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魏良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魏良輔
圖片來源:[1]

簡介

魏良輔(1502—1583),字上泉、尚泉,太倉州人,崑曲「水磨腔」創始人。他早年習北曲,經過十年潛心研究,在原來流行吳中的南曲聲腔基礎上,研製成既保留南曲紆徐迴環的特點,又兼收北曲雄健剛勁風格的新崑山腔,被後人譽為崑曲的「鼻祖」、「曲聖」。 魏良輔(1489-1566),字師召,號此齋,晚年號尚泉、上泉,又號玉峰,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嘉靖五年(1526)進士,歷官工部、戶部主事、刑部員外郎、廣西按察司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擢山東左布政使,三年後致仕,流寓於江蘇太倉。為嘉靖年間傑出的戲曲音樂家、戲曲革新家,崑曲(南曲)始祖。對崑山腔的藝術發展有突出貢獻,被後人奉為「崑曲之祖」、在曲藝界更有「曲聖」之稱。[1]

生平

魏良輔熟悉音律,初習北曲,因不及北人王友山,乃鑽研南曲。他的家鄉盛行弋陽腔,而他卻厭鄙弋陽,為改變所處的藝術環境,於嘉靖年間(1522——1565年)來到了當時南戲北曲十分活躍的太倉,居住在太倉南碼頭(現太倉市南郊鎮)。

在當地駐軍中,有很多人通曉音律,魏良輔常與他們切磋技藝和商討樂理。這時,他結識了駐地的一位南曲專家、太倉衛百戶過雲適,常向他請教,每次度曲都要等到過認為滿意了方肯罷休。他還請教從安徽壽州(今壽縣)發配至太倉的善弦索、北曲的戲劇家張野塘。當時張正在軍中服役,對魏的求教欣然應允,兩人結為摯友。後來魏良輔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張野塘。

以後,魏良輔在過雲適、張野塘等人的協助下,吸收了當時流行著作 《南詞引正》的海鹽腔、餘姚腔以及江南民歌小調的某些特點,對流傳於太倉崑山一帶的戲曲唱腔進行加工整理,將南北曲融合為一體,既可使南曲「收音純細」,又可命名北曲「轉無北氣」,從而改變了以往那種平直無意韻的呆板唱腔,形成了一種格調新穎、唱法細膩、舒徐委婉的「水磨腔」(崑腔)。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現,終於使崑腔在無大鑼大鼓烘托的氣氛下能夠清麗悠遠,旋律更加優美。

同時,魏良輔對伴奏樂器也進行了改革。原來南曲伴奏以簫、管為主要樂器,為了使崑腔的演唱更富有感染力,他將笛、管、笙、琴、琵琶、弦子等樂器集合於一堂,用來伴奏崑腔的演唱,獲得成功。魏良輔從此名聲大振,被譽為「國工」、「曲聖」,乃至崑腔(南曲)「鼻祖」。 著有《曲律》(一名《南詞引正》)一書,是論述崑腔唱法及南北曲流派的重要著作。[2]


「曲聖」背後的無名英雄

  陳益

  「曲聖」魏良輔的居所,或稱婁東,或稱太倉,或稱玉峰。其實他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寓居在太倉南碼頭(今南郊鎮),頻繁活動於崑山等地。他初習北音,絀於北人王友山,退而縷心南曲。為了創新「水磨腔」,閉門謝客,獨自躲藏在古婁江畔的小樓上,窮討古今樂律,十年不下樓。不過曲聖並非從天而降,從遠一點講,他是站在黃番綽、顧阿瑛、顧堅等前人的肩膀上攀上戲曲高峰的。從近一點講,則是師承了過雲適。「良輔自謂勿如戶侯過雲適,每有得,必往咨焉,過稱善乃行,不,即反覆數交勿厭」(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

  戶候過雲適是一個怎樣的人,史料記載極少,大約是掌管戶口籍賬之事的小官。明嘉隆年間,太倉衛南關的駐軍尚武,西關的駐軍善曲,過雲適恰好是善唱南曲的度曲家,魏良輔知道自己不少方面不如他,便常常以研究心得去請教。過雲適說行就行,說不行就不行,多次反覆,不厭其煩。終於,魏良輔「盡洗乖聲,別開堂奧。調用水磨,拍捱冷板,聲則平上去入之婉協,字則頭、腹、尾音之畢勻。功深熔琢,氣無煙火。啟口輕圓,收音純細……」令人耳目一新。

  周貽白先生在《中國戲劇史長編》一書中說:「魏(良輔)不過一後起的歌人,因其有一副天賦過人的好嗓音,併兼通音律,參合其他腔調的長處,把u2018崑山腔u2019唱得更加婉轉曲折,於是一般人皆捧為圭臬。其實,這裡面還不知埋沒多少無名英雄,過雲適之得見記載,已屬萬幸了。」他又說:「過氏對魏氏之創崑山腔實居於指導地位,說不定魏之u2018能諧聲律u2019,也和過氏有關。」

  不僅僅是過雲適指導過魏良輔。當時吳中一帶還有幾位老曲師,如袁髯、尤駝,都比魏良輔這個後起之秀的資格老。陶九官、周夢谷、滕全拙、戴梅川、陸九疇、包郎郎等歌人,在藝術上也各有造詣。魏良輔都虛心地向他們請教過。據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載,崑山人陸九疇善於唱曲,很想與魏良輔一比高下。然而登上戲壇,亮開嗓子一唱,發覺自己不如魏,立即甘拜下風。到後來,連袁髯、尤駝等老曲師,也「皆瞠乎自以為不及也」。

  在兼收南北曲之長,將崑山腔演變為崑曲,並逐步取代其他各腔的地位,獨霸曲壇的過程中,被譽為「鼻祖」、「曲聖」的魏良輔,是一大群研究者、實踐者的代表人物。魏良輔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因素是善於把別人的長處學到手,並且敢於在吳中歌曲發達、崑腔基本形成的基礎上,創造出了一種完整的新唱法。但把全部的功勞都歸結於他,說崑腔是他的獨創,未免過於誇張。

  值得一提的是魏良輔與張野塘的關係。擅長北曲的張野塘,是安徽壽州人,是一個犯罪後被發配太倉的「戍卒」。一次,魏良輔聽他唱曲,竟一口氣聽了三天三夜。兩人談得非常投機,相見恨晚。那時候,魏良輔已經五十多了(比張野塘大八歲)。他有一位貌美善歌的女兒,許多富貴人家爭相求婚,魏良輔都不同意,後來竟然把女兒許配給張野塘為妻,從此張野塘成了他創新水磨腔的得力助手,「並習南曲,更定弦索音節,使之與南曲相近」。

  魏良輔改革的崑山腔,「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屬上乘」。無比委婉動聽的樂曲,巧妙地體現了東方人的情感特徵,許多難以表述的情感,水一般地在委婉悠長、頓搓抑揚中汩汩流注,打動着人們內心世界最柔美的感區。於是天下翕然宗之。許多人不惜千里迢迢前來,花費巨資請人教授崑山腔。崑山腔經過後人世代相傳,一直到今天仍習習相因。

  魏良輔的學生中,最有成就的要數崑山人梁辰魚(伯龍)。在陸九疇「願出良輔下」之後,「梁伯龍聞,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又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陳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u2018崑腔u2019」(明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梁辰魚將崑山腔進一步發揚光大,他的《浣紗記》更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四處流行,並使場上之曲成為案頭之文,被譽為「崑山派」。崑山腔—崑曲—崑劇,梁辰魚把後階段發展的速度推進得很快。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魏良輔晚景淒涼,窮愁潦倒以致雙目失明,有人說他「瞽而慧」。也難怪,他本來就只是一個民間曲師。然而,魏良輔畢竟是「崑山腔」演變成為「崑曲」的一座分水嶺。到了四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是那麼引人矚目[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