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管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鵝管石為海產腔腸動物樹珊瑚科的櫟珊瑚Balanophyllia sp,以石灰質骨骼入藥。全年可採集,敲去雜石部分取條狀物即成。 [1]
形態特徵
三方晶系。晶體為 菱面體,也有呈柱狀及板狀者。集合體常呈鍾乳狀或緻密粒狀體產出。顏色大都為無色或乳白色,如含有混入物,則染成灰、黃、玫瑰、紅、褐等各種色彩。具玻璃樣光澤。透明至不透明。有完全的解理;可沿三個不同的方向劈開。斷面貝殼狀。硬度3。比重2.6-2.8。
分布情況
生態環境 釧乳石系含碳酸鈣的水溶液,經石灰岩裂隙,從溶洞頂滴下,因水分蒸發,二氧化碳散逸,使析出的碳酸鈣澱積而成,且自上向下逐漸增長,倒垂於洞頂。
資源分布 分布於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 、貴州、雲南等地。
鑑別
性狀鑑別
呈圓柱形或圓錐形,中空如和狀,長3-7cm,直徑0.5-1.3cm,管壁厚1-4cm。白色、淡黃白色。表面平滑,有的較粗糙,有顆粒或縱斜紋理。半透明至不透明。質硬脆,可折斷,斷面白色,具 玻璃光澤,中心具較大空洞,壁厚者可見淺黃色環層。無臭,味淡。
顯微鑑別
透射 偏光鏡下: 方解石呈結晶狀,其分布呈同心圓,似環帶狀結構,中心部分為孔洞。方解石光性特徵參見方解石條。
(1)取本品粉末約0.2g,加 稀鹽酸5ml,即泡沸,並產生大量氣體,將此氣體通入 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產生白色沉澱。(檢查 碳酸鹽)
(2)取上述反應後的溶液,濾旱災, 濾液加 甲基約指示液2滴,用氨試液中和,再滴加鹽酸至恰呈酸性,加 草酸銨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澱;分離,沉澱不溶於 醋酸,但可溶於 鹽酸。(檢查鈣鹽)
(3)取鉑絲,用鹽酸濕潤後,蘸取粉末少許,在無色火焰中燃燒,火焰即顯磚紅色。(檢查鈣鹽) 紅外光譜 定性分析:IR λKBrmax cm-1:1420,873,708。
藥用價值
【性狀】
甘;咸;溫;無毒
【性味歸經】補肺, 壯陽,通乳。用於 肺癆咳嗽氣喘,吐血, 陽痿, 腰膝無力,乳汁不下等症。
【功效分類】 [2]
補益藥
【功能主治】
肺癆咳喘, 胸悶、陽痿治肺癆咳喘,胸悶,陽痿,腰膝無力, 乳汁不通。
【選方】
治一切勞,咳嗽壅滯,胸脯 痞滿: 鵝管石、 雄黃、 佛耳草、 款冬花各等分。上為末。每服用藥一錢,安在香爐子上焚着,以開口吸煙在喉中。(《宣明論方》 焚香透膈散)
【用藥禁忌】
實熱及 陰虛火旺者禁服。
【用法用量】
內服: 煎湯,9-15g,打碎先煎;研末,0.3-15g,或入丸劑。
【備註】
(1)廣西地區有用核珊瑚科動物核珊瑚Caryophyllia sp.的石灰質骨骼做鵝管石。
(2)吉林、遼寧、甘肅、山東、湖北、湖南、廣西、雲南部分地區有以 滴乳石(鍾乳鵝管石)作鵝管石用。
【中藥化學成分】主要成分為 碳酸鈣( CaCO3)。此外,尚含少量 鎂、鍶、鋇等。鵝管石主要成分與 鐘乳石一致,僅 微量元素成分略有不同。
製作方法
【炮製方法】
1.鵝管石:取原藥材,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打碎。生品擅於溫肺化痰,通利乳汁,多用於 肺虛咳喘,乳汁不下。
2.煅鵝管石《醫學入門·本草》:「煅研。」現行,取淨鵝管石,置適宜的容器內,用無煙 武火加熱,煅至紅透,有 臭氣逸出時取出,放涼,搗碎或研細。
3.醋淬鵝管石:取淨鵝管石裝入罐中,置武火上煅呈紅透,趁熱傾入醋中淬透,冷後碾碎。每鵝管石100kg,用醋25kg。制後易於粉碎,溫腎 壯陽力強,多用於 腎虛氣喘, 陽痿 不舉。
飲片性狀:鵝管石參見「藥材鑑別」項。煅鵝管石灰白色或灰黑色,質酥鬆。有焦臭氣。醋淬鵝管石形如娥鵝管石,具酸醋氣。貯乾燥容器內,置乾燥處,防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