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魚龍在此山此水(支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魚龍在此山此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魚龍在此山此水中國當代作家支賢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魚龍在此山此水

遂溪,顧名思義,「遂」遂順,「溪」水也。根據《雷州府志》記載: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此為遂溪得名之始。仿佛宿命中的註定,遂溪離不開水,遂溪人離不開海。遂溪人與海相搏又與相依,矛盾而統一、堅韌地生存在這一片沿海的紅土地上。一方山水滋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滋養一方民俗文化。

(一)魚祭海祭祈福

位於遂溪縣江洪鎮北草村東邊角村東南田洞的小墩處(古時是小島)的鯉魚墩貝丘遺址,是一個東大西小的土墩,因形似鯉魚而得名,相對高度約2米,現存面積約1200平方米。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裝飾物及貝殼。證明了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遂溪先民已經開始耕海了。「八千年夕陽/隨鯉魚落海/浪峰又升起太陽」洪三泰的《鯉魚墩人》的詩句形象地描述了漁民的耕海生活。

現如今,遂溪縣海岸線長,港灣多,東面從黃略至建新海岸,南面從江洪至北潭港、界炮,合計全長145.7公里,有潮間帶的淺海灘涂面積共有103.64平方公里。既有東海灣漁場、北部灣漁場的天然漁場,又有江洪、草潭、石角、北潭、樂民等漁港,漁產品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草潭鎮內的角頭沙海灘,從角頭沙以北的沙灘起,往南沿海岸一直到草潭圩,東從下六紅薯地起,西至角頭沙海灘的東角,包括下六紅薯地、舊廟、新文、路塘等,面積約11.07平方公里。這裡有豐富的宋代窯群遺址和大面積的風景海灘。

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歷史上,遂溪形成了每年元宵年例的游魚、舞龍獅等魚祭海祭祈福的民俗文化。清朝《遂溪縣誌》有載:「上元張燈結彩,舞獅子象雜劇遊戲,作『火樹'放花炮煙火,打鞦韆,猜燈謎,士庶歡游達旦,日慶元宵。」遂溪的年例,起源宋朝,是土生土長的民俗,是嶺南文化中鑒江流域文化的代表,其精神是敬天地祖宗,團結鄉鄰,互助愛親。

人們千年的文明積澱來源於教育對文化和精神的傳承。今天,重建的遂溪孔聖山孔廟,傳承了遂溪人民對「萬世師表」孔子的思想的崇拜以及對文化教育的敬仰,使得當地的民俗文化又重現在嶄新的孔子文化城內。是的,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魚龍永遠在此山此水舞動,庇佑着這一方水土的人們。

為了迎接2017年新年,孔子文化城舉行了千人游魚活動,魚燈閃耀、煙花璀璨。元宵節,這裡再次舉行魚龍舞遊行,夜空中火樹銀花,流光溢彩。「魚祭祈福」游魚活動正式開始,醒獅在前面開路,大家高舉着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魚燈,從孔子文化城的仁濟門出發,沿着文化城的主要景點巡遊——「魚游得水」「魚躍龍門」「魚龍騰飛」。這些魚燈畫上了眼睛、鱗片,五彩繽紛,魚燈舞動起來搖頭擺尾,閃閃發亮,栩栩如生,在黑夜中猶如一群群活生生的魚在銀河中暢遊。游魚隊伍所到之處,煙花綻放,絢麗璀璨的焰火點亮了祥和的夜空,照亮了泛遊的小船,天地交相輝映,美景層疊錯落,古箏和鳴,悠然悅耳,一幅「天地共此景,人魚樂同游」的景致,美得讓人醉心。現場的許多遊客也被這喜慶的氛圍所感染,紛紛請求「讓我舉一下魚燈吧」,或者舞起夜光龍加入游魚隊伍。

遂溪是中國醒獅之鄉,醒獅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醒獅表演活動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早從明、清開始,就形成了習俗,並經歷了起源於民間而生、植根於民間而榮、傳承於現代而興的發展過程。遂溪醒獅身披麟甲,有金、銀、紅、黃、黑、藍諸多顏色,五彩繽紛。表演時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突出表現喜、怒、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生動活潑,妙趣橫生。

舞龍與醒獅一樣,本來是先民祭拜海神時跳的一種舞蹈,後經演化兼有娛樂的性質。湛江龍的形式也有多樣,除了最常見的布龍外,更多的是先民們就地取材製作而成的獨特的「龍」,有勒古龍、草龍,有人搭人的人龍等等。在海灘或淺水的海邊奔騰起舞,龍舞通過扭、轉、穿、騰,沙飛水濺,大有翻江倒海之感,展現了漁民與大海搏鬥的精神面貌。

遂溪的游魚民俗結合了醒獅和舞龍,起源於北坡,形式多樣,熱鬧祥和。孔子文化城內所游之魚,基本是來自北坡民間藝人之手。現在,「游魚」已經成為北坡和孔聖山一張閃亮的傳統文化名片。

(二)一夜魚龍舞

很是眷戀那種鄉村里舉着魚燈游四方的感覺。元宵節的晚上,我再次來到遂溪游魚的起源地——北坡鎮老圩,融入這原汁原味的燈海人潮中。

在老圩居住的每戶人家,不分男女老少都有一人或多人參加游魚活動,正月十四開始游魚,元宵節的晚上達到高潮。老圩元宵游的「魚」都是當地家家戶戶早早就裱制好的。魚燈以竹為骨架,覆以棉紙,彩墨上色,彩繪魚鱗,裱制出的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有的魚頭、魚身和魚尾都能擺動,有的魚嘴飾有雙須,配有火焰噴管。小的魚燈只有拳頭般大小,大的卻有一米多長。

七十多歲的吳建明老人的家在圩鎮的路邊。此刻,他在屋外正趕製一盞魚燈。一條條竹篾,經老人的巧手,很快就製成了魚的形狀;裱上宣紙,塗上顏色,再把一支電筒安裝上「魚肚」內,一條「魚」大功告成。

我們進村時,天還沒全黑,村道已經開始熱鬧了。鑼鼓山響,鞭炮和煙花此起彼伏,又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將鼓聲湮沒了。大街上,院子裡,到處是晃動的魚燈,小孩舉着小魚燈到處遊蕩,追逐着。

晚上七點多,男女老幼,舉着各色魚燈,熙熙攘攘,會集於圩的婆廟前,結隊巡遊。這時,鞭炮齊鳴,鑼鼓急促,伴有土炮炸開的悶響,游「魚」開始了!舞龍、醒獅、舞鷹雄在前面開路,以立「三境」(以老圩的三街命名,即中華境、東華境、南華境)、游「魚」為次序,儀式感很強。在鑼鼓嗩吶的導引下,只見一條條的大「魚」小「魚」悠然從廟門游出,搖頭擺尾,穿行在狹窄的村道巷子裡,且舞且游,為人們祈福納吉。沿途,又有一盞盞分散的魚燈匯聚加入,「明月滿街流水遠,春燈入望眾星高。」魚燈的隊伍越來越長,真是壯觀極了!

一柱柱的煙花在空中綻放,仙女散花般落下,「噼里啪啦」的炮竹聲響徹了夜空,星星點點的亮光在村子裡閃爍,滿地紅彤彤喜慶的炮紙呼應着魚燈,從高處看,夜幕下魚燈陣在嬉戲遊走,燈影斑駁迷離,宛如一條條金龍在空中翻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星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此情此景,頗有《青玉案·元夕》中的意境。

原來的游「魚」是逐街逐戶祈福後再回到婆廟,村民將魚互相碰撞,直至最後一條魚被蠟燭點燃才結束,來年再貝制新魚燈參加游魚。隨着歲月的推移,游魚的形式和內容也不斷充實豐富。魚腹內的燭光多改用電池燈光;游魚最後儀式的互相碰撞,演變為比誰家製作的逼真,魚燈可以保留到第二年再循環使用;魚燈種類也由起初僅是鯉魚一種,逐漸演增有各類魚蝦、神龜、青蛙、海星和當年的生肖等。

據介紹,北坡圩游「魚」最早起源於清康熙年間。傳說有一年春天,突然連降暴雨,雨水暴漲至北坡老圩所有的旱坡地,村民們在被雨水浸透的坡地上歡聲鵲躍,小孩子在水中嬉戲。突然,成群結隊的鯉魚游到坡地邊嬉水和覓食。有些村民便趕緊捕捉,此時,村民中有位長者大喊一聲「不准捉,它們是水神,今天的雨水是它們帶來的!」。此時此刻,意欲捉魚者都停手。說來也怪,魚兒根本不怕人,小孩子可以抱着魚玩,大人們可以隨便伸手摸魚,出現了一幕人魚共舞的歡慶景象。有了充沛的雨水,北坡老圩當年農業生產獲得大豐收。村民為了紀念這群鯉魚,也為了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年年有餘,便自發組織起來於每年元宵節晚上進行游「魚」。三百多年來,代代相傳,從未停歇。

聽着傳說故事,我們跟着澎湃的鼓點,跟着魚燈遊走。整個圩鎮像一個不夜城,人流如鯽,熱鬧非凡。一個魚燈的海洋,人的海洋,無數的魚燈和無數的人聚在一起,構成了壯觀的燈流人潮。

吳建明老人坐在家門前看後輩們巡遊,眼裡透着欣慰。游「魚」是湛江地區獨一無二的民間瑰寶,裱制魚燈也是北坡圩人的絕藝。老人裱了一輩子的魚燈,直到今天,老人有空還在琢磨如何創新。但這種雷州半島獨特的民俗,也存在一絲隱憂。現在年輕人大多不會做魚燈,這讓老人擔心不已。但老人內心非常堅定:「有空就向年輕人傳授手藝,不能讓絕活失傳。」

游「魚」儀式將近結束,高潮又一次被掀起。魚嘴噴出火焰,禮炮、煙花撩動着空中的喧鬧,每個人的臉上洋溢着微笑,早春的寒冷在此時已經不存在了。游「魚」,體現了遂溪人與海相依又與海相搏矛盾的一面,這是源自農耕文明的記憶,也是鄉土湛江的浪漫。[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