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鱈,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1810),硬骨魚綱鱈形目(Gadiformes)鱈科 (Gadidae)魚類的統稱。為世界性、冷水性重要上層或底層海洋魚類。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北部水域,個別種類如江鱈(Lota lota) 棲於江河。鱈,又叫"大頭魚"。下頜有一條大須,口大吻突,肉潔白如雪,生活在寒冷的深海中。肝臟含大量維生素A和D 。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鱈 | 拉丁學名 | 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1810) | 界 | 動物界 | 門 | 脊索動物門 | ||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綱 | 硬骨魚綱 | 亞綱 | 輻鰭亞綱 | 目 | 鱈形目 | ||
亞目 | 鱈亞目 | 科 | 鱈科 | 屬 | 鱈屬 | 種 | 鱈 | 英文名 | Pacific cod |
魚類
外形特徵
學名: Gadous macrocephalus
地 方 名: 大頭青、大口魚、大頭魚、明太魚、水口、闊口魚、大頭腥、石腸魚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一般體長25~40厘米,體重300~750克。頭大,口大,上頜略長於下頜,頦部有一觸鬚,須長等於或略長於眼徑。兩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牙。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3個,臀鰭2個,各鰭均無硬棘,完全由鰭條組成。
頭、背及體側為灰褐色,並具不規則深褐色斑紋,腹面為灰白色。胸鰭淺黃色,其他各鰭均為灰色。
產地
分布於北太平洋。我國產於黃海和東海北部。主要漁場在黃海北部、山東高角東南偏東和海洋島南部及東南海區。
產季
漁期有冬、夏兩汛,冬汛是12月至翌年2月份;夏汛為4~7月份。
鱈魚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北方水溫0℃~16℃的寒冷海里。
只要會動的東西,什麼都吃,吃得多,因此長得也快,約10年多就能長到1米大;繁殖力也強,體長1米左右的雌魚,一次可產300萬~400萬粒卵之多。 是集群性生活 。
世界上最不怕冷的魚,是南極的鱈魚。在南極寒冷的冰水中,它能夠凍而不僵。原來,這種魚的血液中含有一種叫糖肌的成分,功效和汽車的防凍劑相似。
南極鱈魚生活在南大洋比較寒冷的海域,甚至在位於南緯82°的羅斯冰架附近都有它的分布。它體長40厘米左右,體重為幾公斤,體型短粗,呈銀灰色,略帶黑褐色斑點,頭大,嘴圓,唇厚,血液為灰白色,沒有血紅蛋白。 [2]
生理功能是抗低溫,因此南極鱈魚除了作為重要資源而進行商業性開發外,它的抗凍功能也備受重視。
魚類生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一般魚類在-1℃就凍成"冰棒"了。南極鱈魚卻能在-1.87℃的溫度下活躍地生活,若無其事地游來游去。
原來,在南極鱈魚的血液中有一種特殊的生物化學物質,叫做抗凍蛋白,就是這種抗凍蛋白在起作用。
抗凍蛋白所以具有抗凍作用,是因為其分子具有擴展的性質,好像其結構上有一塊極易與水或冰相互作用的表面區域,以此降低水的冰點,從而阻止體液的凍結。因此,抗凍蛋白賦予南極鱈魚一種驚人的抗低溫能力。
種類
鱈魚通常是指鱈形目魚類,是海洋世界的大家族,已知約有500餘種, 捕撈種類屬鱈科、無須鱈科和長尾鱈科。
已知全世界鱈科魚類有50多種,它們中大多數分布於大西洋北部大陸架海域,重要魚種有太平洋鱈、大西洋鱈、黑線鱈、藍鱈、綠青鱈、牙鱈、挪威長臂鱈和狹鱈等。
狹鱈是鱈科中的重要種類,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北部,從日本海南部向北沿俄羅斯東部沿海,經白令海和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南岸、加拿大西海岸至[font color=#800080]美國[/font]加利福尼亞中部,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 。
參考來源
- ↑ 鱈形目, 藍色動物學,
- ↑ 世界上最耐寒的魚 南極鱈魚能在南極海區幾千米深處生活, 常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