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沿河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沿河鎮,隸屬於甘肅省隴南市徽縣,地處徽縣北部,東靠高橋鎮、南連江洛鎮、西接西和縣,北接天水市秦州區,距徽縣縣城70千米,區域總面積302.6平方千米。

1949年後,麻沿河鎮境域設麻沿河、胡廣2鄉,隸屬大成區;2016年,由麻沿河鄉改為麻沿河鎮。

截至2018年末,麻沿河鎮戶籍人口為10085人。截至2020年6月,麻沿河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麻沿河鎮糧食作物以穀子、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雞為主。2018年,麻沿河鎮有工業企業2個。 [1]

中文名: 麻沿河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

地理位置: 徽縣北部

面 積: 302.6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39

郵政區碼: 742303

氣候條件: 溫帶半濕潤氣候

車牌代碼: 甘K

人 口: 10085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建置沿革

1949年後,境內設麻沿河、胡廣2鄉,隸屬大成區。

1952年,設麻沿河、胡廣、紫華、牡丹4鄉,隸屬麻沿區。

1953年,設麻沿河、新店、屈蘭、中園、胡廣、牡丹、紫華7鄉。

1955年,設麻沿河、胡廣、牡丹、紫華4鄉。

1958年初,撤區並鄉,設麻沿河鄉、胡廣鄉;同年9月,徽、成、兩當3縣合併為徽成縣,設麻沿河、胡廣2鄉;隨後,麻沿河、胡廣2鄉合併成立麻沿河公社。

1962年,3縣分設,麻沿公社分為麻沿河、胡廣2公社。

1962年,麻沿河、胡廣2公社合併為麻沿公社。

1983年,麻沿公社改麻沿鄉。

2016年,麻沿河鄉撤鄉設鎮,改為麻沿河鎮。

行政區劃

2011年,麻沿河鎮下轄麻沿、新店、楊壩、四平、糜嶺、熊北、牡丹、麻安、屈蘭、新坪、郭川、胡廣、黨政、王集、河西15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麻沿河鎮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麻沿河社區、河西村、麻沿村、糜嶺村、新店村、楊壩村、四坪村、熊北村、牡丹村、麻安村、新坪村、屈蘭村、郭川村、胡廣村、黨政村、王集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沿河鎮地處徽縣北部,東靠高橋鎮、南連江洛鎮、西接西和縣,北接天水市秦州區,距徽縣縣城70千米,區域總面積30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麻沿河鎮地處山谷,地勢由東向西傾斜,東高、西低;境內最高峰位於老爺山,海拔2279米;最低點海拔1250米。

氣候

麻沿河鎮屬溫帶半濕潤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0℃,無霜期年平均162天,年平均降水量721毫米。

水文

麻沿河鎮境內河道有麻沿河、杜家河,麻沿河源於老爺山的東水坡。

自然災害

麻沿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暴雨、洪澇、低溫、霜凍、冰雹、大風等,其中以暴、洪災害最為突出。

自然資源

麻沿河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銅;野生動物有黑熊、麇子、香獐、鹿、野豬、野羊、錦雞等;植物有紅豆杉等珍稀樹種。

人口

2011年,麻沿河鎮總人口1046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44人,城鎮化率2.4%;總人口中,男性5547人,占53%;女性4915人,占47%;14歲以下1427人,占13.6%;14—65歲以下7826人,占74.8%;65歲以上1209人,占11.6%;以漢族為主,達10393人,占99.3%;有回族69人,占0.7%。

截至2018年末,麻沿河鎮戶籍人口為10085人。

經濟

2011年,麻沿河鎮有耕地面積2.7萬畝。麻沿河鎮糧食作物以穀子、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麻沿河鎮生產穀物5660噸,小麥3000噸,玉米2660噸;豆類播種面積2550畝,產量180噸;優質果園面積460畝,其中蘋果園面積260畝,梨園面積200畝。麻沿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雞為主。2011年,麻沿河鎮生豬年末存欄2900頭;年末羊存欄2650隻;雞存欄8000羽。

2018年,麻沿河鎮有工業企業2個。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麻沿河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50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15所,在校生659人,專任教師6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生467人,專任教師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麻沿河鎮有電影放映隊1個,電影放映機1台,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室15個,通廣播的行政村15個,通電視的行政村15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麻沿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0個,病床30張,專業衛生人員30人,其中醫生15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萬人,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麻沿河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100戶,人數118人;麻沿河鎮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0戶,人數1360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99人。

交通

麻沿河鎮有G316國道貫穿全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麻沿河鎮因境內沿河谷曾廣種大麻,故此得名。

視頻

徽縣麻沿河廟兒溝社火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