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黃小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鮮黃小檗 學名:Berberis diaphana Maxim.科屬: 小檗科 小檗屬 別名:黃檗、三顆針、黃花刺 , 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等地。
- 中文學名:鮮黃小檗
- 拉丁學名:Berberis diaphana Maxim
- 別 稱:黃檗、三顆針、黃花刺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 綱:木蘭亞綱
- 目:毛茛目
- 科:小檗科
- 屬:小檗屬
- 分布區域:產於陝西、甘肅、青海等地。
- 性 味:苦,寒。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8~2.5米,莖叢生,老皮灰黃色。新葉、嫩芽紅色,老葉紫紅色。枝葉有小刺。具棱,幼枝淡黃色,表面具黑色疣點,刺三叉。葉革質,披針形,緣具刺齒,常叢生於刺腋內。花黃色,數十朵生於葉腋,花期-4月,果紅色,果期9-11月。漿果,橢圓形,熟時藍黑色。生于山地灌叢中、山坡、路邊及山腳。
原形態
1.黃葉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2m。根木質,灰白色,斷面黃色。莖直立,樹皮粗糙,灰白色。葉互生;羽狀複葉,具柄;小葉通常5-9,革質,葉片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3-5個針狀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面淡綠色。總狀約序頂生,數個總狀花序排成圓錐狀,由芽鱗腋內抽出;萼片9,排成3輪;花瓣6,黃色。小漿果球形,熟時藍紫色。花期4-5月。
2.鄂西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1-2m。直徑立,樹皮黃色。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3-7;頂生小葉柄長2.5-4cm,側生小葉無柄;葉革質,小葉卵形,長4-8cm,寬3-405cm,頂生小葉較大,長8-9cm,寬5-6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稍心形。邊緣有4-6個刺狀鋸齒,兩面暗綠色,具凸起而開放的葉脈。總狀花序2-3個簇生,花序長5-6cm,小花梗長4-6cm;萼片9,3輪,卵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花黃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微凹,基基對密腺;雄蕊6;子房內含2個胚珠,有短花柱。花期8-9月。
3.蒙自十大功勞 常綠灌木,高2-3m,莖直立,不分枝。羽狀複葉,葉革質,有小葉9-13;頂生小葉柄長1.5-2.5cm,較大卵形至長卵形,側生小葉柄,較小,斜卵形,長4-8cm,寬2-4cm,先端尖,具刺,基部寬楔形或渾圓,邊緣略反卷,具刺狀疏齒。總狀花序婁和枝叢於莖頂;花為3基數,黃色;子房具少數胚珠。漿果深藍色,外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6-7月。
主要價值
小檗科常綠品種,自然株形優美,嫩枝葉紫紅色,老葉落葉前絳紅色,春來滿樹黃花,秋季紅果纍纍,尤其適合具有防護功能的綠帶應用。
藥用
【處 方 名】 三顆針。
【來 源】 為小檗科小檗屬植物豪豬刺Berberis soulieana Schneid小刺黃連B.Wilson-ae Hemsl.細葉小檗B.Poiretii Schneid.或匙葉小檗B.Vernae Schneid的根。
【性 味】 苦,寒。
【功 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瀉痢、黃疸濕疹、咽痛目赤、聤耳流膿、癰腫瘡毒
成分
主要含小檗鹼(berberine)、巴馬亭(掌葉防己鹼palmatine)、小檗胺(berbamine)、藥根鹼(jatrorrhizine),此外尚含有非洲防己鹼(咖倫明,columbamine)、尖刺鹼(氧化爵床鹼,oxyacanthine)、異漢防己鹼(isotetrandine)、木蘭花鹼(magnoflorine)等。
藥理
(1)小檗胺對大鼠肉瘤W256有顯著抑制作用,與環磷酰胺合用,作用相加,比單用兩者均強。異漢防己鹼對艾氏腹水瘤有抑制作用。巴馬亭、藥根鹼、尖刺鹼對小鼠腹水癌細胞對氧的攝取有抑制作用。
(2)小檗胺具有明顯的升高白細胞的作用。對環磷酰胺所致的大鼠及犬白細胞降低,腹腔注射小檗胺均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對血小板也有升高趨勢。
(3)此外,尚有抗病原微生物、降壓、利膽、抗炎等作用。
應用
主要適用於大腸癌、腫癌等。
(1)用於熱毒壅盛的結腸、直腸癌,症見大便次數增多,便時帶有膿血粘液,腹部脹痛,肛門灼熱等,常與敗醬草、白花蛇舌草、黃柏等配合應用。
(2)用於痰熱壅盛的肺癌,症見發熱、胸痛、氣急、口渴、便秘、咳嗽痰多等,常與蒲公英、地骨皮、石葦、佛耳草等配合應有。
(3)用於腫瘤患者經放療,化療後白細胞減少常與黃芪、當歸、女貞子、玄參等益氣養陰初血藥配伍應用。
生長環境
喜光、耐陰,喜疏鬆、肥沃土壤,耐瘠薄,適應性強。[1][2]
分布範圍
分布 雲南 貴州廣西 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