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會告訴你(周天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鳥會告訴你》是中國當代作家周天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鳥會告訴你
一
我一直堅信,有山,有樹,有水的地方,一定是百鳥齊鳴的天地。而有鳥的地方,一定是一個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祥和世界。
記憶中,山裡有很多鳥,山村的清晨都是在鳥鳴聲中醒來的。而山村的生活也是在鳥叫聲中,炊煙裊裊開始新的一天。
外婆說,我出生的那天早晨,就有好幾隻喜鵲站在門前那棵老核桃樹枝椏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把陰曆十月清冷的早晨,叫得溫暖如春,格外生動。我就是在喜鵲的歡叫聲里,呱呱墜地的。
二
雖然,我生活成長在有鳥的世界裡,但對於那些鳥能叫上名字的卻寥寥無幾。山里人大都是根據鳥的特點,來給它們起名字。比如,一種在麥子快熟的時節叫的布穀鳥,其叫聲很像「老婆放牛,快黃快熟。老婆放牛,快黃快熟。」人們就叫它老婆放牛鳥。還有一種經常在河溝里,在水面上飛行的鳥,落在那裡總是把長長的尾巴靈活地翹動着。於是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水翹翹鳥。」還有那個叫起來像,「王剛——哥等等我,王剛——哥等等我」的鳥,也是根據它的叫聲來叫它王剛鳥。而有關王剛鳥,那個弟弟和同父異母的哥哥王剛拿着親生母親交給他們不同的麻籽去山裡種麻,最後因他的麻沒有長出苗,而等死在大山裡的傳說,人們都耳熟能詳。
在山裡有一種說法,每年的春天,你聽到王剛鳥的第一聲叫,如果正在幹活,這一年你會非常忙碌,如果是躺在床上則會多病。如果你坐着則會清閒。
記得一個春天的傍晚,正在洗鍋刷碗母親,突然聽到了王剛鳥遙遠而又淒涼叫聲。母親端着盆出來去院子倒泔水時候,對正在院子洗腳的父親說,我今年又是忙碌的命了。
父親頭也沒抬說,咱們山里人,一年哪有清閒的時候?一個鳥叫,你也信?
母親不接話,倒了水默默地回到了屋裡。
儘管那種說法沒有任何根據,還是讓正在忙碌的母親發出無奈的嘆息。是啊,在那個困難的年代,為了我們姊妹幾個,母親何時停下過手裡的活計?忙完地里活,忙家務。忙完家務,忙着我們姊妹的穿戴。多少個漫漫長夜,閃爍的油燈搖曳着母親穿針引線的身影,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有人說,王剛鳥是杜鵑鳥。到底是不是,我真不清楚。
其實,有時候人們在現實中總結出來的東西,遠比書面上的東西形象,更讓人容易接受。比如,還有一種鳥身小如豆,像羊拉的屎,人就叫它羊屎豆子鳥。還有一種鳥羽毛紅的像火一樣,就就叫它火燕鳥。形象直觀。
三
鳥是森林的的主人,是大自然的歌者,更是季節的使者。
你看,春風剛輕輕地拂過山林,一隻布穀鳥就落在田邊的楊樹上了。它活躍着灰色靈巧的身體,在樹梢跳躍着,然後扯起嗓子清脆地叫一陣,再飛到山坡上林子裡叫。這時候,整個山裡的布穀鳥都叫了,聲聲不絕的脆鳴,把春的音信傳遍整個山村,用自己的聲音提示春的到來。人們便在它們清脆而又急促的叫聲中,揚鞭扶犁開始播種。
在人們開始春忙的時候,鳥們也開始做巢孵蛋了。一對喜鵲來河邊樹上察看地形,最後選擇在核桃樹頂端的枝岔上壘窩。喜鵲夫妻每天忙碌着叼來樹枝,茅草,為自己撫育後代構築家園。喜鵲壘窩很講究,不但有頂棚遮天,窩的四周還用泥巴糊,真正可以起到遮風擋雨效果。誰知道這夫妻倆辛辛苦苦剛把窩壘好,來了一對烏鴉和喜鵲爭窩。烏鴉這傢伙很懶散,總想坐享其成。它們築起的窩不能和喜鵲窩比,有天壤之別之分。烏鴉窩簡單又粗糙,母烏鴉窩在裡面就能露出大半個身子。那天早上,喜鵲為了保衛家園和烏鴉打架,把整個山村都吵得熱鬧非凡。
有一年剛開春,我們家剛蓋成的新房子屋檐下來了一對燕子。它們每天飛進飛出,在融融春光中辛勤地銜泥,壘成了一個漂亮窩。母親說,燕子是通人性的,來誰家做窩,誰家光景就好了。後來的幾年,每年的春天都來。燕子帶給我無數的希望和對未來的憧憬。
當春天過去,麥子抽穗的時候,老婆放牛的鳥就來了。夏日的早晨,空氣清新無比,太陽穿過樹梢,在山溝濕漉漉的空氣里閃爍着五顏六色的光環,你能看到無數的水分子在舞動。
我從牛圈裡拉出牛幫父親套牛槓場。牛尾巴悠閒地甩動着,把樹葉間射下來的陽光甩得粉粹,隨着露珠紛紛落地。
這時,老婆放牛鳥就在麥場邊一聲緊一聲的叫:「老婆放牛,快黃快熟,老婆放牛,快黃快熟」,叫得急而靈脆。它總是那麼守時守信地在這個季節,站在高高的樹梢,催促着麥子快黃快熟。這時候,人們也不敢怠慢,紛紛開始磨鐮槓場做麥收的準備。老婆放牛鳥叫的時候,黃瓜樓(黃鸝鳥)也不甘示弱,它大方地站在枝頭上,懶洋洋地,悠閒地舒展着漂亮的羽毛,發出清脆且而又嬌柔的鳴叫。
父親拽着牛韁繩,兩頭牛拉着碌碡,在麥場裡一圈一圈地轉着槓場。碌碡滾動着,碾壓着夏日的時光,碾壓着歲月的坎坷。 天高雲淡,一排大雁鳴叫着,緩緩南飛。它的離去告訴人們天冷了。大雁去後的某一個夜晚,你一開門會發現,昨夜一場落雪悄然而至,山村成了一片銀白的世界。雪後的靜謐,仿佛能讓你能聽到天籟之音。竹園裡的畫眉,第一個打破雪天的寧靜。它們在竹林間跳躍着,歡快的鳴叫,像是在舉辦一場歌詠比賽。這時,幾隻喜鵲也來湊熱鬧,落在地頭光禿禿的樹枝上,嘰嘰喳喳地叫,弄落樹枝上大片的積雪。
鳥們生活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忠實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布穀鳥告訴你春天來了要播種,老婆放牛鳥告訴你要麥收。南飛的大雁告訴你秋去冬來。還那翹着尾巴的水翹翹鳥,它們會用在水草中做巢的高低告訴人們今年是雨澇還是乾旱。如果它們的巢築在水草的底部,今年則會幹旱少雨,如果在水草的高處,則預示着今年雨澇河水多。
鳥也有煩人的時候。下雪後覓食困難鳥們,常常會飛到住戶的門前覓食。麻雀、火燕一些個頭小點的鳥會飛落在房子的牆頭上,落在院子裡,屋檐下,有的還從房山牆窟窿里鑽回去,在樓上里尋找吃的。喜鵲、啄木鳥,則會飛到院子邊上的樹上吃柿子。山里人有把柿子露天儲存的習慣,在樹上搭個棚子,鋪上玉米秸稈,把柿子倒在上面,讓柿子經受風吹日曬,雨雪霜打,這樣的柿子到來年春天吃起來會非常的甜美。山麻杆鳥更大膽,居然飛到掛在屋檐下玉米種子上,有的甚至落在掛在椽子上柿餅串上,肆無忌憚的吃。山麻杆鳥很皮臉不怕人,被人發現後,慢悠悠飛走,但它們不飛很遠,就落在院子邊的樹上,小聲的低語,好像在議論剛剛才開始美餐,一旦看到主人回到屋裡就忽地再飛過去,繼續它們的饕餮盛宴。
四
我曾在無數個春天去掏牆窟窿里、石堰窟窿里火燕鳥、麻雀的兒子,然後愛不釋手地直到把它玩死。我也曾在放牛的時候,掏回四隻野雞蛋,把它放在正在孵化小雞的老母雞身下,浮出四隻灰色帶紅羽毛小野雞,結果被老母雞發現不是自己親生,被活活啄死。門前的核桃樹上,有個樹洞裡每年都會有貓頭鷹孵蛋。那年我等它孵化成功後,爬上去逮出四隻小貓頭鷹回家玩。我把它扣在一個竹筐里看它們在裡面亂飛亂叫。傍晚的時候,貓頭鷹父母發現子女不見,聽到兒女們的呼喚,毅然飛到我家院邊枸樹上使勁對我地叫。那聲音,有乞求,有絕望。最後看我無動於衷,它們勇敢地像老鷹一樣,一次次憤怒地俯衝下來啄我的頭。為救兒女,它們拼了。
母親從屋裡出來也狠狠罵我,說我造孽,讓我把幼貓頭鷹給送回去。母親的責罵,貓頭鷹的利爪和尖嘴的懲罰,讓我屈服了。我只好把幼貓頭鷹送回了樹洞。狗改不了本性的我,第二年又爬了上樹去逮貓頭鷹。棲息在核桃樹洞的貓頭鷹走了,占據樹洞的則是一條蛇。當我把手伸進樹洞摸到蛇的冷冰後,嚇得差點摔下樹。我還在冬天裡,弄了一張黏鳥的網,在竹園裡網過畫眉。我把網着的畫眉,關在籠子裡,受困的畫眉不吃不喝,不叫不動,兩天就死了。我還逮過一隻山和尚準備教它說話,結果回來的當天,不小心就讓我家那隻不背鼠的花貓一口咬死吃了。我還套住過一隻金雞,在家餵了幾天。一天,金雞試圖逃跑,結果被綁在腿上的繩子纏住脖子活活勒死。
當突然有一天意識到,我對鳥所謂的喜歡是如此愚蠢的時候,山裡的鳥已經少了。最先消失的是我家屋檐下的那窩燕子,每年如約而至的它們突然不見了。然後是門前樹上的喜鵲沒有了,留下空落落的巢穴。河溝里的水小了,翹着尾巴滿河溝里唱歌的水翹翹沒有了;冬天偷吃我家柿子、柿餅的麻雀、火燕和山麻杆鳥也失去了蹤影;竹園的畫眉沒有了,沒有了清晨如約而至的清脆叫聲;山林的鳥少了,大山里沒有了鳥的歌唱,落雪的冬天,感覺異常的寒冷。
五
有資料顯示,全世界9000多種鳥類中,已有1200多種瀕臨滅絕。全球幾乎每個國家和地區都一種或者一種以上的鳥類面臨滅絕。在鳥類瀕臨滅絕的原因中,棲息地破壞和改變占百分之六十,人類捕殺占百分之二十九。鳥類專家還估算,每消失一種鳥,意味着和它伴生的90種昆蟲、35種植物、3種魚類隨之消失,同時,每兩隻鳥類的消失,必然會有一種哺乳類隨之消失。我國也是鳥類最多的國家,有1300餘種。但是,每年又會多少消失,正在消失,我不得而知。
曾經一個時期,粗放式的發展,無序的森林過度砍伐、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致使河水污染、人為傷害使鳥兒失去了家園。鳥們沒有了棲身的地方,只有選擇離開。
森林沒有了鳥的歌唱,就會死寂沉悶。山村沒有了鳥鳴,升起的炊煙都沒有生機;藍天沒有了大雁、雄鷹翱翔就顯得寂寥空曠;大海沒有了海鷗搏擊海浪,就缺乏波瀾壯闊之氣;湖泊沒有了野鴨水鳥暢遊就失去靈氣;草原沒有了雲雀,只剩下空洞和落寞。是的,再好的風景,缺少了鳥鳴,還會有什麼靈性和韻致?
那麼生活中,沒有了鳥鳴,會缺少什麼哪?
六
讓人欣喜的是,國家及時地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戰略,在着力調整產業結構,深化改革的同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既要金山銀山,又要青山綠水」,「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的科學論斷,為經濟建設和生態建設指明了方向。
我的家鄉河南省盧氏縣,更是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大生態建設融入城鎮建設,旅遊發展,建設美麗鄉村中。禁砍禁伐禁挖,嚴格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大力治理河道河流,加大環境治理,這些強有力的政策和治理措施使家鄉盧氏發生了可喜的變化。盧氏的山綠了,林密了,水清了,天藍了。清澈奔騰的洛河水,一路歡歌,招來成群結隊的白鷺在河面展翅飛翔,吸引一群群的野鴨和不知名的水鳥,在河裡時而覓食。洛河充滿了靈動,充滿了生機。盧氏縣也成為了中國百佳深呼吸示範城市。家鄉因綠色而精彩、因生態而美麗,成為你放鬆心靈,生養性情的養生福地。
七
每每路過洛河邊,我都會駐足,看這些鳥們。看鳥們在晨陽下那般悠閒,嬉戲覓食,心裡就泛溢出滿滿的幸福感。
經濟在發展,時代在變遷。快節奏的生活,忙碌的人們置身於繁雜的紅塵中,很難靜下心來享受一份心靈的寧靜,難得在大自然中尋得一份生命的充實。人們見慣了燈紅酒綠,霓虹閃爍,聽慣了車水馬龍的喧囂以及各種紛雜的吵擾,卻無暇顧及那些來自在森林,來自自然,來自身邊的聲聲鳥鳴。這些大自然饋贈和恩賜於人類的天籟,被忽略了。
一個地方生態和環境好與壞,人們不一定知道,但洛河畔的白色精靈會告訴你,活躍在盧氏青山綠山水間鳥們會告訴你!
鳥是人類的朋友,人類是否親近自然,鳥是最好的見證!
有道是,鳥擇良木而棲。一個地方能成為鳥的天堂,也一定會是人類的樂園。[1]
作者簡介
周天鶴,1964年生,河南盧氏縣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愛好文學三十餘載,用文字抒發感情,先後在報刊雜誌網站發表散文小說劇本等。有多篇散文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