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安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麻安德(Alden E. Matthews,1921年9月10日-2014年10月8日)是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的牧師,曾在中國和日本擔任傳教士多年。
羅馬之劍所向披靡,羅馬軍團[1]彪炳史冊,羅馬人是征服者,同時也是基督教文化的傳播者[2]。
簡介
麻安德1921年出生於芝加哥。1922年,他的父親麻海如(Harold Shepard Matthews)被美部會差遣至華北宣教,他們一家人便搬到中國定居。麻安德的童年先後在北京、德州、天津和汾陽生活,因此會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麻安德少年時期就讀於華美學校(North China American School,該校為當時在華北地區工作生活的美國人的子女學校)。1937年他回到美國繼續求學,先後畢業于格林內爾學院和芝加哥神學院。1944年6月5日,他和大學同學Derrith Jane Lovell結婚。
1947年,麻安德被美部會差遣至中華基督教會閩中協會工作,於是他和他的家人來到福州。起先他在長樂管理教會事務,同時執教於培青中學。1948年他被調入福州西門的福州協和職業中學教授農業工程。1949年他再次調入福州于山下的閩中協會(美部會)總部,擔任閩中協會總幹事及美國母會公理會的聯絡秘書。不久後中共占領福建,開始驅逐當地的傳教士。但是麻安德堅持留在新中國,試圖與新政權合作,繼續推進教會工作。但這一切由於他的美國人身份而舉步維艱,直到1950年他在福建聖公會會督張光旭的勸告下方決定離開。在離開中國前,麻安德妥善交接了教會管理事宜,將一筆母會的資金留給了中國教會(黃金183兩,及美鈔、銀蕃、港幣等折合人民幣6萬多元,按閩中協會當時的全盤預算可用兩年),並將一些無法帶走的檔案、函件、字據等文件悉數焚毀。在整理美部會檔案時,麻安德發現了夏察理教士從1850年至1905年的珍貴的日記,他後來將這些日記帶回美國並交給哈佛大學圖書館保管收藏。
1950年12月6日,麻安德一家人離開福州,揮淚送行的人群從福州南門一直追隨到閩江渡口。鑑於當時台海局勢緊張,麻安德一家人只得坐船至南平,再乘車至上饒,然後通過火車到廣州,最後從香港出境。麻安德是最後一批離開福州的傳教士之一,在他身後只留下了被軟禁在福州協和醫院的衛理公會華南會督力宣德。不久後力宣德死去。1951年,三自教會在新政權的脅迫下將麻安德作為美部會頭號傳教士進行控訴,稱之為「美帝國主義分子」,在中國「搜集我軍事經濟情報,藏匿槍支子彈,燒毀檔案等」。
麻安德回到美國後,四處進行巡迴演講,宣傳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教會的現狀,並確信中國的基督教必不會在共產主義的迫害下消亡。在紐約協和神學院學習一年之後,他於1952年再度被派遣至日本擔任宣教士,負責日本基督教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1986年1月17日,他的妻子因癌症病逝於東京。同年,麻安德正式從美國聯合基督教會差會(United Church Board for World Ministries,美部會為其前身)退休,但他在日本一直生活到1995年。麻安德離開中國後的幾十年一直掛念中國的教會和昔日的同工。1980年代中國大陸開放後,他曾多次回到中國訪問,並受丁光訓主教的接見。
麻安德的第一個婚姻育有三個女兒。1996年,麻安德和他在日本時相識的Sallie Parks女士結婚,從那以後他們便一直定居在佛羅里達州的棕櫚港(Palm Harbor)。2012年6月22日,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走遍中國》節目的專題片《鼓嶺往事》對麻安德進行了專訪。
視頻
麻安德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羅馬陷落的8個原因,搜狐,2020-09-12
- ↑ 騎士制度的興盛和衰落,竟然和基督教息息有關,搜狐,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