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魔遇(七)(寶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魔遇(七)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魔遇(七)》中國當代作家寶棟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魔遇(七)

你真是經歷豐富的,我看着他那滿含滄桑的黑臉說。

這才到哪?還長着呢。這種事也就是在這兒碰到你了,喝點酒,給你嘮嘮,不對,是我拉着你聽我嘮,我的事絕對沒和人說過,人也不關心咱的事。我看你溜達到這兒來,肯定也是個閒人,一般人誰自個跑到這荒山野嶺的墳地里來?

他這麼說,我才從他的故事裡醒過來,是啊,今天真是奇怪了,死心眼子,一條道走下來,居然走上山來,上山就上山唄,山頭上竟然是塊墳地,墳地就墳地唄,還有這麼個喝酒的人。不靠譜的事,不靠譜的人,這到底咋回事啊。

走錯路了,我說自己。

他呡着酒,鬼笑了一下。

我倒是被他的故事吸引了,想繼續聽下去,就關心地問,你後來怎麼樣了?

後來,收破爛去了。他看了我一眼,重活不能幹了,就干點輕快的。

他接着說,我跑到縣城裡,那地方縣城真小,就那麼兩條半街,順着山根建,倒是不短,歪歪扭扭的,也沒多少高樓。我在城邊上租了一個空院子,房子很爛了,主人家都搬到城裡頭去了,也沒有心思再拾掇它了。院子也就是一圈矮矮的圍牆。我倒覺得挺好,可以擺放破爛。買了輛電動三輪,收貨用,也是二手的,當時錢不多了,湊活着能過就行了。又辦了一個假身份證,那時候興辦假證,都是他媽南方人,他們淨掙巧錢。看着是寫着辦證字樣的電話,他們也精的很,辦個證像做地下工作似的,這個地點不行,還得再換個地方。還得問你幾個人,多高,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什麼髮型,實際上你在那裡,他們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折騰幾次,才給你接上頭。然後過幾天,再給你打電話,又是折騰幾次,才能拿到手。不知道他們咋整的,看不出來是假的。咱沒有文化,一共上到二年級,根本搞不懂。和真的放一塊,一樣一樣的,分不出真假來。我還真用它抵擋了一二十年。

起初,走街串巷收點家庭廢品。慢慢熟悉門道了,啥都收。在收購站,看到人家把電飯鍋之類的舊電器拆開了分類賣,能多賣不少錢。我也慢慢學會了。收回來,就在家裡拆,一樣一樣的分開,一樣一個價。平時看着和要飯似的行業,實際上收入也挺不錯的。後來,到工地上收廢鋼筋什麼的,油水更大。起初在秤桿子上做點小手腳,一般人也看不出來,再說一般人也不在意。慢慢地,我一捆一捆的過秤,他們嫌麻煩,那正好,咱就不這麼細法了,給他們估堆。你說他們咋相信我的?一開始,我照模着差不多的斤兩,說個數,再給他過上一遍秤,出入不是很大,他們也就認可了。以後我就放開估了,當然是咱沾光了。

他們工地上的人,也有不老實的,鑽擠的很,能把從來沒用過的配件之類的東西偷偷買給你,還給你擠眉弄眼的讓保密。既然這樣,咱就當是廢品,對誰也不說,拉回來,專門擱着,打聽價格,瞅到機會,再比市場價稍微低點賣了,中間能掙不少。

漸漸地,兜裡頭有錢了,就有點管不住自己了。男人嗎,也正常是不?三十多歲,正是好時候。那時候賓館附近,公園裡等地方有偷偷給你名片的,有的還印着美女頭像,怪好看的。忍不住,去過幾次,沒有印在上面的漂亮,東北人倒是看着都干乾淨淨的,和良家婦女沒啥差別。有的年輕的打扮的和他媽大學生差不多,知道那時候有種說法嗎,按說你這個歲數也應該知道,就是「妓女像大學生,大學生像妓女」。東北人開放,更那樣。不過不少錢,一次好幾百,再年輕的更多,得我收破爛跑上好幾天的錢。

後來在紡紗廠收破爛,老多紙箱子,拉了一大車。給人家結了賬,那哥們開玩笑說,這回你可弄幾個了,夠請個娘們吃一頓的了。我說差不多,可是請娘們那能那麼容易?他笑了,看着我說,看着你就是個老遊子了,還裝不知道。看着嗎,這廠里的娘們,二百塊錢請吃頓飯就跟你去,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行。他小聲說着笑起來。他當玩笑說,我可是記心裡了。有時候溜達到他們廠大門口,我就瞅那些下班的半老娘們,有意沒意的搭個腔,開個玩笑,還真有願意的。請吃頓飯,找個單間,就能辦事。這女人啊,說起來真不值錢,也就一套化妝品錢。

後來有個和我次數多了,乾脆跟我過起來了,一般人,說不上好看,在廠里打臨時工的,死了男人,兩個兒子,小的上着學,也學得不好。大的乾脆不學了,不聽話,整天瞎溜達,光知道要錢。我知道這娘們是讓我給她養孩子,各取所需唄,咱這樣的人,還求啥里,至少像個正經日子吧。也沒結婚,就這麼湊到一塊過。她家正好離我那裡不太遠,我忙完了去她家裡,有時候她休息日也到我這裡來。就這麼着過。這錢掙了,又他媽嘩嘩的出去了。

到這時候,我是徹底相信命了,既然老天給我這麼安排了,我不這樣也不成是吧,那就到哪說哪,逢場作戲唄。你說呢,他把酒杯放在石碑上,又抓起酒瓶子倒酒。我說差不多了吧,喝下去六七兩了,我看着酒瓶子,也說差不多六七兩了,不過他又說沒事,這麼好的天,睡會兒就好。[1]

作者簡介

寶棟,高中語文教師,現有一百多篇文章見諸網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