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是南宋樓鑰的作品之一。
樓鑰,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大臣、文學家,樓璩第三子。
大定九年(1169年),隨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按日記敘述途中所聞,寫成《北行日錄》。
“ |
鮑侯年少老文學,藝苑優遊富耕穫。胸中涵養自成趣,妙處正恐兒輩覺。 我慙門巷非尺五,字欲問奇誰與榷。開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腦脂何太虐。 團圞十客踏雨來,相從不負東風約。投壺雅歌了無恨,只恨車公一前卻。 海棠春深照眼明,風物融融悟非昨。從教雨洗煙脂淡,小摘何妨供把握。 夜闌燒燭照春睡,靚妝如在結椅閣。牆頭西望爛蜀錦,嫣然一笑無聲樂。 飛紅點地繡作茵,正須席地天為幕。要知富貴出天姿,艷杏夭桃何足錄。 主人小築真好事,肯學區區專一壑。洞門不鎖要客來,笑君大似羊公鶴。 雨余珠淚色慘悽,一顧正嫌無伯樂。忽驚新詩來叩門,妙語天然不煩琢。 坐中傳親字欲漫,我豎降幡甘面縛。清明已過雨不休,雲霧猶屯四山腳。 揩摩病目不應遲,及此紅英半零落。枝頭尚有未開花,縱已離披亦何惡。 知君既負西岑游,可使一春終落寞。會須來此共賦之,正要重聞誦新作。 |
” |
— [南宋]樓鑰 |
人物介紹
樓鑰(1137年~1213年),字大防,一字啟伯,號攻愧主人,鄞縣月湖邊人。幼少好讀書,潛心經學[1],融貫史傳。南宋隆興元年(1163)進士,任溫州教授,改任宗正寺主簿,繼知溫州。宋光宗繼位,奏請愛護百姓,保養元氣。擢起居郎兼中書舍人。直言敢諫,言奏不避。禁中有人以私事求光宗,光宗說:"樓舍人,朕亦憚之,不如且已。"繼遷給事中。朱熹論事忤韓侂胄被罷官,他上疏要求挽留。宋寧宗立,韓侂胄掌朝政,不肯依附,遂改顯謨閣直學士,出知婺州,移知寧國府。後告老歸家,家居13年,讀書授徒。韓侂胄被誅,任為吏部尚書兼翰林侍講,遷端明殿學士。嘉定初年,同知樞密院事,升參知政事,又授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萬壽觀。卒贈少師,諡宣獻。學宗朱熹[2],性喜藏書,築東樓於月湖畔,聚書逾萬卷,勤於校讎。幹道間曾以隨員身份隨舅父汪大猷使金所撰《北行日錄》按日記敘行程見聞,對於中原殘破情況及人民生活均有反映。另著有《范文正公年譜》、《攻愧集》120卷、《樂書正誤》等。散文不事雕琢,所作奏議多論治國之道。兼工書法,有《梅天雨潤帖》等傳世。
北行日錄
《北行日錄》: 見聞錄。南宋樓鑰撰,2卷。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以書狀官從試吏部尚書[3]汪大猷、寧國軍承宣使曾覿出使金國,以賀正旦。樓鑰留心觀察,詳細記錄沿途見聞,成此書。全書以日記體裁,詳記每日所見所聞。內容包括天氣、行程、道里、城郭、古蹟、人物、風俗、飲食、物產、典章等。書中重點記述金中都(今宣武區域)的見聞及使節入賀禮儀。還詳細描述了汴京淪陷後的淒涼景象和遺民的困境,記錄了與北宋遺民的對話詳情,金人對遺民的驅役與壓榨,汴京城中娼妓盜賊的盛行,貨物奇缺與物價的奇高等情況。
視頻
鮑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詩寄坐客次韻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經學是什麼|經學介紹,愛揚教育網,2016-08-14
- ↑ 朱熹,古詩文網
- ↑ 吏部尚書都有哪些?都分別擔任什麼職位,趣歷史,201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