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鱈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鱈魚

中文名: 鱈魚
學名:Eleginus gracilis(鱈科)
門:屬脊椎動物門(Vertebr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真骨魚綱(Division Teleostei)
鱈形目(Gadiformes)

鱈魚屬脊椎動物門(Vertebrata)。鱈魚多是生活在海洋底層和深海中下層的冷水性魚類,廣泛分布於世界的各大洋。其中鱈科和無須鱈科中有許多經濟價值極高的世界級重要經濟魚類。
鱈魚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可以活血祛癖;鰾可以補血止血;鱈魚的骨可以治腳氣;鱈魚胰腺含有大量的胰島素,可以從1kg胰腺中提取12000IU胰島素;鱈魚的肝臟可用於提取魚肝油(含油量20%~40%)。 [1]

主要種類

細身寬突鱈
學名:Eleginus gracilis(鱈科) 地方名:鱈魚
形態特徵:背鰭11~15,15~23,18~21;臀鰭20~24,19~22;胸鰭i-17-i;腹鰭6;尾鰭60。
體長形,稍側扁;尾柄顯著。頭較大。吻稍突出。眼較小,側上位。眼間隔寬平,微凸。口大,稍低。唇厚。下頜中央有1頦須。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後端達眼下方。兩頜及犁骨前端具數行細尖牙。鰓孔大。鰓蓋膜互連,與峽部分離,頭和體均被小圓鱗。側線1條,完整。背鰭3個,明顯分離,均由鰭條組成;第一背鰭始於胸鰭基後上方;第二背鰭略後於第一背鰭;第三背鰭位於第二臀鰭上方。臀鰭2個,第一、第二臀鰭分別與第二、第三背鰭相對。胸鰭側中位。腹鰭亞喉位,左、右鰭條相距遠,第二鰭條突出呈絲狀。尾鰭後端截形,或微凹。頭和體背側暗橄欖色,散布許多不規則雲狀小斑點側上方紫灰色,有暗色斑點,側下方黃褐色,腹部銀白色。各鰭淡黃白色或微紅,背鰭和尾鰭具白色邊緣。
地理分布: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從朝鮮半島(黃海)往西南至韓國仁川,東南到美國阿拉斯加州,白令海峽至楚科奇海,東至維多利亞島南部沿海。中國產於黃海、圖們江流域、黑龍江河口。
生態習性:為冷水性近底層魚類,棲息於較深水域,也進入河口、半鹹水及附近的江河流域。主要捕食小魚、甲殼動物。
經濟意義:為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重要捕撈對象,為食用經濟魚類之一。

太平洋鱈

學名:Gadus macrocephalus Tilesius (鱈科) 地方名:鱈魚、大頭鱈、大頭魚、大頭腥、明太魚
形態特徵: 背鰭 12~14,16-19,18-20:臀鰭 19-22,18-20;胸鰭 18-19;腹鰭ii-4;尾鰭41~44
體長形,稍側扁。尾部向後漸細。尾柄細且側扁。頭大。吻前端圓鈍,稍突出。眼中等大,側上位。口大,微斜。唇厚,下唇下緣有絨狀小突起。下頜聯合的下方有1頦須。下頜較上頜稍短。兩頜及犁骨有尖牙,外行頜骨牙較長較大。鰓孔大。鰓蓋膜互連,與峽部分離。外行鰓耙發達,內行鰓耙均呈小突起狀。鰓耙 3+17-19。鰓蓋條7。具假鰓。頭和體被長橢圓形小圓鱗。側線1條,完全。背鰭3個,明顯分離,均由鰭條組成第一背鰭始於胸鰭基略後上方;第二背鰭略後於第一背鰭;第三背鰭位於第二臀鰭上方臀鰭2個,第一、第二臀鰭分別與第二、第三背鰭相對。胸鰭側中位。腹鰭喉位,左、右鰭條相距遠,第二鰭條突岀,略呈絲狀。尾鰭後端淺凹形。頭和體背側淡褐綠色,散布許多暗褐色斑點,腹側淡白色。各鰭藍褐色,腹鰭和臀鰭色較淡。
地理分布: 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包括白令海峽、朝鮮半島、中國、日本、阿拉斯 加灣,南至美國洛杉磯沿海。中國產於渤海和黃海。
生態習性:為冷水性近底層魚類。喜群居,通常棲息於水深 15-250m 的海域。以 小黃魚、太平洋鯡等小型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個體較大,最大體長可達80cm。
經濟意義: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是北太平洋重要經濟魚類之一。

黃線狹鱈

學名:Theragra chalcogramma(鱈科) 地方名:明太魚、鱈魚
形態特徵:背鰭 13~14,18~19,21;臀鰭 22-23,21-23;胸鰭 19-20;腹鰭 6;尾鰭 42
體細長,呈梭狀,前部稍粗大,向後漸細,稍側扁。頭中等大。吻稍突出。眼中大側上位。眼間隔寬平,微凸。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端達瞳孔前緣下方。下頜中央有1短痕狀頦須。兩頜及犁骨前端具數行細尖牙。上、下頜外行牙較尖長。下咽骨有絨毛狀牙群。舌寬鈍,前端游離。鰓孔大。鰓蓋膜互連,與峽部分離。外行鰓耙細長,內行鰓耙鈍突起狀,鰓耙數 6+26。頭和體均被細小圓鱗。側線1條,完整。背鰭3個,明顯分離,均由鰭條組成;第一背鰭高,始於胸鰭基後上方;第二背鰭略後於第一背鰭;第三背鰭位於第二臀鰭上方。臀鰭2個,第一、第二臀鰭分別與第二、第三背鰭相對。胸鰭側中位。腹鰭喉位,左、右鰭條相距遠,第二鰭條突岀呈絲狀。尾鰭後端淺凹形。頭和體背側橄欖色,具 2~5 條暗色縱帶狀斑紋,縱帶狀斑紋間為黃色縱紋。腹側白色。背鰭橄欖色。胸鰭暗黑色。腹鰭與臀鰭灰色。尾鰭淡橄欖色。 地理分布:分布於北太平洋海域,包括鄂霍茨克海、白令海、朝鮮半島、日本、美國阿拉斯加州沿岸。中國產於黃海東部。
生態習性:為冷水性近底層魚類。常在接近 0℃水溫時聚集,生活於水深 30400m的水域,有時也在水面活動。主要捕食小魚、甲殼動物。最大體長可達 80cm。
經濟意義:是北太平洋重要捕撈對象之一,具有經濟價值 。

多棘腔吻鱈

學名:Caelorinchus multispinulosus Katayama(長尾鱈科) 地方名:鱈魚、腔吻鱈
形態特徵:背鰭Ⅱ-9~10,93~104;臀鰭 90-105;胸鰭 15~16;腹鰭 7;尾鰭1。
體細長形,前部稍側扁,向後漸細尖且側扁。頭較大,前部尖突,平扁,後部稍側扁。脊棱發達。吻尖長,突出。鼻窩位鄰近眼前方。眼長橢圓形,位於頭中部側上方口小,下位。上頜長大於眼徑,自鼻窩中部下方伸達眼後緣前上方。上、下頜具絨毛狀牙,牙群帶狀。頦部具1 須。鰓蓋膜在眼後緣下方與峽部互連,後緣有游離膜。鰓耙呈突起狀,有小刺。鰓耙數 1-2+6-8。頭和體被弱櫛鱗,鱗寬五邊形,櫛刺細尖,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喉部、胸部鱗刺較規則,近似輻射狀。側線1條,完整。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始於胸鰭基後上方,較高,第二硬棘最長,不顯著突出,為絲狀,可伸達第二背鰭前端;第二背鰭始於肛門的略前上方。臀鰭較第二背鰭發達。胸鰭較長,側中位,第三、第四鰭條最長,不達肛門。腹鰭始於胸鰭基後端下方,第一鰭條略突出呈絲狀。尾鰭細尖。體背側淡藍灰色,散布有許多明顯的蟲紋狀或雲狀不規則斑塊,體側稍下方也常有1或2 縱行暗棕黑色斑紋,沿第一背鰭基下方常有1 縱行小黑點。體下側銀色或淡藍白色。各鰭暗灰色。第一背鰭第二棘後灰黑色。腹鰭常有小黑點。口腔白色。鰓腔及各鰭暗色。
地理分布: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包括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中國產於黃海、東海。
生態習性:為深海底棲性魚類。主要棲息於泥砂底質水域。以多毛類、甲殼類為和南海主食。
經濟意義:肉可食用,經濟價值不高。

分布範圍

鱈魚廣泛分布於世界的各大洋,原產於從北歐至加拿大及美國東部的北大西洋寒冷水域。目前的主要出產國是冰島、加拿大、俄羅斯、挪威及日本的北海道。在中國,鱈魚主要產於渤海、黃海及東海北部,其主要漁場在黃海北部、山東高角東南偏東和海洋南部及東南海區,是北方沿海出產的海洋經濟魚種之一 。

生長習性

鱈魚是冷水性中下層魚類,為群居魚類,大部分生活在水溫為0~16°C的寒冷海里,成魚主要棲息在175-225米水層,幼魚在80-100米。成、幼魚均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性,成魚有從深水向淺水產卵洞游、幼魚有集群分布的習性。以無脊椎動物及小型魚類為食,如磷蝦、糠蝦、胡瓜魚、毛鱗魚等。夏、秋季棲息於黃海冷水區,冬季洄游於水深50~80 m的沿海泥底區越冬。一般4-5齡性成熟。產卵期在12月到翌年4月,盛期在1-2月,懷卵量為25-100萬粒,萬粒,沉性卵,卵徑為0.98-1.05 mm,受精卵在6-7°C水溫下12-17天孵出。

參考來源

  1. 鱈魚概述(附圖),中國動物主題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