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麥迪遜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麥迪遜賽(英語:Madison),又稱作美式接力賽,是場地自行車的其中一個比賽項目。本賽事以紐約的舊麥迪遜廣場花園命名,故在法國又被稱為「American race」,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則稱為「Americana」。

簡介

解釋一:距離為50公里,以隊為單位的2名運動員交替接力的比賽。進行途中衝刺。以領先圈數和衝刺積分確定最後名次,途中衝刺第一至第四名衝刺分分別為5、3、2、1分,最後圈刺得分加倍。在250米至400米的跑道上每次衝刺間隔14-9圈,總設14個衝刺圈。最多18隊(大於333.33米的跑道20隊)參加,只進行一次決賽。每隊2名隊員佩帶不同顏色、相同號碼。各隊一人摔倒或出現機械事故由同隊隊員馬上占據其位置,同隊兩名同時摔倒可享受相當於2000米的中立圈(最後2000米除外)。

解釋二:麥迪遜賽是每隊由兩名選手組成,完成一定途中衝刺的比賽。根據各隊完成比賽的距離和所獲衝刺得分的多少決定名次。 在250米的場地上最多允許有18個隊參加比賽。每隊兩名選手佩戴相同號碼、不同顏色的號碼布。每20圈一個途中衝刺。在途中衝刺中,獲得第一名的隊得5分;第二名得3分;第三名得2分;第四名得1分。追上大團者即獲得一圈,被大團追上者即判失一圈。最終排名根據每隊完成比賽的圈數和得分多少決定。

2017年6月9日,國際奧委會在洛桑總部召開執委會會議後作出決定,確定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項目設置:自行車共增加4個項目,包括女子麥迪遜賽和場地自行車男子、公園小輪車男子和女子自由式比賽[1]

歷史名人

2008北京奧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麥迪遜賽,阿根廷隊選手胡安·庫魯切特和隊友瓦·佩雷斯奪得冠軍[2]

西班牙派出的是胡安·利亞內拉斯和安東尼奧·陶萊爾,俄羅斯的兩位選手是米哈伊爾·伊格納季耶夫和阿列克謝·馬爾科夫。

2004年世錦賽冠軍阿根廷隊的庫魯切特和佩里茲。

2003年世錦賽冠軍瑞士隊馬烏里和里斯。

2002年世錦賽冠軍法國隊諾維勒和佩克。

荷蘭隊斯里彭斯和斯坦姆、奧地利隊蓋博和斯托舍、新西蘭隊漢德森和魯斯頓,2000年悉尼奧運會銀牌得主比利時選手馬修-吉爾莫和他的新搭檔凱伊斯。澳大利亞隊團體追逐賽獲得金牌的布朗和老將奧格拉迪,奧格拉迪曾在92年和96年的奧運會上獲得一枚銀牌和兩枚銅牌。

視頻

麥迪遜賽 相關視頻

015場地車世錦賽麥迪遜賽
十三運會男子麥迪遜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