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子的情感(王自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子的情感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麥子的情感》中國當代作家王自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麥子的情感

五月是麥子成熟的時節。金黃的麥浪翻騰,天地之間都被這金光涌滿。這是一片黃海,黃海漲溢,灌滿了每一塊平原,每一座村與村之間的縫隙。大地就在這黃燦之中沉醉了。充盈着欣喜、麥香,還有一種情慾的氣息。一條條鄉間小路繃得緊緊的,像拉緊了的弓弦,用手一觸碰就錚錚有聲。人聲驢聲架子車聲,一片雜亂地走過。農人們走向田野,就像漁夫走向大海,獵人走向高山,勇士走向戰場。

鐮刀霍霍,驢吼聲聲。一場收割的戰爭開始。

金黃的麥穗挺立在原野上,亭亭的,一簇簇,獨立又團結地聚在一起。風卷麥浪,麥子就迎風抖動,展現着一種獨特的風采。

麥子,這古老的食物,這最馴順最溫柔的草木。它把精華都給人類了,它和人的生命血脈相依,它的膚色它的基因它的血脈都融進這人體之中了。我想世界上,沒有一種情感能比得上農人對麥子的情感。特別是老農,金黃的麥浪翻騰時,農人就睡不着覺了,一天幾趟到田頭看着,蹲着,摸着,嗅着。那目光是那樣溫柔,那動作是那麼輕柔,就像兒女看着母親,就像少女看着情郎,就像夸父看着太陽。捋一把,搓去浮皮,在嘴裡咬一咬:熟了,皺紋就在臉上一圈圈蕩漾,像是擁有最神奇的珍寶。

麥子,就是人類的太陽,就是耀目的珍寶。

你看一粒粒麥粒,多麼飽滿,多麼結實,又多麼圓潤。流線型的線條,偏偏中間又有一個凹。這代表了女人曲線的身體。不是有什麼學家說小麥是陰性,大米是陽性嗎?這麥子就是大地之母。正是麥子,哺育了人類,養育了人類成長。想一想,這麥子也是神奇,那么小,那麼玲瓏,磨開來,卻是雪一樣的粉。白白的,漫天的雪,卻又那麼筋道,那麼柔韌。蒸、煮、煎、烙,都那麼帶勁。

秋耕冬萌。這綠綠的麥芽一樣的麥子,萌出來,廣漠的原野就被一種綠意覆蓋,這層蒙蒙的清綠,這軟軟的柔柔的綠袍,搖動着,那麼柔,那麼嫩,那麼新,就像一汪淺淺的綠海。淹沒了田園,大地,還有農人的心。它有韌性,開春前的麥子是不怕踩的,也不怕牲口咬,不怕踩,不怕踏。麥子也有智慧,善於等待,忍耐,冬天越寒冷,它們就越能耐住性,越精神。等到開了春,麥子就伸展筋骨,抖擻精神,挺挺地往上長了。

立春,驚蟄,雨水,小滿,大滿。這不都是對麥子說的嘛?麥子秀葽,抽穗,循着時序的輪迴,循着詩經的步伐,像絕代佳人,淺笑着,搖擺着,一步步走來。農人們通過麥子安排它們的日子。安排他們的生產。安頓他們的悲喜。麥子雖小,卻決定着一個王朝甚至民族的命運。無數的麥粒匯聚在一起,是一汪深沉的海。能浮沉一個朝代,興衰一個民族。中華民族是麥子養育的,它帶着麥子的靈魂和秉性。樸實,堅韌,頑強,深深地匍匐大地,卻又那樣的剛毅,那樣的頑強。有着草的生命力,又有草沒有的豐盈。

每到麥收過後,麥子顆粒歸倉了,孩子老太太總是要拾麥子,挎了小籃子,拾那麥田裡沒有遺落的麥穗。村里場上嵌入地皮里的麥子,奶奶也要一粒粒摳出來,用抖抖索索,骨節粗大的手。一粒麥子他們都不捨得浪費呀。浪費麥子,就是對天的不敬呀,是要遭罪的。在農人心中,麥子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們是用看待神一樣的眼光看待麥子的。麥子是上天的饋贈。由此到一粒饃花也不能掉。一塊餅掉在黃土地上,也要拾起來,撣撣土吃掉。惜物和敬畏,是他們的秉性。

我常常想,我們民族的圖騰為什麼是龍呢?如果要算,真該是麥子。麥子是生存的信仰,力量的源泉,也是我們生存的希望。我們民族為什麼崇尚黃呢,因為麥子是黃的呀。

飽滿的麥子,多像一個獨木舟,劃着一個古老的民族,從遠古一步步走來。也劃着人類的文明,從遠古走向未來。[1]

作者簡介

王自亮,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