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鳳山新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鳳山新城
圖片來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鳳山縣城自林爽文事件後,於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遷至下埤頭街(現今高雄市鳳山區),為與左營區鳳山縣舊城加以區別,遂稱之為鳳山縣新城

鳳山縣新城原有城門六座、砲台六座、土牆及莿竹二重城牆、護城河。經歷歲月摧殘,只餘城門一座、砲台三座,均列為鳳山縣城殘蹟,為市定古蹟[1]

特色

縣城城池本應只有東、西、南、北四門,鳳山縣新城另增建外北門小東門(或稱東便門),共六座城門。

鳳山縣新城的砲台為獨立式砲台,有別於鳳山縣舊城台北府城的附屬式砲台。

縣城形狀像靴子(或稱為心形、元寶形),為台灣中式城池中極為罕見。

歷史

  •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遷於下埤頭街。
  • 清嘉慶9年(西元1804年)興建四方共六座的城門。
  • 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正月,曹謹奉命擔任鳳山縣知縣,大規模實施水圳興築工程,即為曹公圳。
  • 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曹謹在六座城門上增建城樓,於四隅築建礮臺六座,並外濬環城濠塹再注入曹公圳圳水而成為護城河,使得新城的防禦能力大大提昇。在曹謹積極的建設下,新城更為堅固。
  • 清咸豐4年(西元1854年)修築土牆。
  • 日本明治36年(西元1903年),擴建鳳山街到苓雅寮道路而拆毀西門。
  • 日本明治40年(西元1907年),南部鐵道系統從打狗向東延長至九曲堂,鳳山也設置停車場,隨新道路的需求而局部拆毀北面的土牆和刺竹圍籬。
  • 日本昭和3年(西元1928年),地方政府以改善公共衛生為由,將清代縣城既有土牆和兩萬多株的刺竹加以剷除,進行今日中山路和光遠路的取直工程。

清代鳳山新城僅餘留部分殘跡,包括:東便門、平成砲台、訓風砲台、澄瀾砲台等。

  • 東便門門外的東福橋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潭美颱風來襲倒塌,二座橋墩已移至岸上保存。

城門

  • 外北門又稱<郡南第一關>,位於中正路與協和路交叉口北側,於外濠溝南側之頭隙地。外濠溝是連接柴頭埤赤山頂圳之圳道,為外護城河。清代建有外濠橋,通往台南府城、左營舊城要道。於日治時期被拆除。城門橫額題有「郡南第一關」,落款於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現存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及舊城。
  • 北門又稱<平朔門>,位於中正路上,中正路與光復路交叉口南側,在鳳山教會大門前北方。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清代建有內濠橋(亦稱內北門橋)。出北門後,為商賈匯集的外北門街,經過外北門,可通往台南府城。於日治時期被拆除
  • 大東門又稱朝陽門,位於龍山寺西側之中山路上。東門溪在清代可行船,通航至打狗港,東門與東門溪之空地為碼頭,故在清代東門外未建橋樑。於日治時期被拆除。內面橫額題有「東門」,落款於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現存於曹公廟外之碑林。

為鳳山縣新城唯一留存的城門,東福橋亦保存至今。因鳳山溪整治,東便門地基現在位於鳳山溪上。

橫額落款於清道光19年(西元1839年),原始形式不明,今日樣貌乃於民國95年(西元2006年)參考大東門舊照所修復。

  • 西門又稱<景華門>,位於光遠路上,中山西路與光遠路路口西側。西門內側為清代永安街,外側為內溝(護城河),清代建有西門橋,可通往打狗。現址是捷運橘線之鳳山站站體。於日治時期被拆除。
  • 南門又稱<安化門>,位於立志路上,五甲一路與立志路交叉口東側。南門外側為內濠溝,清代建南門橋,通往前鎮、草衙要道。於日治時期被拆除。

砲台

鳳山新城原設有六座砲臺,東北隅及西南隅各一,東南隅及西北隅各二,現今僅存東南隅的訓風砲臺,西北隅的澄瀾砲臺與平成砲臺三座。三座砲臺皆設在城牆轉角或轉彎處,形勢險要,形制皆異,推測係因地制宜,相度形勢所建。依次為弧形、八角形及長方形。

  • 平成砲台位於曹公廟後方,屬縣城西北隅,砲台呈長方形,外側為護城濠。內濠溝原從光復路以西南方向,流經農田水利會北側之水利地,經過平成砲台再往南流。內濠溝於日本昭和5年(西元1930年)改道,原光復路之內濠溝被填平。

橫額落款於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整修完成,保存最為完整。

  • 澄瀾砲台

位於鳳山國小西南側角落,屬縣城西南隅,砲台外側為內濠溝(護城河),沿護城河而建,方位朝西,砲台呈八角形。 橫額落款於清道光17年(西元1837年),兩側留有小段土牆;於民國88年(1999年)整修完成。砲台南側之內濠溝於民國72年(西元1983年)開闢縣立體育場時,改為下水道箱涵。

  • 訓風砲台屬縣城東南隅,臨鳳山溪及南側城濠匯流處,守衛鳳山溪前鎮河出海口之要衝。方位朝東南,呈不規則長弧形。現有訓風砲台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修護。
  • 迎恩砲台已拆除,橫額落款於清道光18年(西元1838年),現存於曹公廟外之碑林。

參考文獻

  1. 鳳山縣城殘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