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鑾鼻燈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鵝鑾鼻燈塔為台灣照射距離最遠的燈塔。
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鵝鑾鼻內,為著名歷史建築,燈塔所在地設有鵝鑾鼻公園,一度被認為是台灣最南端的標誌,後被台灣最南點地標所取代。
台灣八景之一
1881年,位於屏東縣鵝鑾鼻岬角,塔身為白色鐵造圓塔,是台灣本島最南的燈塔。燈樓面向西南方,背山臨海,並構築成砲壘形式,圍牆有射擊的槍眼,四周並築壕溝,使得鵝鑾鼻燈塔成為全國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是台灣擁有百餘年歷史的燈塔。
1962年,重修建成。換上國內光力最強的旋轉透鏡電燈,使得鵝鑾鼻燈塔不僅是國內光程最遠的燈塔,還享有「東亞之光」的美譽。為墾丁國家公園觀光勝地之一環,其地左瀕太平洋,面對巴士海峽,與菲律賓之呂宋島遙遙相對,波濤帆影,天水一色,自然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列為台灣八景之一。[1]
沿革
牡丹社事件
1867年(清同治六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從汕頭開往牛莊途中,在暴風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岩附近觸礁沈沒,船長夫婦和船員游泳登岸後,除一中國船員逃至打狗外,其他人均被龜仔角社(社頂)的原住民俘虜殺害,被稱為羅發號事件。
另外,1871年時琉球人也在南岬一帶遇難,被稱為八瑤灣事件,還因此引發1874年日軍攻台的牡丹社事件[2] 。美國和日本政府因此皆要求清朝在此處設燈塔。
清朝光緒年間興建
清廷於1875年於6月18日自打狗出發前往瑯嶠(今恆春)地區勘察燈塔建地,並支付一百銀兩向龜仔甪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原住民購買燈塔預定用地建塔。燈塔於1881年(清光緒7年)動工,1883年(清光緒9年)建成。由於當地是原住民的地盤,因此在興建前後,官方還派了五百兵力守護。 砲壘式的外觀與滿佈槍眼的圍牆,圍牆外還有壕溝,而整個塔區建築屋頂都是「蓄水坪」,雨水沿著水管集流到地面下九座花崗石蓄水池,水源自給自足,這些都是為了防止原住民的侵襲與圍困而建造的設施,也因此鵝鑾鼻燈塔成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武裝燈塔。建造費用總數為白銀20餘萬兩。
甲午戰爭後,1895年(清光緒21年)清軍在離台前,恆春知縣歐陽萱奉令秘密焚毀南台灣鵝鑾鼻燈樓、石牆,以及石路碼頭。燈塔在9月13日摧毀。
大日本帝國最南端的燈塔
在1898年(日本明治31年)日治時代時燈塔整修完成,是大日本帝國最南端的燈塔。
1904年(明治37年)燈塔架設電話線,是為恆春地區第一部電話。二次大戰時燈塔遭盟軍空襲毀壞。當時日本人重建的燈塔,白色的塔身在海拔五十五公尺,高出地面十八公尺,周圍一百公尺是鐵鑄圓柱形,內分四層,頂端有二萬六千燭光的一等白燭光,可照射二十海浬。
東亞之光
政府於1962年整修後,塔高21.4公尺,塔頂換裝新式大型四等旋轉透鏡電燈,經過大型旋轉透鏡後,光力為180萬-燭光,每十秒一閃,照射距離達27.2-海浬,是目前台灣光力最強的燈塔,被稱為「東亞之光」。
鵝鑾鼻為台灣南端海角,屬於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所以地理景觀上十分奇特,有怪石、巨礁及洞穴,海景更是一絕,被視為「台灣八景」之一。在1982年成立鵝鑾鼻公園,以燈塔為主體,規劃出鄰近50公頃的風景區。
交通資訊
(交通資訊常有變動,出發前請先向各交通場站確認。)
自行開車
台1線接台26線經指示到達。
大眾運輸
1.搭高鐵至左營站下或搭臺鐵至高雄站下-轉搭墾丁列車(9188路-往鵝鑾鼻)至鵝鑾鼻站下。[3]
2.搭高鐵至左營站下-轉搭墾丁快線(9189路-往墾丁)至南保力站下-轉搭墾丁街車(橘線-往鵝鑾鼻)至鵝鑾鼻站下。
參考文獻
- ↑ 交通部觀光局- 鵝鑾鼻燈塔> 屏東縣
- ↑ 淺談牡丹社事件,studwww.nou.edu.tw
- ↑ 交通部航港局- 鵝鑾鼻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