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魯郡,中國古代郡、國名。
建置沿革
秦漢
秦王政二十三年(前224年),以魯國故地置薛郡,領魯縣、瑕丘、無鹽、須昌、張縣、滕縣、胡陵、方與、亢父、騶縣、薛縣。轄境約當今大汶河下游及其支流小汶河以南,大運河以東,蒙山、抱犢崮以西,棗莊市和魚台縣以北地區。
漢高帝六年(前201年),立劉交為楚王,薛郡屬楚國。呂后六年(前182年),封張偃為魯王,置魯國。文帝元年(前179年),魯國除為薛郡,還屬楚國。景帝二年(前155年),削楚國薛郡。三年(前154年),置魯國,徙淮陽王劉余為魯王。自武帝元朔元年至成帝鴻嘉二年,魯國先後分出戚、寧陽、瑕丘、公丘、郁桹、西昌、蘭祺、容丘、良成、昌慮、平邑、山鄉、建陵、合陽、東安、承鄉、建陽、郚鄉、建鄉、新陽二十個侯國,歸入附近的東海郡、泰山郡、山陽郡、沛郡等郡。綏和元年(前8年),魯國領魯縣、卞縣、汶陽縣、蕃縣、騶縣、薛縣,屬徐州刺史部。
新莽始建國元年(9年),貶魯王劉閔為公。始建國二年(10年),降封魯公劉閔為列侯,改魯國為魯郡。
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封其兄子劉興為魯王,改魯郡為魯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徙魯王興為北海王,改魯國為魯郡[1],命東海王劉彊兼食魯郡。明帝永平元年(58年),東海王劉彊臨終前將東海郡獻於朝廷,僅食魯郡一郡,改為魯(東海)國(東海王封號仍未變)。永元年間削魯國薛縣,不久歸還。東海郡郚鄉併入魯國卞縣。順帝永和元年(140年),魯國仍領魯、卞、汶陽、蕃、騶、薛六縣,轄境略有擴大,屬豫州刺史部。至漢末不改。
魏晉南北朝
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降東海王劉羨為崇德侯,改魯國為魯郡。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年),進封邯鄲王曹溫為魯王,改魯郡為魯國。咸寧三年(277年),沛國之公丘縣改屬魯國。西晉後期,蕃、薛二縣改屬彭城國,魯國僅餘五縣。永嘉之亂後,改魯國為魯郡。
十六國時期,魯郡先後為前趙、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的領土,移治鄒山,省卞、公丘二縣,改屬兗州。晉安帝義熙四年(408年),攻克鄒山,收復魯郡,為了區別於僑郡而改為北魯郡。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北魯郡為魯郡。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省兗州,魯郡改屬徐州。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鄒山為北魏所攻陷,後又收復。元嘉三十年(453年),復立兗州,魯郡還屬兗州。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析置陽平縣,後又析置新陽縣。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復置卞縣。此時,魯郡領鄒、汶陽、魯、陽平、新陽、卞六縣。同年十二月,宋失淮北四州,北魏攻陷魯郡。
北魏時,魯郡還治魯縣。北齊時,魯郡併入任城郡。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任城郡由齊入周。
隋唐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任城郡,其地屬兗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兗州為魯郡,治所在瑕丘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泰山以南、南陽湖以北、泗水縣以西及汶上縣以東地。魯郡領十縣:瑕丘、任城、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梁父、博城、嬴。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平徐圓朗,改魯郡為兗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魯郡領十縣:瑕丘、曲阜、乾封、泗水、鄒、任城、龔丘、金鄉、魚台、萊蕪。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復改魯郡為兗州[2]。
僑郡
東晉時,在晉陵郡境內僑置魯郡,以安置流民,領魯、樊二縣。僑置的齊郡省並後,其所屬的西安縣改屬魯郡。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魯郡為南魯郡。宋文帝元嘉十八年(441年),樊縣併入西安縣。北齊攻陷南魯郡後,廢郡,並魯、富陵二縣為懷恩縣。
視頻
魯郡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沛太后郭氏(公元52年),新浪博客,2016-06-18
- ↑ 魯郡_歷史上的魯郡來歷與出處,國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