區可能尚有極少數殘存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
12萬頭高鼻羚羊神秘暴斃 這背後有何秘密?
參考來源
- ↑ 高鼻羚羊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