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揚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鷹揚府官署名。隋開皇中府兵制軍府名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隋大業三年(607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改二將軍為鷹揚郎將、鷹揚副郎將。
設置作用
軍府按「中外相維、重首輕足」的方略,分置在京城及衝要地區。12衛除臨時受命征伐外,平時主要擔任京城宿衛和其他軍事要地或重要設施的駐守。府兵與禁兵及其他軍隊相互為用,相互鉗制,以便皇帝控制軍隊和維護全國統一。[1]
歷史沿革
鷹揚府隋開皇中置驃騎將軍府,每府置驃騎﹑車騎二將軍。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驃騎府為鷹揚府,改驃騎將軍為鷹揚郎將,車騎將軍為鷹揚副郎將(鷹擊郎將),隸於各衛,統領府兵。唐代改稱折衝府,其主官改稱折衝都尉﹑果毅都尉。 府是隋朝的軍隊編制,相當於中國的軍區,而每一個衛府之下都有一個鷹揚府,相當於團。 隋朝沿襲和發展了西魏、北周府兵制。在皇帝直接統轄下,設立12衛府。每衛府統1軍,置大將軍1人,將軍2人;下轄驃騎府、車騎府,分置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再下設大都督、帥都督、都督。煬帝時,改驃騎府為鷹揚府,置鷹揚郎將,並取消將軍、都督等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