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鶴立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鶴立鎮,隸屬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地處湯原縣東部、小興安嶺東南部的阿凌達河流域,東與吉祥鄉毗鄰,南與佳木斯市郊區蓮江口鎮接壤,西南與永發鄉相連,西與伊春市南岔區晨明鎮、金山屯區豐茂林場相鄰,北與鶴崗市東山區新華鎮為鄰,2018年,區域面積83.0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9192人。鶴立鎮,因松花江二級支流鶴立河流經鎮域而得名。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黑龍江將軍奏准,擬於「鶴立岡」設置鶴岡縣,隸屬興東道;因荒務初放,人口較少,未正式設治。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置鶴立區。1965年7月,鶴立鎮又劃回湯原縣。1984年,復稱鶴立鎮。截至2019年10月,鶴立鎮下轄11個行政村。2018年,鶴立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1]

中文名: 鶴立鎮

別 名: 鶴立崗

行政區劃代碼: 230828102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

地理位置:湯原縣東部

面 積: 83.01 km²

下轄地區: 1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鶴立鎮文化街

電話區號: 0454

郵政區碼: 154700

氣候條件: 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東風石海、十二烈士紀念碑、英雄廣場

火車站: 鶴立站(鶴崗線三等站)

車牌代碼: 黑D

人 口: 19192人(2018年戶籍人口)

建制沿革

名稱由來

鶴立鎮,因松花江二級支流鶴立河流經鎮域而得名。

建制沿革

鶴立鎮,原稱鶴立街。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於鶴立地方設立荒務分局,出放「鶴字段」毛荒。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黑龍江將軍奏准,擬於「鶴立岡」設置鶴岡縣,隸屬興東道;因荒務初放,人口較少,未正式設治。

民國三年(1914年10月),於鶴立設湯原清丈分局。

民國五年(1916年),將鶴立崗劃為湯原縣第五區。

東北淪陷後,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1日),偽滿公布,設置鶴立縣,偽縣公署駐鶴立鎮,並改稱鶴立街,隸屬三江省。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設置鶴立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撤銷鶴立縣,並於湯原縣,仍設鶴立區。

1950年,改為第七區。

1956年2月,設置鶴立鎮。

1958年10月,改稱鶴立鎮人民公社。

1959年1月,將鶴立鎮劃歸鶴崗市管轄。

1965年7月,鶴立鎮又劃回湯原縣。

1984年,復稱鶴立鎮。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鶴立鎮,地處湯原縣東部、小興安嶺東南部的阿凌達河流域,東與吉祥鄉毗鄰,南與佳木斯市郊區蓮江口鎮接壤,西南與永發鄉相連,西與伊春市南岔區晨明鎮、金山屯區豐茂林場相鄰,北與鶴崗市東山區新華鎮為鄰,區域面積83.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鶴立鎮鎮域內地貌東部和南部為平原地帶,屬丘陵溫和干雨區,土地肥沃,阿凌達河、烏龍河流經鎮內,鎮域平原地帶沼澤較多,大的面積約23萬平方米,小的約30平方米。

氣候

鶴立鎮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風大幹旱,夏季溫潤多雨,多西南風,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寒冷乾燥,多西北風;年平均溫度1-2℃,7月份最高氣溫35℃左右,平均氣溫22℃,1月份最低氣溫低-41℃,平均氣溫-22℃,年有效積溫2100℃-2400℃;年平均降水量570-640毫米,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無霜期100-115天,霜期在9月15日至5月30日。

水文

鶴立鎮境內河流屬松花江水系,流長76千米,流域面積550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鶴立鎮轄繼東、忠誠、和平、團結、新安、東鮮、建平、太平、強盛、民盛、北盛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鶴立鎮文化街。截至2019年10月,鶴立鎮下轄11個行政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鶴立鎮地熱資源豐富,地下水質量優良,可供長期使用;位於鶴立鎮西北50公里的東風山金(鐵)礦,金(鐵)礦石資源豐富;相鄰吉祥鄉地下勘測天然氣資源日產量可達7萬立方米。

水資源

鶴立鎮有阿凌達河、烏龍河等河流流經鎮內;阿凌達河全長76公里,河寬10—16米,水深0.8—1.5米,流域面積550平方公里;山溪性河流,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為結冰期;上游為林區,分布有多座林場,產紅松、楊、樺等木材;中下游為農業區。

生物資源

鶴立鎮有有狍、鹿、野豬、野雞、蛇、兔等多種野生動物;有草魚、狗魚、鰱魚和鯽魚等多種水產資源。有烤煙、食用菌、蔬菜、瓜類等多種經濟作物;有紅松、楊樹、樺樹等多種林木資源。

人口

2011年末,鶴立鎮轄區總人口42000人。

2015年,鶴立鎮全鎮總人口2016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萬人;朝鮮、滿、回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9.3%。

2017年,鶴立鎮常住人口13991人。

2018年,鶴立鎮戶籍人口19192人。

經濟

2011年,鶴立鎮農業耕地面積8.3萬畝,人均5.4畝;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生產糧食3.7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存欄2.8萬頭,奶牛存欄612頭,羊存欄1323隻,肉牛存欄926頭,家禽存欄10萬羽:2011年,生產豬肉2005噸,牛肉40噸,羊肉12噸,禽肉47噸,禽蛋689噸,鮮奶1573噸。

2011年,鶴立鎮工業總產值2億元;2011年,財政總收入5528萬元,比上年減少2.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07萬元,比上年減少76%。

2018年,鶴立鎮有工業企業59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交通

2011年,鶴立鎮境內有國道鶴大高等級公路過境,境內長1.5千米,設有進出口1處,通往鶴崗;哈肇公路、湯綏公路過境,境內長4.5千米;鄉村道路25條,總長687千米。年客運總量13.2萬人次,年貨運總量11.5萬噸;鶴崗鐵路設有鶴立站(三等站)。2011年末,鶴立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2.55千米;橋樑3座。

社會事業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鶴立鎮有鎮文化活動中心1個,面積430平方米;村文化活動場所4個,面積500平方米,主要開展村屯業餘文化活動,年開展30場次;農家書屋11個,藏書3萬冊;有業餘攝影、書法、美術、文學創作人員50餘人;2011年末,中型公共健身場地2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6%;2011年末,廣播喇叭入戶率100%;有線電視用戶4050戶,入戶率80%。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鶴立鎮有公辦幼兒園1個,在園幼兒120人;民辦幼兒園7個,在園幼兒230人;小學1所,在校生1000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552人,專任教師62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鶴立鎮有醫院3個,衛生所11個;病床550張,醫護人員500人,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1張。

社會保障

2011年,鶴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98戶,人數2818人,月人均208.8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01戶,人數2167人,月人均83.7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人,支出4.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9人,支出5.22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2.22萬元。

歷史文化

十二烈士犧牲地

位於湯原縣鶴立鎮中心大街中段路南(今鶴立醫藥批發站院內)。1933年秋,湯原地下黨組織有了很大的發展,全縣共有208名黨員,反日救國會員擴大到1400名,各區廣大群眾的反日情緒極為高漲,引起日寇的恐慌。10月4日,湯原鶴立兩地日本憲兵隊同時出動,向湯原各地抗日組織實行大規模洗劫,中共湯原中心縣委所在地的校屯、新農莊被日本憲兵隊包圍,100多名群眾被逮捕,用幾輛大車拉到鶴立日本憲兵隊,在叛徒李元晉辨認下,湯原中心縣委書記裴治雲、組織部長崔圭復、縣委委員金成剛(女)、共產黨員鄭重久、孫哲龍、金術龍、李振永、林國鎮、團員石光信(女)、孫明玉(女)、金峰春及革命群眾柳仁化被敵人嚴酷審訊,這十二名志士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後被秘密活埋於駐鶴立日本憲兵隊後院(今鶴立醫藥批發站院內),此期間,全縣各地黨組織均遭到不同程序的破壞,縣委機關遷到太平川。1982年8月,中共湯原縣委、湯原縣人民政府,在十二烈士犧牲地建立一座紀念碑。

雲階中學遺址

位於湯原縣鶴立鶴農機廠院內。為培訓師資,興辦教育事業,適應掃盲需要,迎接全國解放,鶴立縣在1946年春根據上級指示,創辦了「雲階中學」。顧名思義,是為了紀念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軍長夏雲階烈士而命名的。雲階中學校址設在原日本小學,現為鶴立農機廠。當時開設三個班:初中一年、二年和補習班。除本縣學生外,還有佳木斯、樺川的學生前來報考,共招收學生130多名,校長白露,是由延安抗大調來的,教師梅國華、李愚、於雄飛、楊忠是由東北軍政大學調來的,還有本縣的朱志學、馮克義、汪潤斗、劉兆鋒等。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碑

位於湯原縣鶴立火車站東側,英雄廣場中央。1946年,鶴立縣政府為了紀念支援東北反日本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蘇聯紅軍戰士,在鶴立鎮火車站東側車站廣場中央建立兩座紀念碑,北側一座為立方梯形,紅磚砌築外抹水泥,南邊的一座為尖狀體峪質台階上築一尖狀碑體,頂部有一紅五星,紅磚砌築,外扶水涮石面。

英雄廣場

鶴立鎮英雄廣場位於鶴立火車站東側,為鶴立鎮面積最大的廣場。

濱河公園

濱河公園位於鶴立鎮哈肇路兩側,阿凌達河岸邊。

榮譽稱號

2014年,鶴立鎮入選全國重點鎮名單。

2020年12月23日,獲黑龍江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20年黑龍江省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視頻

鶴立鎮太平村黨支部解放思想大討論微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