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鷹的品性(段海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鷹的品性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鷹的品性》中國當代作家段海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鷹的品性

鷹是食肉性猛禽,飛行技術相當精湛,能輕易飛越海拔7000米以上的山脊,能在高空翻筋斗、俯衝和盤旋上升,是動物中飛的最高、飛行技能最高超的飛禽。鷹在飛翔中能輕而易舉地捕捉到空中飛行的小鳥,也能易如反掌地高空俯衝捕捉到地面上奔跑的老鼠、兔子和蛇等小動物,大型鷹還能在飛翔中抓捕到羊和小鹿等。鷹即使在千米以上的高空翱翔,也能敏銳地嗅到、或發現到地面上的腐肉或獵物,是鼎鼎有名的千里眼。鷹有一副強壯、銳利的爪,用於捕捉動物和撕破動物的皮肉。它的喙很大、很強,彎彎的像個鈎子。鷹的胃腸發達,消化能力極強,吃下去的老鼠等肉食,一會兒功夫就被消化得精光。不能消化的如稻草,鷹的脹會將它們裹成團狀吐出去。鷹的翅膀長、且寬大,仿佛飛機的機翼一般,準確地說飛機的機翼像鷹的翅膀。鷹身體矯健、體態雄偉,在空中翱翔姿態舒展優美;鷹機敏、獨立、勇敢、傲視群雄,不可一世,性情兇猛、殘暴。鷹一直以來是人類製造飛行器模仿的對象,也是飛行人員研究學習飛行的榜樣和楷模。

鷹如此兇猛、強悍,宛如一名勇敢、智慧的鬥士,是因為它們從出生就經受了嚴格、殘酷和不近人情地訓練和教育。小鷹們出生不久母鷹便減少餵食,驅使小鷹之間互相爭食,直至強者吃掉弱者,母鷹和父鷹也不為喪子而傷心,反而在一旁鼓勵強者。小鷹出生六七天,母鷹就會殘酷地折斷小鷹的翅膀中的骨骼,然後將其從高處推下,小鷹掙扎着飛翔,沒有飛翔起來的就會摔死在懸崖下;飛翔起來的翅膀得到了供血,短時間就會痊癒,而痊癒後的翅膀鋼強有力,之後能自由翱翔天空。其實小鷹在哺乳期,母鷹就給它們毅然決然地斷食了,既就是小鷹餓的耷拉着腦袋,母鷹也不可憐自己的孩子,只有小鷹餓得快要一命嗚呼,突然「呼」的發出極具震撼的尖利、剛烈的嘶鳴,母鷹才會給其餵食。能在絕望中不倒下,而且憤怒,並發出如此嘶鳴者,才能贏得母鷹餵食,這隻鷹才是一隻真正的鷹。

大多數鳥類喜歡陽光、草地、鮮花和河流,愛好成群結隊,嘻嘻哈哈、吵吵鬧鬧,喜歡從中尋找歡樂,享受幸福。但鷹卻不同,他們總是隱身在洞穴之中,外面怎麼熱鬧、喧鬧,它們從不張望、不參與。鷹對天氣要求極高,但凡出行或捕食,必須是陽光明媚,颳風下雨絕對看不見鷹在天空飛翔。鷹十分愛護自己的羽毛,下雨、下雪和颳風,鷹寧願餓着,也不讓自己的羽毛淋雨、落上雪花和被風肆虐。鷹愛惜羽毛,一生中從來不讓自己的羽毛遺失。

鷹的壽命是鳥類中最長的,大致能活七十歲。鷹在四十歲時要做一次無比痛苦的重要決定,因為這個階段已經老化彎曲,影響進食;雙爪結繭老化,抓捕獵物不很自如;羽毛也厚厚地堆積在一起,輕盈自如的飛翔有些影響。這時候,鷹都要選擇一次生命重生,躲在一處不被任何鳥獸打擾的懸崖,用一百五十天左右的時間讓自己新生。鷹在飛翔中突然撞向懸崖,把結繭的喙狠狠地磕在岩石上,使老化的喙脫離嘴部,鷹滿嘴流血飛回洞穴,忍痛等待新喙重生。這期間還有用新長出的喙把雙爪上的老趾甲一個個拔掉,等長出新趾甲後又將老羽毛扯掉,長出新羽毛,這才算重生,這樣鷹又增添三十年的生命歲月。這一系列的生命更新充滿了巨大風險,不少鷹在這期間痛死或飢餓死。

鷹對死亡決絕的態度令人驚嘆。鷹老了不會等死,它感到自己快不行的時候,就飛到懸崖中,一頭撞向岩壁,在懸崖谷底留下一朵鮮紅的生命之花。

鷹成長的每個階段處處都充滿兇險,鷹的一生都在自我完善、自我挑戰中艱難生存,在生與死的邊緣穿行;鷹的精神也是從艱難困苦中被激活和激發出來的。 [1]

作者簡介

段海生,常用名段海森,就職於中國銀行寶雞分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