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田(趙雨)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田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麥田》中國當代作家趙雨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麥田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麥田》對那片「麥田」的舞美布景,導演何平說過,沒有麥田就沒有這部戲,他看南方的麥子太矮,不出效果,就去東北找,走到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才選中。呈現在銀幕上的景色確實怡人,那一望無際的金黃色麥田,每株麥子麥穗飽滿,麥芒細長,微風一吹,迎風飄展,如波浪般。角色置身這樣的環境中,天人合一,物我兩忘。鏡頭勾勒出的其他場景(無論人物造型,畫面構圖、色調),也都美到極致,可看出導演在造型上的用心。

其次值得肯定的是《麥田》的切入口,何平是研究過《史記》的,《麥田》的情節根據史實改編:秦國和趙國交戰,趙國敗北,被秦人坑殺了40萬士卒,想回家收麥子的士兵「暇」和貪生怕死的「輒」以逃兵身份誤入趙城「潞邑」,謊稱趙勝秦敗,欺騙了城中苦苦等待男人歸來的女人。故事的框架就以這樣一個謊言撐起,謊言的分量有多重?《麥田》里,它是一場集體無意識的偽狂歡。導演在這裡採用雙重視角講述,其一是潞邑女人的視角,她們陷於謊言而不自知;其二是觀眾視角,我們因掌握着事情的全部真相,在觀影過程中,看待角色難免生出同情心:瞧,她們的慶賀、狂歡,歸根結底只是一場空。她們笑得越大聲,越反襯出真相的悲涼。真與假原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在這裡它們是同質的,一個群體的喜怒哀樂全憑謊言牽繫,在那個戰亂頻發的年代,人的命運脆弱得如一層冰。

《麥田》的主流電影而言,它其實是不算成功的,何平拿捏不好電影語言,用亂了。何平很前衛、很大膽,有自己的想法想用在電影裡,無可厚非,但他不像王家衛玩真正的實驗主義,偏要講故事,故事裡採取舞台劇形式、讓演員之間飆演技,也無妨,只是這些東西用多了,過了。捏攏來半個小時就可以講完的故事,硬拖到一個小時四十分,繞來繞去,看得人磨光耐性,直打哈欠。何平近幾年的電影市場小,自稱其重心不在國內而在海外,感嘆國內的觀眾領悟力不高,看完《麥田》,我們想說,何導演別再詭辯,不是我們不買賬,掏錢找不到樂子,圖什麼呢?[1]

作者簡介

趙雨,1984年生,蘆山村/綠化村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