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鷓鴣天·和昌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棄疾(愛國詩人) 原圖鏈接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鷓鴣天·和昌父》是南宋辛棄疾的作品之一。

辛詞以其內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上的創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後的劉克莊[1]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後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後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鷓鴣天·和昌父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2]、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早年經歷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於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贊雖在金國任職,卻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夠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因為辛棄疾的先輩和金人有不共戴天之仇,並常常帶着辛棄疾「登高望遠,指畫山河」(出自《美芹十論》),同時,辛棄疾也不斷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藝術風格

宋詞在蘇軾手中開創出一種豪放闊大、高曠開朗的風格[3],卻一直沒有得到強有力的繼承發展。直至南渡之初張元干張孝祥葉夢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恥為主題的詞,才較多繼承了蘇軾的詞風,起到一種承前啟後的作用。但他們的這一類詞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為內心激情所支配的結果,而沒有成為有意識的藝術追求,也沒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題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棄疾出現在詞壇上,他不僅沿續了蘇詞的方向,寫出許多具有雄放闊大的氣勢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視一切陳規的豪傑氣概,和豐富的學養、過人的才華,在詞的領域中進行極富於個人特色的創造,在推進蘇詞風格的同時也突破了蘇詞的範圍,開拓了詞的更為廣闊的天地。

視頻

鷓鴣天·和昌父 相關視頻

南宋三百多年才出了一個辛棄疾
濟南歷城區的南宋詞人辛棄疾,是真正的文武雙全之人

參考文獻

  1. 劉克莊簡介,詩詞在線
  2. (南宋豪放派詩詞主要人)豪放派的詩詞代表作,品略圖書館,2020-12-23
  3. 走進宋詞(16) ,個人圖書館,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