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麻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麻食

麻食(麻什),原稱作「禿禿麻什」或「禿禿麻失」等,其歷史已經有近千年,

後簡稱為麻什。其詞源為突厥語的「tutmaq」(在古代也常被譯作「禿禿麼思」、「吐吐麻食」等)。

維吾爾族學者麻赫穆德 ·喀什噶里(黑汗王朝時人,公元11世紀)編著的《突厥語大詞典》中記載有「tutmaq」(面片,突厥人一種著名的飯食)。

陝西關中地區的麻食,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麵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

中文名麻食外文名tutmaq

分 類麵食主要食材麵粉,水

菜品源流

突厥語之中的tutmaq一詞本來的意義僅限於「面片」這個概念,而其有一個同義詞「qop」 ,

即相當於英文的「noodle」一詞,用作泛指麵條類製品的通用詞彙,而對其形狀和製法等,並無任何進一步的特別限定。

元代宮廷食譜《飲膳正要》之「聚珍異饌」中便收錄了「禿禿麻食」,解釋為「手撇面」,製作方法是用「白面六斤 、羊肉一腳子,

炒焦肉乞馬」,然後「用好肉湯下,炒調和勻,下蒜酪、香菜末 。」在14世紀朝鮮書籍《朴通事》里,有「將那白面來,捏些匾食,撇些禿禿麼思 」的字句。

在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一書中,「庚集」一章,也專門收錄了「回回食品」(元代主要指突厥人、波斯人或阿拉伯人等民族),

其中也有此食物,「禿禿麻食入水沿面和圓小彈劑,冷水浸,手掌按小薄餅兒,下鍋煮熟,撈出過什,

煎炒酸肉,任意食之。」史書將禿禿麻食的製法、煮法以及食用方法表述得頗為具體。

明代美食學家黃正一在《事物組珠》一書中也有說明:「禿禿麻食是面作小卷餅,煮熟入炒肉汁食。」

麻食本義是麵條或面片,當代在中國西北地區常常專指一種小卷,或小丁狀(也叫懶麻食)的麵食。

小卷狀的麵食,在寧夏平川地區的回族中,習慣稱為「次面子」或「魚兒鑽沙」。在中原叫"捻面卷",南方叫"貓耳朵"、"空心面"等。

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在描述其製法時,說道:「如水滑面和圓小彈劑,冷水浸,手掌按作小薄餅兒,下鍋煮熟,撈出過汁,

煎炒酸肉,任意食之」。也就是說,禿禿麻失在當時的突厥人的生活中,是一種常見的飯食。

從此描述也可以看出,當時的麻食是手掌按成的小餅狀,並不是現在所常見的小卷形。

發展過程

麻食(tutmaq)在誕生之初,單純指麵粉製成的條片等。

tutmaq的名稱由回回民族帶到中國西部及中原地區,最初用來稱呼原民族風味的麵條面片,以區別於中原漢族風味的各類麵條。

tutmaq的製法和形狀逐漸多樣化,產生了多種製法和形狀(從只有片狀,發展至有小薄餅狀、小卷狀等)的tutmaq。

隨着他們的後代逐漸改講漢語,多數常見的條形片形小餅形的麵條面片改為直接用漢語詞彙「麵條」等來稱呼,

而一些對中原(陝西關中河南等地)漢族來說,較少見的形狀,仍舊保留了麻食的名稱。

與此同時,小卷狀,小丁狀的麻食製法伴隨名稱,也逐漸傳給了當地(陝西關中河南等地)漢人。

地方特色

《突厥語大詞典的》 詞條,從詞條的釋義「面片可吃,湯也可喝」來看,tutmaq最初的吃法,是一種湯飯。

禿禿麻失自它誕生之初,便是以這種湯飯的形象出現的,西北地區的麻食至今還保留了這種古老的傳統,如今,

在青海、甘肅、寧夏、關中等地,麻食最常見的吃法也是包含了面、蔬菜、肉、湯等的一鍋煮,俗稱「燴麻食」。

而這一點,從今天流行於中亞西亞和東歐等地的麻食,也看得出來:

阿塞拜疆:tutmaç:酸奶與切成長方形的面片等同煮的湯

羅馬尼亞:tocmági:通常是乾麵條(掛麵)、魚肉與奶酪餃子(găluște,粗麵粉與奶酪、肉末等製成的麵團食物)等同煮的湯

土耳其:Tutmaç çorbasi:一種由酸奶、扁豆、肉及麵條等同煮的湯

伊朗:tutmaj:一種酸奶、肉及麵條(常用通心粉)等同煮的湯

從以上幾例可以看出,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麻食的形狀各異,並無統一規定,共同點是都有麵條或面片。

中國地區

甘肅徽縣麻食是用麥粉和成軟麵團,每次掐一小點,用大拇指搓片後捲成一個個小海螺狀,在開水中煮熟,

撈入碗中,澆上臊子,調入佐料即可食用。特點是入味、滑爽、易消化。還可做成炒麻食、燴麻食等。[1]

參考文獻

  1. 麻食,搜狗, 2013-05-20