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柳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柳鄉隸屬於重慶市開州區,地處開州區西北部,東接大進鎮紫水鄉,南接高橋鎮,西連四川省宣漢縣的茶河鄉,北鄰四川省宣漢縣的土皇鎮、漆碑鄉,距開州區人民政府駐地76千米, 區域總面積96平方千米。

清末,麻柳鄉境域為東里麻柳壩甲;1983年,由麻柳公社改為麻柳鄉。截至2018年末,麻柳鄉戶籍人口為30032人。截至2020年6月,麻柳鄉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柳盛街1號。

2018年,麻柳鄉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7個。[1]

建置沿革

清末,境域為東里麻柳壩甲。

民國十九年(1930年),置麻柳壩鄉場。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麻柳壩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麻柳壩聯保改為麻柳鄉。

1953年1月,麻柳鄉分為鹿硐、麻柳、黃家、大碧4小鄉。

1956年1月,鹿硐、麻柳、黃家、大碧4小鄉合併為麻柳鄉。

1958年8月,麻柳鄉改為麻柳公社。

1983年,由麻柳公社改為麻柳鄉。

1992年10月,鹿硐鄉併入麻柳鄉。

區劃沿革

1956年1月,麻柳鄉東嶽、中華2村劃歸紫水鄉,齊力鄉和平村劃入麻柳鄉。

1997年,麻柳鄉下轄柳興、宋營、仁美、興平、白蘭、協合、新梁、桃花、青觀、黃家、尹家、詹家、鹿硐、白果、大同、中華、雙泉、大碧、九坪、三元、豐元、郭家、曹莊、龍壩24行政村。

2004年,柳興村併入柳盛社區,宋營、新梁合併為興宋村,桃花、仁美合併為仁和村,協合、白蘭合併為百合村,青觀、黃家合併為黃觀村,尹家、三元合併為四坪村,豐元、郭家合併為家園村,曹莊、龍壩、詹家合併為農莊村,白果、雙泉併入鹿硐村,大碧、大同合併為大和村,九坪、中華合併為九華村。

2011年末,麻柳鄉下轄柳盛1個社區,新宋、仁和、興坪、百合、黃觀、四坪、家園、農莊、鹿硐、大和、九華11個行政村;下設1個居民小組、100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麻柳鄉下轄2個社區、11個行政村:柳盛社區、柳鹿社區、興宋村、仁和村、興坪村、百合村、黃觀村、四坪村、家園村、農莊村、鹿硐村、大和村、九華村, 鄉人民政府駐柳盛街1號。[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柳鄉地處開州區西北部,東接大進鎮、紫水鄉,南接高橋鎮,西連四川省宣漢縣的茶河鄉,北鄰四川省宣漢縣的土皇鎮、漆碑鄉,距開州區人民政府駐地76千米, 區域總面積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麻柳鄉地勢南高北低,境內山高坡陡,屬深丘地貌;境內最高峰位於農莊村涼水坪山頂,海拔1486米;最低點位於興坪村陽家灣下河壩,海拔431米。

氣候

麻柳鄉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8.4℃,無霜期305天,年平均降水1280毫米。

水文

麻柳鄉境內屬小江流域南河支流水系;境內最大的河流為麻柳河,由南向北貫穿麻柳,流域面積4平方千米,境內長6千米,年均流量300.8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麻柳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旱澇、風災、低溫、霜凍、雷擊等,其中洪澇危害最大,平均兩年一遇。

自然資源

2011年,麻柳鄉有耕地面積1.9萬畝,人均0.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0.2萬畝,林地面積9.6萬畝。

人口

2011年末,麻柳鄉總人口2947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488人,城鎮化率15.2%;另有流動人口238人。總人口中,男性15954人,占54.1%;女性13523人,占45.9%;18歲以下7862人,占26.7%;18-35歲6645人,占22.5%;35-60歲10667人,占36.2%;60歲以上4303人,占14.6%;以漢族為主,達29453人,占99.9%;有苗、壯、土家、彝、瑤、侗、哈尼7個少數民族,共24人,占0.1%。2011年,麻柳鄉人口出生率12.3‰,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5.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13.5人。

2017年末,麻柳鄉常住人口為23467人。

截至2018年末,麻柳鄉戶籍人口為30032人。[3]

經濟

綜述

2005年,麻柳鄉生產總值6903萬元,增長11.3%;農村經濟總收入3022萬元(其中畜牧業主值1500萬元),增長11%。2005年,麻柳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78元。

2011年,麻柳鄉財政總收入1500萬元(含轉移支付),比2010年增長30.6%;人均財政收入521元,比2010年增長31.3%。2011年,麻柳鄉農民人均純收入4512元。

2018年,麻柳鄉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7個。

農業

2011年,麻柳鄉農業總產值達到0.7億元,比2010年增長23.3%,農業增加值3780萬元。麻柳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1年,麻柳鄉生產糧食1.2萬噸,人均831千克,其中水稻7862噸,玉米4633噸。麻柳鄉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蔬菜等。2011年,麻柳鄉花生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500噸;蔬菜種植面積0.1萬畝,產量600噸。麻柳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麻柳鄉生豬飼養量1.4萬頭,年末存欄1.8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年末存欄0.6萬隻;家禽飼養量1.7萬羽,上市家禽2.6萬羽。2011年,麻柳鄉生產肉類5000噸,禽蛋1噸。麻柳鄉漁業以淡水魚養殖為主。2011年,麻柳鄉漁業總產值5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1%。

工業

2011年,麻柳鄉工業總產值為120萬元,比2010年增長7.2%,工業增加值51.6萬元。

商貿

2011年末,麻柳鄉有商業網點98個,職工353人。2011年,麻柳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580萬元,比2010年增長9.7%;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540萬元,比2010年增長24.2%。

金融

2005年末,麻柳鄉儲蓄總額達4280萬元,比2000年末增長4倍多。

2011年末,麻柳鄉有2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為8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2%;人均儲蓄4358元;各項貸款餘額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1年以來,麻柳鄉投資823萬元,排除危房2890㎡,新建了1所占地面積15畝、建築面積近10000㎡的麻柳鄉初級中學,遷建了面積達3564㎡的麻柳鄉中心小學。

2011年末,麻柳鄉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80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6所,在校生1530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670人,專任教師8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麻柳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50萬元,比2010年增長30.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5.8%,比2010年增長12.6%。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麻柳鄉有各類科技人才11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2人,經營管理人才14人,技能人才32人,農村實用人才34人。

文體事業

2001年以來,麻柳鄉新購電視機3000多台,麻柳鄉擁有電視的戶達92%。

2011年末,麻柳鄉有文化站1個,村社有文化活動中心12個;圖書室12個,藏書3餘萬冊;音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業餘創作隊伍3人。2011年末,麻柳鄉電視廣播站1個,電視綜合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880戶,入戶率40.2%。

醫療衛生

2001年以來,麻柳鄉投資150多萬元,改擴建了鄉衛生院,增加使用面積1500㎡。

2001年以來,新發展了有線電視近2000戶,基本實有線電視網絡全覆蓋,加密電視已進入農村。投入20多萬元,新建1個面積達456㎡;的綜合文化站。投入70多萬元,新建了1個敬老院和1個五保家園,面積達1486㎡,有垃圾清運車2輛,1個污水處理廠。基本解決了本鄉群眾的就醫難、上學難、看電視難、受保障難等實際困難。

2011年末,麻柳鄉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30張,每千人擁有病床1.02張,固定資產總值6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5人。2011年,麻柳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2011年,麻柳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7.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8.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麻柳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16戶,人數307人,支出33.4萬元,比2010年增長31.5%,月人均90元,比2010年增長22.5%;醫療救助19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980人次,共支出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2.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00戶,人數1529人,支出12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1.2%,月人均67.8元,比2010年增長35.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09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5萬元,比2010年增長12.8%;社會福利費35萬元,比2010年增長8%;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20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萬元,比2010年增長12.1%;基金支出合計1萬元,比2010年增長80%;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萬人,參保率48%。

基礎設施

1999年以來,麻柳鄉投資1200多萬元,新修村鄉公路326.8千米,建設大小橋樑8座。

2001年以來,麻柳鄉3728戶農民新建或改建了房屋,改房率達51%;

2002年到2004年,投資500多萬新建人飲池216口,鋪設鋼管490千米,解決了6250戶、24460人的飲水困難,實現了麻柳鄉100%的村、85%的人吃上了清潔衛生的鋼管自來水,場鎮水廠完成技改。2001年,麻柳鄉電信部門建成移動通訊站2個;2004年,建成聯通通訊站1個;2005年,又建成大靈通機站1個,程控已實現區域內通訊全覆蓋。

扶貧攻堅

2018年,麻柳鄉完成311人減貧任務,鞏固3個貧困村、238戶脫貧戶脫貧成效。2018年,麻柳鄉新增貧困戶6戶20人,返貧戶2戶7人,穩定脫貧回退2戶8人,人口自然新增55人,自然減少75人;聯手10個區級幫扶單位、152名幫扶幹部,實現貧困戶幫扶結對全覆蓋;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151戶、人居環境整治263戶、易地扶貧搬遷42戶。2018年,麻柳鄉到戶產業扶持規劃補助資金82.9019萬元;幫助88戶貧困戶完成申報扶貧小額信貸,放貸440萬元;扶貧醫療救助48人、75958.47元;慰問貧困戶758戶、發放慰問金10.488萬元。

交通

2011年末,麻柳鄉境內村村通公路,村級公路總長468千米,其中硬化路長14千米。 麻柳鄉有高麻公路經過境內。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麻柳鄉因鄉人民政府所在地稱為麻柳壩而得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