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因加特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因加特納
原文名 PaulFelixvonWeingartner
出生 1863年6月6日
逝世 1942年5月7日
國籍 奧地利
職業 指揮家,作曲家

人物介紹

保羅·費利克斯·馮·魏因加特納(德語:Paul Felix von Weingartner,1863年6月6日-1942年5月7日),奧地利指揮家,作曲家。生於扎拉(今克羅地亞扎達爾,當時屬於奧匈帝國)一個下層貴族家庭,1883年到魏瑪從李斯特學習,之後在德國各地歌劇院擔任指揮。1891年他執掌柏林皇家歌劇院,後來又到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接替馬勒的職位。1927年他移居瑞士,1940年在倫敦演出了最後一場音樂會。他是當時最出色的指揮家之一,其浪漫主義指揮風格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他留下了史上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的錄音。作為作曲家,他也作有很多作品,例如多達八部的交響曲,但已不再演奏。 費利克斯·魏因加特納的名氣更多的是來自他留下了史上第一套貝多芬交響曲全集錄音,並創作了《論指揮的藝術》一書,對貝多芬交響曲的演奏作了第一次全面的闡釋。魏因加特納生活的年代,也正是古典浪漫主義作曲家勃拉姆斯生活創作的年代,1888年,魏因加特納親身感受了勃拉姆斯指揮自己的第二交響曲;1896年,勃拉姆斯在維也納也聽了魏因加特納指揮的勃拉姆斯第二交響曲。至此,兩人交往日益加深。1919-1927年,魏因加特納執掌維也納愛樂樂團長達8年,經常演出勃拉姆斯作品,成為了勃拉姆斯交響曲的推薦者和經典詮釋者。

EMl公司在其「參考」系列中推出的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是魏因加特納1938-1940年訪問英國時,指揮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錄製的,從樂團素質上看,肯定遜色於維也納愛樂,但從錄音音效上看,當年EMI艾比路的錄音理念和技術絕對是世界一流的,整套唱片錄音清晰,樂隊層次分明。EMl公司參考系列的大部分錄音在個人印象中,如果是涉及到樂器、人聲、小編制樂隊的,基本上還過得去,但涉及到樂團或交響曲的錄音,越是早期音效越差。

魏因加特納的演奏速度偏快,但絲毫沒有輕漂隨意的感覺,德奧的厚重風格在快速推進中,依然隨處可聞。魏因加特納的勃拉姆斯穩重平和,樂隊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弦樂順暢華麗;銅管不爆但輪廓分明。可以說魏因加特納演奏的此版勃拉姆斯交響曲,影響後世諸多的版本,在巴比羅利版、卡拉揚版、約胡姆版、福特文格勒版等名版中,多多少少都能找到魏因加特納棒下勃拉姆斯的影子。 1.七部交響曲和一部小交響曲 G大調第一交響曲,Op.23,1898; 降E大調第二交響曲,Op.29,1900?; E大調第三交響曲,Op.49,帶管風琴; F大調第四交響曲,Op.61,1916?; c小調第五交響曲,Op.71; b小調第六交響曲,Op.74; D大調小交響曲,Op.83; 第七交響曲,Op.87,帶合唱; 2.協奏曲 G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52,1911?; 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Op.60; 3.室內樂 d小調第一弦樂四重奏,Op.24,1899; f小調第二弦樂四重奏,Op.26,1900; 第三弦樂四重奏,Op.34,1903; D大調第四弦樂四重奏,Op.62; 降E大調第五弦樂四重奏,Op.81; e小調鋼琴與弦樂六重奏,Op.33,1903; 弦樂五重奏,Op.40,1906; g小調鋼琴、單簧管與弦樂五重奏,Op.50;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