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會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麻地會鄉,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地處方山縣北部,東與交城縣龐泉溝鎮接壤,南連圪洞鎮,西鄰臨縣木瓜坪鄉,北接積翠鄉,距方山縣城約10千米,區域總面積141平方千米。
1949年,麻地會鄉境域屬圪洞二區;1984年9月,由麻地會公社改為麻地會鄉。
截至2018年末,麻地會鄉戶籍人口為10067人。截至2020年6月,麻地會鄉下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麻地會村。
2018年,麻地會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中文名:麻地會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
地理位置:方山縣北部
面 積:141 km²
下轄地區: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麻地會村
電話區號:0358
郵政區碼:033104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車牌代碼:晉J
人 口:10067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1949年,麻地會鄉境域屬圪洞二區。
1958年,設立麻地會公社,屬離山縣。
1984年9月,由麻地會公社改為麻地會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9月,麻地會鄉下轄20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莫口溝、陽灣、架梁、水溝塔4個行政村,麻地會鄉下轄16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下轄麻地會、焦家峪、後則溝、胡堡、運莊、韓家溝、西坡、大西溝、石灣、趙莊、水溝灣、莊上、郝家莊、樺林坪、馮家莊、陽圪台16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麻地會鄉下轄10個行政村:麻地會村、後則溝村、胡堡村、運莊村、大西溝村、石灣村、趙莊村、水溝灣村、郝家莊村、馮家莊村,鄉人民政府駐麻地會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地會鄉地處方山縣北部,東與交城縣龐泉溝鎮接壤,南連圪洞鎮,西鄰臨縣木瓜坪鄉,北接積翠鄉,距方山縣城約10千米,區域總面積1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麻地會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溝川相交,東西環山狹長;地形分為山地、丘陵、河谷;主要山脈有雲頂山、架梁山,境內最高峰雲頂山位於陽圪台村,海拔2405米;最低點位於石灣村,海拔1252米。
水文
麻地會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北川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韓家溝、麻地會、趙莊等村,長12千米。
自然災害
麻地會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冰雹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6—8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67年6月18日麻地會鄉陽圪台溝,洪水沖走1人,膠皮車2輛,木頭數方。
自然資源
2011年,麻地會鄉有耕地1.98萬畝,人均1.9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總人口102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40人,城鎮化率6.2%;另有流動人口45人。總人口中,男性6014人,占58.4%;女性4282人,占41.6%;總人口中,14歲以下3811人,占37%;15—64歲5765人,占56%;65歲以上720人,占7%;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麻地會鄉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8.06‰,人口自然增長率4.3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3人。
截至2017年末,麻地會鄉常住人口為10165人。
截至2018年末,麻地會鄉戶籍人口為1006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麻地會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993元。
2018年,麻地會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麻地會鄉農業總產值1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5%。麻地會鄉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山藥為主。2011年,麻地會鄉生產糧食2346噸,人均227.8千克。麻地會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麻地會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60畝,產量57噸,其中葵花籽34噸,其它23噸;蔬菜種植面積1288畝,產量164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豆角、蘿蔔、茴子白等,其中豆角200噸,西紅柿110噸,蘿蔔120噸,茴子白89噸。麻地會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麻地會鄉生豬飼養量2620頭,年末存欄1100頭;羊飼養量2008隻,年末存欄890隻;牛飼養量1946頭,年末存欄1600頭;家禽飼養量5.75萬羽,上市家禽3.01萬羽。2011年,麻地會鄉生產肉類75噸;畜牧業總產值37.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2011年,麻地會鄉水果種植面積117畝,產量79噸,主要品種有葡萄、蘋果、梨,其中蘋果18噸,梨5噸,葡萄3噸。
視頻
6改革創新 奮發有為麻地會鄉在行動V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