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書·邢巒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書·邢巒傳出自於《魏書》,此史由北齊魏收撰,是一本紀傳體史書,內容記載了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北魏王朝的歷史。124卷,其中本紀12卷,列傳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紀、列傳和志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3卷,實共130卷。[1]

原文

邢巒,字洪賓,河間鄭人也。巒少而好學,負帙尋師,家貧厲節,遂博覽書傳。有文才幹略,美須髯,姿貌甚偉。州郡表貢,為高祖所知賞,常參座席。高祖因行藥至司空府南,見巒宅,遣使謂巒曰:「朝行藥至此,見卿宅乃住,東望德館,情有依然。」巒對曰:「陛下移構中京,方建無窮之業,臣意在與魏升降,寧容不務永年之宅。」高祖謂司空穆亮、僕射李沖曰:「巒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詔曰:「秀孝殊問,經權異策。邢巒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巒奏曰:「臣聞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輕金寶。故先皇深觀古今,去諸奢侈。訓朝廷以節儉,示百姓以憂務,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昇平之業,四疆清晏,遠邇來同。於是蕃貢繼路,商賈交入,諸所獻貿,倍多於常。雖加以節約,猶歲損萬計,珍貨常有餘,國用恆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無以支歲。自今非為要須者,請皆不受。」世宗從之。

蕭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遷以漢中內附詔加巒使持節都督征梁漢諸軍事假鎮西將軍進退征攝得以便宜從事。巒至漢中,白馬以西猶未歸順,巒遣寧遠將軍楊舉等領卒六千討之。軍鋒所臨,賊皆款附。巒之初至漢中,從容風雅,接豪右以禮,撫細民以惠。歲余之後,頗因百姓去就,誅滅齊民,藉為奴婢者二百餘口,兼商販聚斂,清論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諡日文定。


【注】高祖: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拓跋宏。蕭衍:南朝梁武帝,南朝的建立者。夏侯道遷:人名

譯文

邢巒,字洪賓,河間郡鄭縣人。邢巒少年時就愛學習,背着書本尋找老師,家中貧困,但發奮自勵,於是博覽群書。他有文才謀略和辦事能力,鬍鬚很漂亮,姿態儀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舉薦給朝廷,受到高祖的知遇賞識,常在皇帝身邊作陪。高祖因服食藥餌後散步到司空府的南面,看見邢巒的住宅,派使者對邢巒說:「早晨我服藥後散步到這裡,看見你的住宅便停下來,向東望見你的住所,很有些觸景生情。」邢巒回答說:「陛下遷都中京,將要建立無窮的事業,我決意與魏朝共興衰,哪能不營建傳之永久的住所。」高祖對司空穆亮、僕射李沖說:「邢巒這話,意義很深。」有關部門上奏要對秀才、孝廉進行考試,高祖下詔說:「秀才、孝廉考問的內容不同,不變經典的內容與靈活的權變方面的內容問答各不一樣: 邢巒才能優秀,可以讓他策試秀才。」

世宗初年,邢巒上奏說:「我聽說過去聖明的君王以德治天下,無不重視糧食布帛,輕視金銀珠寶。所以先皇深觀古今的事,禁止各種奢侈的現象。他以節儉教導朝廷百官,向百姓表明自己所關心的事務,日夜孜孜不倦,大小事情必定慎重處理。到景明初年,繼承了太平安定的局面,四方邊疆安定,遠近各國都來歸附。於是外國朝貢使者接踵而至,商人交替而來,各種朝貢和貿易的物品,比往時倍增。即使加以節制約束,但是每年消耗(的錢)仍以萬計,珍寶常有餘,而國家的開支總是不足。如果不裁減開支,便怕年內入不敷出。請求自今以後,如果不是必要的珍寶,請都不要接受。」世宗採納了他的建議。

梁朝掌管梁秦二州諸軍事的官吏夏侯道遷以漢中向魏投降,世宗下詔加邢巒使持節、都督征梁漢諸軍事、代任鎮西將軍,進軍退軍、徵發兵員,可以見機行事。邢巒到漢中,白馬以西各地都沒有歸附,邢巒派遣寧遠將軍楊舉等帶領士兵六千人去征討。軍隊所到之處,賊兵都歸降。邢巒初到漢中時,行為從容風雅,以禮接待當地豪族,以恩惠安撫小民百姓。一年多後,因為當地百姓離開(到別處去),殺了很多平民,被沒收為奴婢的達二百餘人,而且又做生意聚斂財富,社會輿論鄙視他。

延昌三年,邢巒暴病而亡,年僅五十一歲,全國上下都哀悼痛惜他。邢巒諡號為文定。[2]

作者簡介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名佛助,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 ,南北朝時期北齊大臣,文學家、史學家,北魏驃騎大將軍魏子建之子。 機警敏捷,頗有文采,與溫子升邢邵並稱「北地三才子」。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寫北魏歷史,聯合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乾等人,博總斟酌,撰成《魏書》一百三十篇,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後人輯有《魏特進集》存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