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魚腥藻 |
中文名:魚腥藻 拉丁學名:Anabaena 界:植物界 門:藍藻門 綱:藍藻綱 目:念珠藻目 科:藍藻科 屬:魚腥藻屬 |
魚腥藻屬(學名 Anabaena)是藍藻門、念珠藻科的一屬,又名項圈藻屬。約100種,中國已報道有31種和8個變種。 [1]
魚腥藻基本信息
魚腥藻屬(Anabaena) 絕大多數是淡水產,生長在水中或濕地上,本屬多數是浮游藻,另外有極少數的種生活於的組織間隙,營共生作用,例如在滿江紅(又稱紅萍)的葉腔中的滿江紅魚腥藻,在蘇鐵的珊瑚狀根中的蘇鐵魚腥藻。 魚腥藻 本屬中有34種(不包括變種)已報道有固氮作用;中國已發現的固氮種有10餘種(不包括變種),如蘇鐵魚腥藻、滿江紅魚腥藻、固氮魚腥藻、水華魚腥藻、雷萬魚腥藻、螺旋魚腥藻、多變魚腥藻、類顫魚腥藻等。
魚腥藻形態特徵
魚腥藻4 藻群形態 藻絲單一,或群集成群體;自由漂浮,或粘附基質上。整條藻絲粗細一致,或在其兩端稍稍變細;藻絲直走,彎曲,或作不規則繞曲,藻絲外面有透明、無色的水樣膠鞘。
細胞一般為球形或腰鼓形,少數為圓柱形,但決不呈盤形。營養細胞的原生質體均勻或有顆粒,有的充滿許多偽空胞。異形胞一般與營養細胞同形,但略大些,單個地間生,一條藻絲上往往有數個異形胞。
厚壁孢子或僅生在異形胞的一側或兩側,或僅在遠離異形胞處發生,單一或數個相接成串,常大於營養細胞,一般為圓球形或兩端變圓的圓柱形。
魚腥藻種類 單條藻絲形態 魚腥藻主要由兩種形狀不同的細胞組成,一連串形狀較小的細胞稱之為營養細胞,而形態較大的細胞稱為異形細胞。營養細胞能進行類似於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異形細胞則能進行固氮作用,在固氮酶的催化下,將空氣中的N2轉變為NH3,NH4+,進而形成氨基酸。
營養細胞的原生質體均勻或有顆粒,有的充滿許多偽空胞。異形細胞一般與營養細胞同形,單個地間生,一條藻絲上往往有數個異形細胞。厚壁孢子或僅生在異形細胞的一側或兩側,或僅在遠離異形細胞處發生,單一或數個相接成串,常大於營養細胞,一般為圓球形或兩端變圓的圓柱形。
正常生長情形下,魚腥藻借主動運輸來吸收周圍環境中的含氮物質如NO3-,NO2-等,供個體所需。但當外界環境缺乏含氮物質時,魚腥藻細胞存在着「對氮飢餓的狀態」,從而誘使一些營養細胞在24 h內形成異形細胞。
魚腥藻生長環境
水華 魚腥藻需較高溫度。春末、夏初、初秋時,許多種類常在湖沼、池塘大量繁殖,造成「水華」,引起水質變臭,如水華魚腥藻(Anabaena flosaguas),螺旋魚腥藻(Anabaena spiroides)及捲曲魚腥藻(Anabaena circinalis)等,多數喜歡有機物較多的水體,它的大量出現,是水體富營養化的標誌。
有螺旋魚腥藻或其他魚腥藻屬種類以及擬魚腥藻引起的水華,其優勢種極為突出,可占生物總量的95%以上,水色藍綠或者深綠,可見到翠綠色絮紗或藍綠色浮膜。夏季出現。
魚腥藻主要價值
滿江紅魚腥藻 魚腥藻一般不能作為魚類餌料,它能分泌毒素,引起魚類及其它生物中毒。還有不少種類能固化空氣中的氮,增加土壤或水體肥力,如異形魚腥藻、禾穀魚腥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