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的鑑別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麥冬的鑑別方法
目錄
【鑑定中藥材名】
麥冬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分布於河北、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台灣、雲南、貴州、四川等省區。在浙江、四川、廣西等地有大量栽培。
【藥材來源鑑定】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乾燥塊根。該植物鬚根及葉似麥,凌冬不凋,故名麥冬。
【藥材歷史考證】
麥冬,原名麥門冬,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云:「生山谷肥地,葉如韭,肥澤,叢生。采無時,實青黃。」《本草拾遺》曰:「出江寧小潤,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葉,大小有三四種,功用相似,其子圓碧。」《本草圖經》曰:「今所在有之,葉青似莎草,長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黃白色,有鬚根,作連珠形,似擴麥顆,故名麥門冬。
四月開淡紅花如紅蓼花,實碧而圓如珠。江南出者,葉大者苗如鹿蔥,小者如韭。大小有三四種。功用相似,或雲吳地者尤勝。」並附「隨州麥門冬」、「睦州麥門冬」圖。根據以上本草所述及附圖考證,可見古代藥用麥門冬不止一種,可能包括麥冬屬(Ophiopogon)和山麥冬屬(Liriope)的多種植物。《本草綱目》曰:「古人惟用野生者,後世所用多是種蒔而成。……浙中來者甚良,其葉似韭而多縱紋且堅韌為異。」李時珍所述產浙江、人工栽培的麥門冬與今所用麥門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相符。
【植物形態鑑定】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株高12~40cm。鬚根的中部或先端常有膨大部分,形成紡錘狀肉質小塊根。葉基生成叢,禾葉狀,長10~50cm,寬1.5~3.5mm,具3~7條脈,邊緣具細鋸齒。
花葶長7~15cm,總狀花序穗狀,頂生,長3~8cm;小苞片膜質,每苞片腋生1~3朵花;花梗長3~4mm,關節位於中部以上或近中部;花被片6,微下垂,不展開,披針形,長約5mm,白色或淡紫色;雄蕊6,着生在花被片基部,花葯三角狀披針形;子房半下位,3室,花柱長約4mm,較粗,寬約1mm,基部寬闊,向上漸狹。漿果球形,直徑5~7mm,早期綠色,成熟後藍黑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藥材性狀鑑定】
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
【藥材顯微鑑定】
本品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根被為3~5列木化細胞。皮層寬廣,散有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有的針晶直徑至10μm;內皮層細胞壁均勻增厚,木化,有通道細胞,外側為1列石細胞,其內壁及側壁增厚,紋孔細密。中柱較小,韌皮部束16~22個,各位於木質部束的星角間,木質部由導管、管胞、木纖維以及內側的木化細胞連結成環層。髓小,薄壁細胞類圓形。[1]
【藥材理化鑑定】
取本品的薄片,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淺藍色熒光。
【商品規格】
1.浙麥冬
一等:乾貨。呈紡錘形半透明體。表面黃白色。質柔韌。斷面牙白色,有木質心。味微甜,嚼之有黏性。每50g150隻以內。無鬚根、油粒、爛頭、枯子。
二等:與一等區別為每50g280隻以內。
三等:與一等區別為每50g280隻以外,最小不低於麥粒大。油粒、爛頭不超過10%。
2.川麥冬
一等:乾貨。呈紡錘形半透明體。表面淡白色。斷面牙白色,木質心細軟。味微甜,嚼之少黏性。每509190粒以內。無鬚根、烏花、油粒、雜質、霉變。
二等:與一等區別為每50g300粒以內。
三等:與一等區別為每50g300粒以外,最小不低於麥粒大。間有烏花、油粒,不超過10%。
【採集加工】
夏季採挖,洗淨,反覆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千,除去鬚根,乾燥。
【飲片炮製】
除去雜質,洗淨,潤透,軋扁,乾燥。
【性能功用】
甘,微苦,微寒。歸心經、肺經、胃經。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肺燥乾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用法用量
內服:6~12g,水煎服。
【附註】
置乾燥處貯藏,防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